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过人-效力过五大联赛球员
73 2024-10-24
1.中国老女排资料,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2.排球教练郎平的励志故事
中国老女排资料,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姓名:郎平(lang ping)
性别:女
身高:1米84
生日:1960.12.10
籍贯:北京
项目:排球
运动经历:
13年4月被选入北京工人体育馆少体校排球班,14年初在北京陈经纶中学加入由西南军区女排队员孟晋华执教的排球队,14年10月进入北京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排球培训班, 后入选北京女排二队,16年入选袁伟民执教的北京女子排球一队,18年底被选入中国女排, 任中国女排主攻手。历任中国女排副队长、队长、助理教练。
最好成绩:
第23届奥运会女子排名金牌得主
运动成绩:
18年 与队友合作,获第八届亚洲运动会女排比赛亚军
19年 与队友合作,获第二届亚洲排球锦标赛冠军
1981年 与队友合作,获原联邦德国不来梅国际邀请赛冠军
1981年 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排赛,与队友合作,获冠军。这是中国女子排球队第一次获世界冠军,也是中国三大球运动中第一次获世界冠军
1982年 参加在秘鲁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与队友合作,获冠军
1982年 与队友合作,获第九届亚洲运动会女排比赛冠军
年 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女子排球赛,与队友合作,获冠军
1985年 获第4届世界杯女排赛冠军,从而取得世界重大女排赛“四连冠”的战绩
绰号:铁榔头
所获荣誉:
1980年 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优异成绩奖”
1980年被国家体委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1981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1年 获不来梅国际邀请赛最佳攻球手奖,在第3届世界杯女排赛中获优秀运动员奖
1981年被国家体委和团中央授予“勇攀高峰、为国争光运动员’称号,被国家体委授予“优秀运动员”称号,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1982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1年、1983年、1985年三次荣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83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
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
年 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中国总政治部赠予一等军功奖章,当选为建国35年来杰出运动员
1985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5年 当选世界十佳运动员
1985年 在第4届世界杯女排赛上被评为最佳运动员,荣获国际奥委会纪念1985年国际青年年奖牌
1986年 当选为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6年 被国家体委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1994年 当选为“建国45周年体坛45英杰”之一
19年4月 被国际排联评为1996年度女排最佳教练
1998年4月 被国家体总授予全国体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8年 当选为九届政协一次会议体育组委员
1999年8月 当选为中国体育报社、中央电视台和山东潍坊亚星集团联合主办的评选“新中国体育五十星”
1999年12月 获由中国奥委会、霍英东基金会和中国体育记者协会共同主办的评选“世纪之星”中国最佳运动员提名奖
当前情况:
1986年退役先到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攻读英语专业,1987年4月以公派自费身份到美国留学,在争取到旧金山旅美华侨“新中国基金会”提供的为期二年的奖学金后,到新墨西哥大学预科部英语补习班学习。1988年通过“托福”和“GRE”考试,获攻读新墨西哥州大学体育管理系现代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资格。1989年到意大利摩迪那俱乐部打球。1990年应召回国带领中国女子排球队参加第十一届世界女排锦标赛。1991年回新墨西哥州继续学业。并任新墨西哥州大学女子排球队教练。 期间历任八佰伴全明星队和世界超级明星联队主教练, 并应邀出任美国排球协会全美训练中心总教练。 1995年1月决定参加中国女子排球队主教练竞选。1995年2月15日回到北京,担任中国女子排球队主教练。1999年3月因身体状况不佳而辞职。1999年7月出任意大利摩迪纳队主教练。
执教战绩:
1989年 带领意大利摩迪那俱乐部女子排球队获意大利杯赛冠军
1990年 带领中国女子排球队获第十一届女子排球锦标赛亚军
1991年 带领新墨西哥州大学女子排球队获美国东部地区女子排球赛冠军
1995年 中国女子排球队获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三名
19年9月,率国家女子排球队参加第九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获冠军
1998年11月,作为主教练率中国女子排球队夺得第十三届世界女排锦标赛第2名
1.
1998年12月,参加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十三届亚运会排球比赛,作为主教练率领中国女子排球队获冠军
2000年5月,率意大利摩迪纳女子排球队参加意大利女排联赛,获冠军
八十年代中国体育最辉煌的成绩莫过于中国女排所取得的历史性突破,夺得了女子排球世界三大比赛的冠军,实现了令人惊讶不已的“五连冠”,而“五连冠”的功臣正是被人们亲切地誉为“铁榔头”的郎平。
郎平也是80年代世界女子排坛“三大主攻手”之一。
2.
