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 湖南-客家人vs湖南人

tamoadmin 2024-09-20 19:48

1.湖南人是怎样过年的

2.客家特产湖南人喜欢没?

3.韶关市区是以客家人为主的城市吗?客家人有哪些特点?

湖南人是怎样过年的

客家人 湖南-客家人vs湖南人

长沙(湖南省会)

有客人前来拜年的时候,要放鞭炮迎接。客人入座以后,还要送上两枚槟榔。这槟榔被誉为元宝,也就是祝福发财的意思了。

长沙过年还有这样的讲究:就是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四方。说的是大年初一是做儿子的应去父母家拜年;初二做女婿的应随堂客去岳父母家拜年。初三初四就是亲朋戚友互相拜年了。

株洲(湖南工业重镇)

株洲的炎陵县是湖南客家人聚居区,炎陵客家人十分看重过年,一般早在年前几个月就开始晒好薯片、米年糕供过年油炸、炒食。冬至一到,便开始蒸酒,熏制腊肉。除夕夜吃团圆饭时,在丰盛的菜肴旁,他们还不忘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客家人正月初一的大门是不能随便打开的,要等到吉时。时辰一到,家家大门打开,刹时鞭炮齐鸣,响彻山野。这天起,大家相见均拱手互道“新年好”,儿孙们也要给长辈拜年。初三是“送穷鬼”,这天一早,人们就将家里积存了两天的的垃圾,往路边一倒,将装垃圾的簸箕往垃圾上一扣,燃上三根香,放三只鞭炮后喊道“穷鬼去,富鬼来”。这表示家里送走穷鬼,从此走向富裕。拜祭也罢,送“穷鬼”也罢,表达的都是客家人对幸福生活的深切向往。

湘潭(伟人故里)

在湘潭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耍狮子的。不光是湘潭,这一习俗在湘中一带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舞龙灯先要“接龙”:舞龙的队伍经常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舞的时候,上下飞舞、左旋右转,伴随着欢快的锣鼓,节日的气氛更加浓烈。

岳阳(范仲淹笔下岳阳楼所在地)

按岳阳的民间旧俗,农历腊月二十四要祭灶,祭灶古时候用的是黄羊,后来民间多供奉糖,意思是要粘住“灶王爷”的嘴,只让他“上天说好话,下界保平安”。湘阴、汨罗等地则多用水豆腐,说“灶王爷”是吃素的。

岳阳人把大年三十的午饭叫“团年饭”。桌上的鱼要用鲤鱼,俗话说“鲤鱼跳龙门,步步高”。摆在桌上却不能全都吃完,寄寓年年有余。吃团年饭时,不能吃牛肉,说是吃了牛肉,家庭会不和睦。青菜在岳阳人的团年饭上是不能少的,说是吃了青菜,一年清清爽爽,无病无灾。

常德(国家文明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

常德人在吃年夜饭之前有放鞭炮的习惯,团年饭一般在清晨或者傍晚进行,饭菜上桌以后先敬已经去世的老人表示尊敬和想念之情。守岁时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点心聊天,凌晨12点左右会放鞭炮庆贺新年。三十晚上要把屋子里面所有的灯都开着,这是代表了来年红红火火的意思。初一不能把水往外泼、不能扫地不能把垃圾扔在外面,也不能外出,这样的风俗一直流传了很多年。

衡阳(南岳衡山会让你流连忘返)

在衡阳过新年,有一道菜您一定会吃到,而且这道菜一定是第一个端上来的,名字也特别简单,就叫“头碗”。这头碗里面用到的食材可丰富呢,一般是用饭豆、红枣垫底,上面顺次加入圆蛋、黄雀肉、鱼丸,再以腰花、海参封顶。

每年的大年初一,到南岳大庙虔诚地烧上一炷香,成为很多衡阳人过年必做的一件事情。而且还有人大年三十的晚上就等候在这里,只为了能烧上初一的第一炷香,可以想象,这绵绵的烟火中饱含着人们对来年生活的企盼。

益阳(世界著名的苎麻之乡)

在益阳,过年的团年饭一般都吃得很慢时间拉得很长。有的人家吃上2~3小时也不散席。吃过年饭,天色渐晚,这时家家户户便在堂屋里堆起丁块柴烧起大火,还要把屋内外所有的灯都点亮。益阳农家有俗语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大年三十没有大火是不成气氛的。即便是大晴天,也得烧火烤火。

