五大联赛过人-效力过五大联赛球员
73 2024-10-24
1.詹俊是哪队球迷?
2.英超第24轮 曼城和斯旺西在哪个频道直播
3.乐视买断亚冠小组赛直播 球迷会改变看球方式吗
詹俊是哪队球迷?
詹俊是利物浦队的球迷。
詹俊,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人,足球解说评论员。1995年进入广东电视台体育部,19年12月28日第一次解说英超。他于2001年9月正式加盟ESPN STAR Sports。主讲英超联赛和欧洲冠军联赛。同时也做英超精华等节目的主持。于2012年9月离开ESPN STAR Sports 加盟新浪体育,主讲英超联赛,欧洲冠军联赛。同时还有网球比赛。2014年8月签约PPTV第1体育解说2014-2015赛季英超联赛。2015年7月15日,詹俊正式加盟乐视体育,解说2015-16赛季英超、温网等体育赛事。
个人爱好
喜爱的体育运动:网球、足球、排球;
最难忘的球评经历:19年12月28日第一次解说英超;
喜欢的演员:苏菲·玛索、憨豆先生;
喜欢的作家:林语堂;
喜欢的著作:生活的艺术;
评述的体育项目:足球 网球
喜欢的俱乐部:红军利物浦
英超第24轮 曼城和斯旺西在哪个频道直播
新英体育是自己的平播,所有英超比赛都会播,需要购买会员。一年任意比赛的特权会员是298,一支球队的死忠会员是98,单场比赛购买是9.9元。 乐视在590的体育年费会员里打包了新英298的会员,所以有乐视电视和乐视体育会员的人可以看。但也需要跳转到新英的播放器,相当于打包买了新英的会员。关于直播,英超直播被版权方新英体育分成了免费和付费两个部分。 免费场次占230场左右,但基本都是弱队的比赛。另外的150场左右收费,包含了大部分的强强对话。大家最想看的曼联、阿森纳等球队的比赛,一个赛季38场,差不多20场是收费的。 免费比赛的版权卖给了20多家电视台,每轮播1-2场,也包括乐视、PPTV。在这些地方都可以,免费的大多是晚上10以后的晚场。要纳我的哦
乐视买断亚冠小组赛直播 球迷会改变看球方式吗
上港和申花两场亚冠资格赛日前已落幕,但是围绕这两场赛事乃至后续亚冠赛事转播的话题远未结束。拥有亚冠赛事版权的乐视体育用独家全媒体直播方式,不但挑战着中国观众传统的收视习惯,也引发了一系列思考:在中国体育产业加速发展的当下,资本的力量是否已经强大到可以牺牲观众利益?当某些足球赛事版权成为高价的稀缺,中国足球是否会离广大的球迷越来越远?
信号中断一分钟的尴尬
上港和申花两支球队同时在亚冠出战,对上海足球来说史无前例,很多球迷顺理成章地等待五星体育的转播。然而出于战略考虑,乐视体育今年并未向各省市电视台体育频道分销2017年亚冠赛事版权,这直接导致观众无法通过电视收看赛事转播。国内电道看不到国内球队的亚冠比赛,这在中国球迷中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往年,中超各参赛球队的亚冠主场比赛信号往往由所对应的地方电视台来制作。据了解,今年亚冠乐视体育取招标形式外包信号制作业务,不再依靠前述地方台制作信号。网络直播对网络环境要求较高,不少观看亚冠网络直播的观众反映,直播过程中多次出现卡顿,甚至出现一分钟左右的信号中断,这在以往电视转播本土的中超和亚冠赛事中极为罕见。此外,现场转播制作水平也不如人意,无法让观众获得看传统电视那般的体验。
现在,通过网络平台看体育赛事并不是新鲜事。因为喜爱某位网络平台的评论员而选择看网络转播的,也大有人在。当然,这都是基于观众自己的选择。这次的亚冠赛事则不同,由于转播网站一家独大,受众没有选择自由,市场失去多元化竞争,即使用户在收看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只能默默承受。还有更多50岁以上的老球迷们,因为不擅长使用新媒体,无奈与期盼已久的赛事失之交臂。这样的现象发生在媒介如此发达的当下,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独揽版权任性也有风险
2015年,乐视体育以接近1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获得2017年—2020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媒体版权。如此高昂的成本如何消化?分销给各地方电视台是一种做法。但据称,乐视体育方面认为,分销给地方台不但难以实现较高经济回报,还可能对乐视体育的直播造成较大分流,不利于其聚拢用户。
乐视体育高层认为,既然把版权抬到了天价,那么商品就应该符合商业逻辑。乐视体育坐拥大量赛事版权,但无论是中超还是英超,均只拥有新媒体PC端的单一播映权。于是在兼具稀缺性和商业价值的亚足联赛事上,乐视体育终于出手选择独播来遏制竞争对手。
之后,乐视体育是否会有进一步收费观看模式考量,还是个问号。付费观看一直是乐视体育期待的盈利增长点,就算想把版权成本分摊到观众头上,也得看中国球迷是否愿意买单。天盛传媒就是前车之鉴。当初天盛以5000万美元购得2007年—2010年英超在中国独家播放权,借鉴国外的付费模式,但高估了中国球迷的购买力,最终惨淡收场。众多球迷那几年无法在电视上看英超,导致英超在中国的热度大幅下降。如今亚冠赛事的前景也同样令人担忧。
独揽亚冠版权的“任性”背后,乐视体育有着怎样的得与失?目前2017亚冠中国俱乐部球队比赛,可以在其平台观看,如此一来颇有赔本赚吆喝的意思。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乐视体育希望借此来证明其信号制作、版权运营的能力,挽回投资方和用户的信心,同时推动新一轮融资完成。
资本不该损害球迷利益
院发布46号文件之后,各路资本上演了一出出跑马圈地的投资大戏,赛事版权市场的竞争更是白热化。一些非核心赛事的版权报价与其受关注度也不再一致,屡屡出现天价。据了解,2013年—2016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媒体版权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而乐视体育买下的价格已近10倍。高昂的版权费用抬高了行业准入门槛,使得赛事版权沦为资本巨头间的“垄断”游戏。
如何收回购买版权的巨额成本,对投资者来说是严峻的挑战。打造完整产业链,通过版权赛事的播出带动下游产品的售卖,是新媒体平台期待实现盈利的路径。但全产业链体育公司并没有成功先例可循,变现只是一个存在于预期中的可能。资本市场也有风险,一旦融资速度赶不上版权成本的攀升,公司将面临资金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资本进入体育产业,应当脚踏实地为体育人群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真正创造价值,而不是去炒作概念。购买版权的目的应该是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来看,否则握着稀缺,人为设置观赛门槛,只会让观众越离越远。尤其是在中国足球砥节砺行时,让众多球迷为看一场球赛而烦恼,实在是太受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