姓名:侯玉珠(hou yuzhu)
性别:女
身高:1米82
体重:65公斤
生日:1963-3-7
籍贯:福建永泰
项目:排球
运动经历:
17年入福建省业余体校进行排球训练,1980年入福建省排球队,1983年入选国家集训队。
最好成绩:
第23届奥运会女子排球金牌得主
运动成绩:
1982年 在第20届托米斯杯国际排球邀请赛上获亚军
1982年 在第9届太平洋地区青年排球锦标赛中获亚军,个人被评为“优秀运动员”
1983年 在世界超级女排赛上获冠军
年 在中国、日本、美国、苏联四国女子排球邀请赛上获冠军
年 在第23届奥运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1985年 在第4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获冠军
1985年 以两战全胜的成绩击败国际排球联合会组织的世界明星联队
1986年 在第10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获冠军
1986年 在第10届亚洲运动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所获荣誉:
1982年 获运动健将称号
1985年 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1986年两次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3.
姓名:姜英(jiang ying)
性别:女
身高:1米88
体重:65公斤
生日:1963-7-19
籍贯:山东荣成
项目:排球
运动经历:
小学时开始打排球,17年入辽宁排球队。1981年被选入国家青年排球集训队,1982年被选入国家排球集训队。
最好成绩:
第23届奥运会女子排球金牌得主
运动成绩:
1982年 在第9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获冠军
1982年 在第9届亚洲运动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1983年 在世界超级女排赛上获冠军
年 在第23届奥运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1985年 在第4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获冠军
1985年 以两战全胜的成绩击败国际排球联合会组织的世界明星联队
1986年 在第10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获冠军
1986年 在第10届亚洲运动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所获荣誉:
1982年 获运动健将称号
1985年 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1983年 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3.
姓名:李延军(li yanjun)
性别:女
身高:1米79
生日:1963.3.18
籍贯:辽宁
项目:排球
最好成绩:
第23届奥运会女子排球金牌得主
运动成绩:
1983年 在世界超级女排赛上获冠军
年 在第23届奥运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1985年 在第4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获冠军
1985年 以两战全胜击败国际排球联合会组织的世界明星联队
1986年 在第10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获冠军
所获荣誉:
1982年 获运动健将称号
1985年 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年、1986年 两次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4.
姓名:梁艳(liang yan)
性别:女
身高:1米77
生日:1961.10.4
籍贯:山西孝义
项目:排球
运动经历:
15年入成都市业余体校进行排球训练,16年进成都排球队,17年进入四川省排球队,19年被选入国家女子排球集训队。
最好成绩:
第23届奥运会女子排球金牌得主
运动成绩:
19年 在第2届亚洲女排锦标赛上获冠军
1981年 在第3届世界杯女排赛上获冠军
1982年 在第9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获冠军
1982年 在第9届亚洲运动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1983年 在世界超级女排赛上获冠军
年 在第23届奥运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1985年 在第4届世界杯女排赛上获冠军
1986年 任中国女排副队长,同年在第10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获冠军,是中国女排获得“五连冠”的唯一参赛选手
1986年 在第10届亚运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所获荣誉:
1980年 获运动健将称号
1985年 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1983、年 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86年 被评为全国十名最佳运动员
年 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5.
姓名:苏惠娟(su huijuan)
性别:女
身高:1米79
生日:1964-4-3
籍贯:天津
项目:排球
最好成绩:
第23届奥运会女子排球金牌得主
运动成绩:
1983年 获世界超级女排赛冠军
年 在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1985年 在第4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获冠军
1985年 击败世界明星联队
1986年 在第10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获冠军
1988年 在汉城第10届亚运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所获荣誉:
、1986年两次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6.