春节期间,益阳、桃江、沅江、南县等地,还流传着打“三棒鼓”的习俗。表演者可以只有一个人,也有两三个人合打的。表演者一边念顺口溜,一边双手丢接三短棒。三根短棒一样长、凿孔处安有三个铜钱,抛接时沙沙作响、富有节奏,花样繁多,变化无常。

娄底(梅山龙宫很值得一看哦)

在娄底新化,大年初一必须要准备极其丰盛的早餐,民间传说新年的第一餐愈丰盛表示这一年愈丰收。同样是在新化,在腊八节这一天,除了传统的祭祖敬神的活动之外,人们还要举行一个传统的逐疫仪式。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也就是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新化在腊八节这天举行的仪式叫做腊月击鼓驱疫。

张家界(世界旅游胜地)

张家界的少数民族众多,在土家族的习俗中,每年要过三次年,腊月二十九(或二十八)“过赶年”,农历六月二十五过“六月年”,十月初一过“十月年”。

“赶年”的晚上,土家人燃起篝火,围着篝火跳摆手舞,唱调年歌。“十月年”是土家人在迁移后为迎接新家园第一个丰收季节而进行的,十月初一,土家人组织起庆祝活动,互相拜年,共庆“十月年”。

怀化

当正月初一零点钟声敲响时,怀化家家户户都会燃放长长的鞭炮——“千子鞭”,以示辞去旧岁,迎接新年。随后大家都会将门户关好,这被称作是“关财门”——及时关住已获得的财喜,不让它往门外流走。等到初一清晨时,再燃放鞭炮,大开门户,接纳新年的喜气和财富。此外糍粑是怀化人过年最重要的食物之一。

怀化(火车拖来的城市)

当正月初一零点钟声敲响时,怀化家家户户都会燃放长长的鞭炮——“千子鞭”,以示辞去旧岁,迎接新年。随后大家都会将门户关好,这被称作是“关财门”——及时关住已获得的财喜,不让它往门外流走。等到初一清晨时,再燃放鞭炮,大开门户,接纳新年的喜气和财富。此外糍粑是怀化人过年最重要的食物之一。

邵阳(历史上的宝庆府)

每到年底的时候,邵阳的家家户户都一定要做一道菜,这就是猪血丸子。邵阳人称猪血丸子为“血粑”,春节时候,“血粑”炒腊肉是邵阳人待客的一道好菜。除了猪血丸子,邵阳还保留了一种特殊的春节习俗,那就是——滩头年画。滩头位于湖南省隆回县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元末明初设镇,始称“楚南滩镇”。滩头漫山遍野的楠竹,清澈见底的溶洞溪水和古朴淳厚的民风,孕育了中国民间美术珍品——滩头年画。

郴州(粤、港、澳后花园)

在郴州农村,过年会有一道特别客气的菜,就是大块肉。这大块肉名副其实大块,因为每块至少半斤以上,而每个客人一次要把这整块都吃下去。

郴州地区过年期间还有很多特别的忌讳。比方说不能说“剪刀”这两个字,因为会把好运“剪掉”,还比方三十晚上是不能关灯的,初一不能清扫垃圾等等。

永州(《捕蛇者说》你看过吗?)

永州的糯米粑粑很出名,又香又糯,过年时都用来互相送礼。正月里妇女们走人家都提着篮子,里面放的大半是粑粑,还有麻糖之类。舂粑粑都是选上好的重阳糯米,用甑蒸熟,再倒进臼坑里,用舂捶去舂。这要很大的力气,好糯米粘性大,没有力气的舂捶沾着就提不出来了。舂好了,女人家把手洗干净,再抹点油去臼坑里抓一把出来,做成一个个的雪白的粑粑,放在大簸箕里。然后用筷子在每个粑粑中间点一点红颜色,看起来又漂亮又吉庆。

湘西自治州(沈从文故乡。以土家族、苗族为主。)

湘西人的年夜饭吃得特别早,称作是“过赶年”。相传在过去,穷人每年的欠账都要在过年之前还清,为了避免因为债主逼债而不能安心过年,大伙就赶在年三十清早过年,这习俗一直流传到了现在。每年过年的前一天,湘西人都习惯洗头洗澡,换新衣服,然后早早睡下,等到凌晨12点,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了。吃年夜饭的时间一般是从凌晨1点到早上的5点之间。吃饭之前,家家都会在门口放一大串鞭炮,一般照例是家里的最长者先吃第一口,然后全家人开始吃饭。年夜饭吃完后,等天一亮,一家老小就会上山祭祀祖宗。

客家特产湖南人喜欢没?

