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马斯vs克雷塔罗-普马斯vs帕
61 2024-10-24
1.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谁那有资料?
2.中甲:绿城人和首胜兴城连胜,黑龙江沈阳陕西等队战平
3.中甲联赛第四阶段赛程是什么?
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谁那有资料?
中国园林的悠久历史
中国的造园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受到许多国内外建筑师、园艺师、美术家和广大旅游者的赞赏。根据历史文献推断,远在五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林木、花草、鸟兽、鱼虫等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相传在帝尧的时候,就设了称作“虞人”的官职来掌管山泽、苑囿、田猎之事。舜的时候曾封伯益为“虞官”,专管草木、鸟兽之事,这是一种专职的园林之官。当然这时候由于生产力不发达,人们主要还是利用自然的条件,人工造园的成分不多,但是作为造园这一活动已经开始了。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朝,周文王营建了一个方圆35公里的囿,里面有灵台、灵沼、灵囿等著名建筑物和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大型的建筑和动植物综合园林了。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帝王和达官显宦、富贾豪绅们无不花费巨资营建园林,并且与皇宫、府第相结合,规模之大,动辄数十、百里。如秦始皇的上林苑,宫殿、园池、台榭蔓延三百里。汉武帝把秦的上林苑扩大充实,在苑中建离宫七十余所,名花异草、珍禽异兽莫不具备。汉武帝又经营了规模更为宏大的甘泉苑,周围五百四十里,苑内宫殿楼台百余处。他还在建章宫内开辟了太液池,在池中布置海上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开创了此种三神山的造园手法,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到了汉代后期,不仅帝王、诸侯、卿相显贵们造园,富户豪绅也争相经营园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吴建业(今南京)在大道之旁种植青槐,河流绿水,浓荫铺地,流水潺潺。南北朝时有不少佛寺是由帝王、贵族舍宫舍宅而成的,园林和宅园也舍入了寺中,促进了佛寺的园林化。大同的北魏云岗石窟,一开始就把庙宇修成为园林的形式,有“山堂水殿、烟寺相望”的景色。隋唐时期,不仅帝王宫苑大为发展,更重要的是私家园林的崛起,并出现了许多由诗人画家所经营的园林,被称为“诗画、山庄园林”。如唐代著名诗人兼画家王维所经营的“辋川别业”和诗人白居易所营“庐山草堂”就是他们以诗画意境所设计的园林。宋、辽、金、元时期,园林艺术的突出成就是叠石堆山艺术的兴起,尤以宋徽宗的万寿山艮岳最为著名。为了修建这一园林,从江南搬运花石的“花石纲”,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可惜不久就被破坏了。金、元时的琼华岛(今北京北海琼岛)等,也是在宫苑中堆叠山石,把叠山艺术推到了新的水平。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又一高峰,也是古典造园艺术的一个大总结。这时期撰成了明代计成所著《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清代李渔《一家言》等专书和专论。与此同时还出现了米万钟、计成、张琏、张然等造园叠石名家和工匠,“山子张”成了叠山的世袭家族。明、清时期的另一大成就是集景式园林的发展和对外来因素的吸收,如北京的圆明园、清漪园,承德避暑山庄等,都争把全国各地的名园胜景、著名建筑仿建于园内。圆明园中的西洋楼再现了西洋园林建筑,为中国园林增添了新的内容。现在全国所保存的宫苑,私家园林大多是这一时期的遗物。
2.造园理论与技法
中国古代园林的巨大成就和特殊风格,来源于独特的造园理论与技法。这些技法有如下一些特点:第一,古代园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古代文学、艺术的高水平直接影响到造园理论的发展,使园林的布局与造景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第二,中国古代园林布局以曲折变化,层次幽深为主要特色,这有别于整齐对称的欧洲形式。第三,模仿自然,接近自然,在经营建造时,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第四,小中见大。在很小的地盘上,用分隔、转换等手法达到感觉上的广大和深远的效果。第五,移天缩地,集景奇观。从秦、汉时期的仿海上神山发展到明、清时期的集景园林,使园林景观的丰富达到了高峰。第六,借景。这是中国造园艺术中的一项特有技法,《园冶》一书中把它称为“巧于因借”。它的成功之点是把园外之景借入园内,扩展了某一园林的景区,利用园内外的景点环境,丰富景色内容,使园林艺术达到了高超的境界。第七,动植物的配合。中国古代园林除了建筑、山石之外,也十分注重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配合。许多园林的鸟兽都养放于自然山林之中,保存其野生的特点。园中的花草树木,均按四时配合种植,并注意其野生趣味。