姓名:郑美珠(zheng meizhu)
姓名:
性别:女
身高:1米72
体重:73公斤
出生日期:1962-11-5
出生地:福建福州
运动项目:排球
运动经历:
15年入福州业余体校进行排球训练,17年入福建省排球队,19年两次被选入国家排球集训队,1982年第三次入国家排球集训队。
最好成绩:
第23届奥运会女子排球金牌得主
运动成绩:
19年 在第2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上获冠军
1982年 在第9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获冠军,个人被评为“最佳二传手”和“理想队队员”
1982年 在第9届亚运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1983年 在世界超级女排赛上获冠军
年 在第23届奥运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1985年 在第4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获冠军,本人获“优秀运动员奖”
1986年 在第10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获冠军
1986年 在第10届亚运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所获荣誉:
1980年 获运动健将称号
1985年 获国际运动健将称号
、1985、1986、1987年四次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年 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7年 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7.
姓名:周晓兰(zhou xiaolan)
性别:女
身高:1米82
生日:1957.10.9
籍贯:江苏南京
项目:排球
运动经历:
13年入业余体校进行排球训练,同年被选入山西女子排球队,17年被选入国家青年排球集训队、国家排球集训队。
最好成绩:
第23届奥运会女子排名金牌得主
运动成绩:
17年 在第1届世界青年女排锦标赛上获亚军
18年 在第8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上获第六名
18年 在第8届亚洲运会女排比赛中获银牌
19年 在第2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上获冠军,个人获“最佳表现奖”
1981年 在第3届世界杯女排赛上首次获冠军,个人在预选赛中曾获“最佳运动员奖”1982年 在第9届世纪女排锦标赛上获冠军
1982年 在第9届亚洲运动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1983年 在世界超级女排赛上获冠军
年 在第23届奥运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有“天安门城墙”的美誉
所获荣誉:
1980年 获运动健将称号
1981、1983、年 三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年 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排球教练郎平的励志故事
排球教练郎平的励志故事
许多人都有关注奥运会,对于奥运会也有比较深的认识。有些人则对奥运会一点兴趣都没有,但不管如何,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祖国就好。以下是我整理的排球教练郎平的励志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排球教练郎平的励志故事 篇1
2015年郎平终可一偿夙愿,20年等一冠,她更值得。作为运动员,“铁榔头”毋庸置疑地被公认为中国女排实现5连冠的功臣。退役后转型当教练,她在1995年回国执掌低谷中的中国女排。在北京奥运周期,她出任过美国女排主教练4年之久。2013年,她再次临危受命,扛起带领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争夺奖牌的重担。从1995年到2015年,郎平那近乎完美的教练生涯中,世界三大赛还欠她一枚正名的金牌。
郎平出生于1960年12月10日,那是一个寒冻大地的冬日。由于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家”与“小家”的经济条件都很差。襁褓时期的郎平,身体虚弱,母亲常用小米粥来补充她的营养需求,没有给过她特别的优待。对于这段生活,她的母亲坦然地认为:“那时的生活就是那样,没什么值得奇怪的。”母亲这种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艰苦生活的思想,对郎平日后的成长影响颇深。