只要是好吃的,全湖南人都喜欢。

客家特产有: 五指毛桃、客家娘酒、紫金辣椒酱、霸王花米粉、酸萝卜、笋干、茶树菇、梅菜干、香豆干、梅州金柚、白渡牛肉干、桂花糕、发脆糕、姜糖、萝卜苗茶等。

客家十大名菜:东江盐鸡、红焖猪肉、酿豆腐、上汤桂花鱼、酿三宝、娘酒醉河虾、清煲草鱼、水晶鸡、薯丝煲、咸香鸭。

涮九品:涮九门头,系选用牛身上最精华的九个部位的肉,即牛舌峰、百叶肚、牛心冠、牛肚尖、牛脊肉、牛百叶、牛心血管、牛腰、牛肚壁,经过严格选料,精细刀功,辅以佐料、米酒和数味中草药制成。此菜鲜嫩脆爽,汤味馨香,有健胃补肾、祛寒去湿的功效,是药膳兼济的佳肴,此菜已列入全国名菜谱。

白鸭汤:白鸭即白鹜鸭,相传是鹜(野鸭)与家养白鸭相交配生蛋,孵化,经鸭农不断选育而成的一个特殊品种。 其嘴为青绿色、眼球呈黑色;肉质细嫩,含脂率低;既可作药膳用,还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滋阴降火等药用价值,是治疗麻疹、肝炎、痢疾、肺结核等病的单方或优良配方,同时,它又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滋补佳品,是全国唯一药膳用鸭。

簸箕饭:又名“卷饭”,是将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用圆形簸箕将其定形成薄米饼后蒸熟。把炒熟的肉丝、韭菜、豆芽、鲜笋、虾米、香菇等馅放入米饼,卷成筒状,与油条相似。簸箕饭美味可口,多食不腻。

菜干扣肉:原料是菜干和猪五花肉。先将猪肉煮至七成熟,用酱油涂匀后晾干后,再用八成热的油炸至肉皮起泡,切成3厘米长、1厘米宽的肉片。菜干事先要用水泡软洗净并挤干水分,切碎末。将目鱼肉去膜,切成片加白糖、酱油、蒜瓣、绍酒等爆炒,然后舀入骨汤焖5分钟后捞出各料,锅中加入菜干末稍煮片刻取出。 将焖好的肉片皮朝下扣入碗中,再目鱼片,菜干末铺在碗面上,淋上焖汁用大火蒸1小时,最后将汁倒出,将内翻扣于圆盘。淋上勾芡汁即成。

客家捶圆:又叫波圆,即肉圆,主要有品种有猪肉圆、牛肉圆、牛筋圆、鱼圆、虾圆、鸡圆等。 客家捶圆口味纯正,既有韧性又很爽脆,既有嚼头又不打渣,人们形容捶圆的弹性良好常常会说是“跌落桌上跳三跳”。其中永定的牛肉圆及下洋的牛筋圆以味道鲜美受到赞誉。 肉圆既是一道常菜,饮宴也不可缺,主要是取“圆”字寓“团圆”和“圆满”之意。

上杭鱼白:上杭鱼白是上杭县的特产,又称烧鱼白。是用鱼肉和肥肉打成的肉泥,配上地瓜粉、鲜荸荠和葱白等一起制成的。色香兼备,是别具一格的绝妙佳肴。

涮酒:涮酒是闽西人独特的火锅吃法,就是将肉片、鱼片之类的放进掺有米酒的开水锅里略煮一下就吃,主要有以下两种:

1)、涮牛肉酒 是取牛舌峰、百叶肚、牛心冠、牛肚尖、牛里脊肉、牛蜂肚、牛心管、牛腰、草肚壁等九种肉放进锅里涮着吃,又称涮"九门头",意喻一台汉戏中最主要的旦、花、丑等九种角色。

2)、涮猪肉酒 一般是涮猪肝、猪心、猪腰、猪粉肠、猪舌头、龙骨边的嫩肉等。涮酒的肉很讲究切法,不同的肉要分别切成花状、片状、条状、块状,尔后把掺有米酒的水盛在锅里或酒壶里烧开,同时把辣薯(一种去湿理气的草药)、生姜、香藤根加入酒水中一起煮沸,就可以涮肉吃啦。其风味不仅鲜嫩脆爽,而且会使人感到舒筋提神。