3.丰富的古代园林遗物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不少古代园林杰作不幸毁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是至今仍有大量的遗物保存了下来。其中以明、清时期为多。它们分布于北京和全国城乡。按这些古园的地位和功能以及造园艺术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宫苑,即园林。它们大多与帝王的宫殿相结合,如北京的北海、、圆明园、静宜园、静明园,承德的避暑山庄以及故宫中的御花园、乾隆花园等。它们都是集中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能工巧匠精心营建的,是古代园林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2)宅园,是属于某一大型住宅、府第的园林。有些大型的宅园,把住宅居处建于园中,被称之为“园居”。宅园分布于全国各地,数量很多,其中有不少艺术价值很高的作品。如北京明代米万钟所营漫园、勺园、湛园,清代李渔半亩园等。江浙一带这种园林尤多,如苏州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扬州个园、何园,南京瞻园,山东曲阜铁山园等等。(3)庭院与缀景,这种形式并非单独的园林,而是在庭院广场空地或是天井之中布置点缀一些山石、水池、花木之景,以美化庭院。有些十分狭小的住宅在檐前阶下,房前屋后点缀一些山石花木,以美化房舍。(4)寺观园林,在中国古代园林中也占了不少的数量。寺观不仅本身有园林,而且它的楼台殿阁、宝塔也成为大型园林风景中的重要部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组成了一幅优美的昔日金陵风景图画。现存的寺观园林很多,如北京碧云寺、潭柘寺、承德殊像寺、须弥福寿之庙等等,都有精美的园林。苏州戒幢寺西园、扬州大明寺西园、杭州灵隐寺、成都文殊院等等也堪称佳作。(5)坛庙祠馆园林。古代京城和各州、府、县都建有坛庙和祠堂、会馆,在这些建筑物中也多附有园林。如北京的社稷坛(今中山公园)、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孔庙,四川成都的杜工部祠(草堂)、眉山三苏祠等。(6)名山胜景园林。在中国广大地区,蕴藏着许多珍贵奇特的水泉、山石、名花异木,千百年来无数的造园艺术家、诗人画家相继经营,成了公共游览和集会之地的园林。如北京的樱桃沟、陶然亭,浙江绍兴兰亭,安徽滁州醉翁亭、丰乐亭,昆明大观楼,成都望江楼,宜宾流杯池,济南趵突泉等等。(7)大型湖山园林。这种园林属于开敞式的,往往与城市或村镇融为一体,由许多组风景点、寺观、楼台亭阁、堤、桥等所组成。虽然事先并未有全面的布局,历代的经营者在前人营建的基础上,相宜布置,逐渐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布局。如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济南大明湖、北京西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广西桂林漓江、桂平西山,五岳泰山、华山、嵩山、衡山、恒山等等,都是经过上千年不断经营、逐步完善的大型湖山园林。
八、民居住宅
民居、宅第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数量最大的一种类型。由于中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相差很大,建筑材料的多样,以及多民族共居所形成的风俗习惯的差异,使得民居住宅的形式、结构、装饰艺术、色调等等都有所不同,各具特色。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1.四合院民居
这是在汉族广大地区和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广泛用的形式,延续了几千年一直在使用。四合院布局的特点是,造成一个封闭性的庭院,自成一个单位,环境安静,居住舒适。院子由门、廊子、厅堂、寝室、厢房、耳房、倒座、花园等相互配合组成。这些建筑的功能分明,主次有序。也可以由许多进、许多排的四合院组成一座大型的四合院,成为大宅院——四合院组群,以供昔时的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等子孙众多的大家族居住。四合院的结构,大多是用木构架的方式,北方多为抬梁式结构,南方常用穿斗式结构。也有用两种结构混合式和“硬山搁檩”的结构的。(图1)