郎平7岁那年,迈进了小学的门坎儿。在北京市朝阳区东光路小学,开始了她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涯。说起郎平的性格,既有生长在北方的父亲那种豪爽和奔放,又有来自南方的母亲那种恬静和细腻。这种优良性格使她“动”起来像个男孩子一样勇敢顽强,“静”下来又能比一般女孩子更为文静。
有一回,几个男孩子要和她比赛上树,看谁爬得高。别的女孩子听了都咋舌,可她却不服气地抬头看了看树的高度,然后毫不犹豫地硬是爬上去了,令伙伴们佩服不已。郎平的父亲是个体育迷,一有机会,他就带着女儿到住家附近的北京工人体育馆去看比赛。父亲对体育的酷爱,影响着郎平。在郎平少年时代的记忆里,排球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随着岁月的改变,郎平的个头儿越长越高了。站在同龄人当中,她犹如“鹤立鸡群”,非常突出。18年,郎平参加全国排球甲级队联赛,崭露头角,被袁伟民教练看中,进了国家队。经过刻苦磨练,她成为“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出色的高位拦网和落地开花的扣杀技术,让世人为之惊讶。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我这孩子并不比别的孩子笨,就是没耐性,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知道,做事是否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属于心理活动中的意志品质问题。意志是否坚强,对长大后学习、工作的成败都有重要的影响。
排球教练郎平的励志故事 篇2奥运会结束后,郎平离开了美国女排,去往土耳其执教。2009年,郎平回国执教广州恒大女排。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郎平看到中国女排败给日本被挤出四强,当中国记者让她谈一谈时,她顿时泣不成声。
2013年4月,郎平临危受命接手青黄不接的女排,这是一个并不讨喜的位置。在此前的亚锦赛上,女排创造了亚洲第四的最差战绩。
这两年,在这支90后甚至95后占据大半江山的球队,郎平是当之无愧的主心骨,55岁的她既是教练也是母亲。
在场上她言传身教。腰椎不好的她走起路来略显蹒跚,但一旦要讲解技战术,还是选择亲自上阵,哪怕训练课后,自己也要花上半小时做理疗。
在场下,她更是对队员体贴入微,鼓励年轻的队员有自己个性,也会自己掏钱给队员买蛋baifen,包春节红包,“论年纪,她们就像我的女儿一般,所以我还承担着母亲的责任。”
这位队员口中的“女神”,平时是排球联赛中最忙碌的人,她曾经在短短三天内连飞3个城市,只为了观察队员的状态。平日里,她还要搜集队员、对手的各种信息和资料,和康复理疗专家交流队员的治疗恢复方法。
她的工作热情连助理教练安家杰都感叹,“她对工作有一种饥饿感,投入起来连队员们都感到惊讶‘郎导忙起来像是30岁’。”短短2年,郎平就像工作狂一般打造了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世界冠军球队。
除了冠军,郎平还赋予了女排精神新含义
中国女排精神,曾以不惧艰险,不怕牺牲,为国拼命为精神内涵,那些个体价值服从于集体价值,那些超越身体极限的精神品质,被当成是经验在各个领域推广。
作为那一代女排精神的践行者和传道士,郎平的身体至今仍残留着那个时候的“馈赠”:无论是球员还是教练,她曾出现过多次晕倒在现场的事例,医生甚至做出过“三十岁年龄,六十岁骨头”的诊断。
在目前的中国女排,那些泯灭个性的魔鬼训练法则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润物细无声中的表达。在比赛中,郎平从来不会大声呵斥队员,而是鼓励队员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她通过对高科技的利用,以及自己的表率引导队员。
伤病方面也是如此。2004年赵蕊蕊受伤后,相关方面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游说团,给赵蕊蕊灌输需要尽快恢复回到赛场的理念,希望赵蕊蕊能再次上场比赛。于是,赵蕊蕊终于创造了骨折病人的生理奇迹:2004年奥运会,雅典第一战,赵蕊蕊披挂上场,但仅仅5分钟之后便“咔嚓倒地”。
但这次,尽管惠若琪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她也表达了继续参与比赛的意愿,但在检查后,郎平等还是作出了她不随队参赛,留京观察的决定。有关方面甚至为此调整了比赛成绩要求,而“以人为本”等词汇,也第一次出现在官员们的口中。
郎平对于中国现实和国际规则和熟稔,使得她得以再次铸就中国女排的辉煌,让中国女排在最困境时期再次腾飞:因为熟稔,她得以获取到最大限度的自由环境,充分施展其魔术般的双手,对现有体制进行解剖甚至改良。而正是在这种自由的空气中,女排姑娘们也得以一步步成长,得以在大赛中磨练自己,而不是在日复一日的严苛训练中磨灭个性。