四堡漾豆腐:来到闽西连城县,一定要品尝当地的四堡漾豆腐,这是闽西客家的特色佳肴。 这款菜选用当地特产的豆腐为原料,将猪瘦肉和嫩牛肉加入少许红菇、香菇、葱白等剁成肉酱,取团状肉馅塞入方寸大的豆腐块中。再将肉馅朝上的豆腐放入锅中,加上鸡汤、豆豉用文火焖熟。再撒上胡椒粉、小葱花,待汤水全被豆腐汲收,就可以起锅品尝了。在盘中的豆腐似摇似动,是之谓“漾豆腐”。

汀州河田鸡:俗话说:“没吃河田鸡,不算到长汀”。长汀是汀州故地,白斩河田鸡是汀州最负盛名的名菜,被誉为“汀州第一大菜”。据《中国菜谱》载:“河田鸡起源于福建长汀县河田镇”。民间传说唐年间河田鸡被选送到长安,列为斗鸡之雄,每每取胜。

段母包饼:据传清光绪年间,长汀有一位神童段林雪,他10岁能诗,13岁时考取秀才。他的家境很贫寒,有一年元宵节,街上的卷饼香气扑鼻,段林雪很想吃。母亲胡氏便买了几张卷饼皮,包了一些葱蒜将就着给他解馋。他问:“这是什么菜?”胡氏回答:“手帕子包‘拉杂’。”成年后段林雪想起往事,便赋诗道:“家家团聚过元宵,户户齐把春卷包,忆我龆龄穷苦日,笑问手帕何物包。”

卷饼:卷饼的做法类似于北方人吃的烙饼,但更复杂些,这是客家人保持中原风俗的名点。每逢元宵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制作。 先用面粉摊成大大的薄饼,之后将冬笋丝、香菇丝、肉丝、菜心丝、豆芽炒成美味可口的菜肴,用面饼将菜卷起来后放入花生油中炸到酥脆就能吃了。

客家擂茶:擂茶是客家人的特制饮料,其制作与风味别具特色。“擂”茶的用具是擂持和擂钵,基本原料是茶叶、米、芝麻、黄豆、花生、盐及桔皮,有时也加些草药。将原料置入钵中擂成酱状茶泥,冲入开水,撒些碎葱便好了。这种饮料不但解渴,又可充饥。

汀州灯盏糕:汀州灯盏糕因形似古代扁圆形的豆油灯盏而得名。它是将大米和黄豆浸泡后磨成米浆,调入细盐、味精、葱花再用汤匙舀到特制的圆勺内,沉入煮沸的油锅中。米浆在沸油中迅速膨胀成圆球形,很快就熟,至底面金黄时即可,入口酥脆,因其迅速膨胀的过程如同变魔术一般,又称为“魔术糕”。

永定芋子包:用红芋薯粉制皮,用肉、菇、冬笋为馅制成包,蒸食。鲜香滑软,冷热均宜。

韶关市区是以客家人为主的城市吗?客家人有哪些特点?

可以说是以客家人为主的。当然现在每个城市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呵。。。

客家人特点?我自己就是一个客家人,我说说我自己对我们这个群体的看法吧。

客家人因为是几百年前从中原地区南迁的,所以一路上的艰辛可想而知,所以客家人的家教一般都比较的传统,也比较的严厉。客家人热情,特别是待客方面,这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祖宗都是远客他方而养成的一个习俗,如有客人到家里来会尽力把家里最好的都拿出来招待,甚至陌生人从家门口路过都会邀其喝茶。说到这就得说说客家人的茶文化了。客家的茶文化有别于潮汕的功夫茶,一般是有几个人就用几个杯,而没有固定的数量,茶都是现泡,这点跟北方的用大茶壶泡茶有很大的区别。客家人的饮食方面,口味相对(在广东)比较重,做菜不喜用太多的配料,而是追求一个原汁原味。客家话相当于古汉语,所以有很多话跟文言文有很相似的地方,如吃饭说为“食饭”,三餐有别,早饭为“食朝(zhao)”、午饭为“食昼”、晚饭为“食夜”,走(路)为“行”等等。

总而言之,客家人比较的传统,思想没有广东其它沿海地区那般开明。对家庭比较看重。

希望对你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下一篇: 印度外援-印度外国联赛球员
上一篇: 五人足球联赛标准-五人足球是什么球赛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