图1 北京典型四合院鸟瞰、平面图
2.蒙古包
主要是蒙古族在蒙古草原上的住宅,其形状似拱包,所以被称之为蒙古包。在新疆的维吾尔族、哈撒克族牧民以及甘肃、青海等省区的牧民也常用这种居住形式。蒙古包最大的优点是便于拆卸搬迁,是一种非常方便的活动房屋,所以很适合草原牧民的需要。蒙古包的结构是以木条编扎为骨架,外面包以羊毛毡,所以又称之为毡包。一般的毡包高约2至3米,圆形,直径约4至6米不等。在包的顶部装有圆形的天窗,以供通风和光之用。有些半牧半农地区的牧农所建造的半固定式住宅,外面也用毡包裹,较之墙壁更为方便。
3.窑洞
这是在西北、华北等黄土地带常见的民居住宅形式。它们的建造方式是在黄土崖壁上挖出拱洞,在洞口安设门窗。结构比较简单,因为窑洞均在原生土上挖出,所以被称为生土建筑。窑洞挖掘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沿土崖挖掘的,单层或多层成排,也有单独的。另一种是在黄土平地上向下挖出大坑,然后在大坑的四壁挖掘窑洞,有如一个地下的村落。这种窑洞式住宅还保留了早期穴居的形式。其优点是建造技术简单,节省建筑材料,保温较好,冬暖夏凉,所以一直被沿用了下来。
4.碉房
在西藏、青海、甘肃及四川等省市自治区的藏族大多用这种形式的住宅。因它由巨大的石块砌墙,门窗较小,外观坚固厚实,俗称碉房。其内部以密梁构成楼层和屋顶,高二、三层不等,而以三层为多。底层为牲畜房及草料房,二层为卧室、厨房、储藏室等,三层则为经堂、晒台、厕所等。此种房屋保温性强,外观朴实。
5.干栏式住宅
在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岛等南方地区,因气候炎热,雨水较多,空气潮湿,为了通风防潮以及避虫蛇之害,很多地方用了下部架空的干栏式住宅,俗称之为吊脚楼。其下部空敞部分往往作为牲畜和堆积杂物之所,上层前为廊及晒台,后为堂屋与卧室。两层之间有楼梯上下。此种住宅的结构大多为木构,不仅梁柱,连墙壁也以木板装制。有的高达三层,十分壮观。在广西、云南傣族的住宅中,以竹为楼,也作干栏式,不仅梁柱以竹构架,连墙壁也以竹编而成,俗称竹楼,显得轻巧美观。
6.井干式住宅
这种住宅用木材层层叠构为四壁,形如井状,故称作“井干式”,仅见于云南和东北一些森林地区。它的形式比较简单,仅一间或两开间,偶有二层者。
7.土坯房
在新疆吐鲁番、喀什、和阗等地区,有用土坯外墙、木架、密肋结构的房屋。前廊列拱,开朗明快。因气候乾燥炎热,一般不开窗,而用天窗光。在拱廊、墙面、壁龛、火炉、天花等处的砖木部分,常有精美的雕刻、绘画装饰。
此外,在广东、福建还有大型的高层圆楼、方楼形式的集居围房、水上住宅等,都是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和民族生活习惯所形成的,充分反映了中国多民族国家丰富多的生活方式。
九、城市规划与城防建筑
城市是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被称作人类文明的焦点。城市还是各种类型建筑物荟萃之区,它本身即是一个建筑的综合体。中国城市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已经有了城市的雏型。史书上记载,夏有万邦,这个“邦”就是一个个小城堡。在河南登封发现的公元前两千年前的一处小城遗址,就是这时期的遗迹。
正因为城市是一个综合体,是各种建筑类型汇集之地,如果没有周密的建筑规划,就会杂乱无章,相互扰乱,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各种活动的需要。所以中国很久以前就已经有了城市规划。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在公元前一千年前就有了完整的城市规划理论。公元前5世纪左右成书的《考工记》上,专门记载了周初(前11世纪)关于城市规划的内容。书上说:“匠人营国(国指都城),方九里,旁三门。国中(城内)九经九纬,经涂(涂即道路)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两千多年来,这一城市规划的理论不断在各个朝代的都城建设中得到体现。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就是反映这一王都规划理论的例证。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与这一理论相对应的、按照自然地形布局的城市规划理论,即《管子》一书上所记的:“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这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城市规划的理论,由于适应中国广大地区不同自然环境的需要,在两千多年来的城市建设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用。