排球教练郎平的励志故事 篇3有人说,没有郎平,就没有这支“长脸”的中国女排。是的,在中国体育史上,几乎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连续30多年受大众喜爱。她在球员时代的五连冠带领中国女排走上世界之巅;执教以后再次率领中国女排重回排坛顶峰……
全部街道都回响着她的传说
1981年11月16日傍晚,学校停课、工厂停工,连乌鸦也停止聒噪,整个国家似乎都停滞下来。
全国人民守在黑白电视机和收音机前,此时,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的决赛正在进行,中国队对阵东道主日本队。
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一个叫郎平的北京女孩扣下了世界冠军,中国女排3:2艰难获胜。
中国女排7战7胜,首夺世界冠军,实现三大球历史突破。
整个中国沸腾了,人群聚拢在天安门广场,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据说比赛颁奖典礼还没结束,国家体委、全国体育总会、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单位的贺电就已达球队。
《人日报》12月5日报道说,当时中国女排收到的贺信、贺电和各种纪念品达3万件,而这当中,有3000多件都是“点名”送给郎平的。山西太原机械学院全体师生甚至送来了一块近两米长的横匾,写着“振兴中华”四个贴金大字。
次日,国内几乎全部报纸头版头条都在报道女排夺冠。《人日报》头版:《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评论员写道,“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
她是“世界第一主攻手”,球迷口中的“铁榔头”
“打球已经完全不是我们自己个人的事情、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大事,我自己都不属于自己。女排是一面旗帜。女排的气势,振兴了一个时代,她是80年代的象征。”
女排的灵魂人物,郎平曾在自传《岁月》中这样写道。
据统计,7场比赛,中国队共扣球1116次,其中郎平一人扣球407次,得到79分,扣球命中率接近50%。球迷们亲切地称她为“铁榔头”,她扣球的英姿甚至被画成印上了邮票。
世界第一主攻手的名号得来不虚。当时的郎平展现了逆天的身体素质,后辈至今只能望其项背。
她力量无穷:深蹲达到180KG,和男子散打王柳海龙旗鼓相当。前女排主教练陈忠和甚至说,郎平的扣球和男子运动员没什么区别;她体能无解:单场比赛最多扣杀96次,整整是别人的两倍。要知道伦敦奥运会时,惠若琪扣了50次,一旁的解说就惊叹说:“这简直是惊人的次数。”而这样的次数只是郎平的平均水平。
她背负10亿人期许,不断书写
年的洛杉矶奥运会,郎平的神话彻底达到了巅峰。
尽管小组赛1:3不敌美国女排,尽管背负着巨大压力,但郎平还是率领中国女排勇夺桂冠。
夺冠的那一刻,全部人都沸腾了。
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决赛中以3比0战胜东道主美国队,夺得金牌,赢得三连冠傲人成绩。
这一刻,郎平真的不是一个人在打球。在她的背后,肩负了10亿人的目光和期盼。
1985年11月17日,中国队以3比1战胜古巴队后,郎平激动地高高跳起。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句响彻天空的庆祝口号,跟郎平一样,在中国体育史上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传说还在继续。队员时代,她包揽了三大赛的冠军MVP(1982世锦赛,奥运会,1985世界杯),短短五年就带领中国女排实现了五连冠的壮举。
退役后自费赴美求学,从“一无全部”重新来过
顶着冠军的光环,郎平退役后本可在系统内取得一份不错的工作。但郎平却选择一条不同的路,到北师大学习英语,之后又自费赴美留学。
在美国留学的时候,郎平过得十分节俭,为了省钱甚至每天都吃同样廉价的三明治。由于签证性质的.原由,郎平不能在美国打工赚钱,所以只能在学校里做排球教练,以此来抵扣她的学费。后来,为了赚钱付学费,郎平不得不到意大利摩德纳队打球赚钱。
对于这段“留洋”经历,她在自传里这样写道:
1986年,我正式退役了,先去北师大学英语,半年后,有一个机会,我决定公派自费去美国留学。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只想出去一两年,学学语言、开开眼界。另一个原由是,在中国女排这些年,得到很多荣誉,人们对女排队员几乎是家喻户晓。虽然退役了,可我不能像普通人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老是被别人注意,身不由己,连上个街买东西,都受拘束。
有一次,我想去看**,买了票,故意迟到几分钟,等黑灯了,开演了,我们才找到位子坐下,没想到刚坐下,也许是我们俩的个子太高,还是被几个观众发现了,“郎平,郎平”地叫起来,这一叫,整个剧场都不安宁了,我一看情况不妙,赶紧撤。
可是,很多人不理解我的“撤”,他们总觉得,“女排”是中国的象征,我是典型的“民族英雄”,似乎不应该加入这股“出国潮”。也有人挽留我:“你是世界冠军,你是有功之臣,国家不会亏待你的。”
我觉得自己似乎被误解了,我不是怕“亏待”,我就是觉得,国家和人民待我太好,我不能再躺在“冠军”的奖杯上吃一辈子老本,不能天天坐在荣誉上。“世界冠军”只说明我的过去,而一旦从女排的队伍中退下来,我什么都不是,我得重新学习本领,我得重新开始生活,必须把自己看成“一无全部”。
一无全部的“国际农民”到美国后,因为我拿的是公派自费的签证,所以不能工作,没有经济来源。因为不能工作,我就只能把朋友家当作公家食堂,我吃饱了肚子,吃饿了心。以前都是高高在上的,现在,一下子落到最底层,还得靠人家借我汽车、给我买衣服,我全部的优势一时都没有了,心里很难平衡。
后来,我慢慢地想通了,我来美国学习,就是要掌握自己过去没有的东西,开始新的奋斗。我在大学排球队做助教。学校给我的待遇是,可以免费读书。但说是做助教,其实就是在哄着一些水平很差的队员。一开始,我心里很难接受:我是世界冠军队队员,跑到这儿来哄一群几乎不会打球的大学生,位置整个是颠倒。但我不得不说服自己:不想颠倒,回中国去,你来美国,就是找“颠倒”来的。
那时的我特别穷,白天读书时的那顿午饭,我不舍得去学校食堂或麦当劳吃,就自己做三明治带饭,去超市买点沙拉酱、洋、西红柿、火腿,再买两片面包一夹,这样,花五六美元,一顿快餐的钱,我可以吃一个星期。但吃到后来,见到三明治就想吐。
为了经济独立,我又去意大利的俱乐部打球赚钱。一年后,我的签证因为这段工作经历,变为“工作签证”,在美国可以办绿卡了。而更令人欣慰的是,我以560分的托福成绩通过了语言关,而且,经过严格的考试成为新墨西哥大学体育管理专业的研究生。
这段8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历练了我的心智,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
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全部”的生活,没有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经历,我的人生不会有第二次起航。
为把中国女排拉出低谷,她心力交瘁
1995 年,中国女排陷入低谷,郎平“临危受命”,回国担任女排主教练,她抛家别女一个人回到北京。
回国执教,不仅薪水不高,风险和压力都是巨大的,工作也特别辛苦,已签订的多项合同都取消了,丰厚的待遇和优裕的生活条件都没有了。还要长期面对同丈夫、女儿两地分居之苦。郎平说:“要是为了钱、为了工资,我就不回来了!”
她在自己的自传《燃情岁月》中有着更为详细的描述。
1994年11月,我带八佰伴世界明星队打完最后一场比赛,中国排协打电话给我,要我从香港拐一下北京再回美国,说有事情商量。到北京的当天晚上,伟民(前国家女排主教练)找我谈了女排的情况,我们确实都不忍心看着中国女排落到世界第八而一蹶不振。
伟民说,女排最缺乏的是一种精神,是教练的凝聚力,要用一种人格的力量来调动运动员,而时间又特别紧迫,离亚特兰大奥运会只有一年半时间,不允许再慢慢启动了。他对我有信心,希望我考虑,能否回来执教。我也知道,伟民教练一般是不求人的。1995年初,中国排协召开全国教练会议,决定更换中国女排的主教练,大家也提了人选,又一次想到了我。于是,排球协会一个电传接一个电传地发到我工作的新墨西哥大学,球类司司长也给我发来电传,有一句话打动了我:“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确实,最后使我下决心的就是这句话。
当时有美国朋友劝我:你在国家队那么多年,干得那么苦,压力太大,而且,你家庭情况不好,孩子那么小,你怎么能回去呢?再说,你还有那么多的合同,这样大的牺牲值得吗?这些利弊得失,我自己全都想到了。回国、执教,这个动作确实非同小可,也许,会又一次改变我的生活和命运。
执教工作困难之多,也可想而知。但我更清楚,女排在中国人心目中有一种很特殊的位置,女排打球已经超越了排球、超越了体育本身。虽然,我离开国家队那么多年了,但大家还是想着我,尤其在女排最困难的时候,要把这副担子交给我,这是一种信任和托付。
坐在回国的飞机上,想着想着,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大大的疑问:郎平,你胆子够大的,回去接这样一支队伍,你哪来的勇气?但我绝不盲目、绝不冲动,比较详细地阐述了我的执教想法,有一个基本精神:坚定信念,卧薪尝胆。
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又在考虑训练,下飞机时,我有点晕晕乎乎的,头也没梳,稍微理了理。走到机舱门口,我只看到机场上有那么多人,有扛着摄像机的,有端着照相机的,有举灯的,灯都打得特别亮,我还回头看,心想,肯定有什么贵宾坐在这架飞机上。没等我想明白,这些人黑压压一片全冲我来了。好,我还迷迷糊糊呢,十几个话筒伸了过来,一个接一个地提问,我都不知道听谁的好,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前拥后挤的,远远地,我只看了我妈和我爸一眼,他们就被人群挤没了,我也被两个警卫“架”到警卫室,海关都没过,只好走“后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