中国的许多古代城市,一直被沿用下来,成为今天的历史文化名城。经过调查研究和评审,院已公布了第一、二两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单,有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大同、上海、重庆等62座。也有不少在历史上曾经是重镇名都,但早已成为废墟遗址了的古城,如西周丰镐、洛邑,郑州商城、安阳殷墟,春秋战国时期的齐临淄、楚纪南、鲁曲阜、赵邯郸、燕下都以及秦咸阳、汉长安、隋唐长安、宋东京、南诏太和城、辽上京、中京等等。这些古城遗址不仅反映了历代城市规划的情况,而且遗址内容丰富,反映了历代人民生产、生活和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在学术研究上有很高的价值。许多古城遗址也由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不少的历史文献和图画也反映了古代城市的面貌。如一幅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东京部分街市繁华景象的写照。
自城市出现,就产生了城防的问题。中国古代城市,从天子的帝京到郡、州、府、县以及一些镇、乡都有城墙和护城河。城墙上有城门、城楼、角楼、墙台(亦称马面)、敌楼、宇墙、垛口(亦称雉堞)等防御工事,构成了一整套坚固的城防体系。我国古代的城垣建筑,不仅工程坚固,而且具有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险固的城墙,高耸的城楼、宽广的护城河(亦称城濠或隍)显示出雄伟森严的气势。现在保存较为完整的城墙有辽宁兴城、湖北江陵、山西平遥、福建诏安、广西永福等处,尤其以陕西西安城墙规模最大而又完整。它是明王朝初期封藩秦王的城郭,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的城垣,如山东蓬莱戚继光所筑备倭水城,是用以操练水军和停泊战舰以防御倭寇入侵之用的。还有北京卢沟桥头的明代“拱极城”,是专为防守卢沟桥的桥头堡(现称宛平城,是民国时才将县署移此的)。其布局也与一般城市不同,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我国还有一项特殊的城防工程,即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它自成一套完整的城防体系,修筑时间之久,规模之宏大,世界罕有,因此在很久以前就已被列为中古的世界7大奇迹之一。长城始建于公元前七世纪前后的春秋战国时代。当时诸侯争霸,为了互相防御,便在各自的领地上,根据防御的需要筑起了高大的城墙。由于这种城防与京城、州郡等的城墙不同,它的周圈不封闭,而且很长,动辄上百里、上千里,所以称之为长城或长墙、长垣。长城自公元前七世纪前后开始修筑以来,到17世纪才基本停止,延续修筑了两千多年,总共有二十多个朝代和诸侯国家修筑过长城。若把每次修筑的长城长度相加起来,大约有十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的长城都超过了1万里,所以被称之为万里长城。现在有16个省、自治区保存了不同时代长城的遗迹。长城不仅是一道万里长墙,而且是由千百座雄关隘口、城堡墩台所组成的严密防御体系。它凭借着上万座峰火台,以白天燃烟、夜间放火的方式,把万里防线的军情迅速地传递到附近的郡、县、州城和关防卫所,直到王朝的首都。在古时以冷兵器为主要作战武器的情况下,长城确实发挥过很大的防御的作用。
长城不仅是坚固的工程,而且在建筑技术与艺术上也有着巨大的成就。远在两千多年前秦始皇修筑长城的时候,军事学家、建筑工匠们就总结出了“因地形、用制险塞”(《史记·蒙恬列传》)的规划建筑原则,使之既能控制险要,便于防守,又能达到节约人力物力的目的。在建筑材料和施工上创造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经验。凡在山岭多石地区就开山取石修筑,若当黄土地带就利用黄土夯筑,就是砖瓦木料也都尽量就近烧制伐取。最令人惊叹的是,在无土无石的戈壁砂滩上,古代建筑工匠和士兵们巧妙地利用了沙漠中所产的红柳枝条和芦苇与砂砾石子相间层层铺筑的方法,建造起高大城墙和烽燧高台。在今甘肃玉门关、阳关附近还保存了这种两千多年前西汉长城、烽燧结构的遗迹。长城挺拔的雄姿、宏伟的气势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为了保护这一历史奇迹,国家早已把全部长城作为文物来保护,并将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嘉峪关、玉门关等处也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甲:绿城人和首胜兴城连胜,黑龙江沈阳陕西等队战平
虎扑9月16日讯 本周三,2020赛季中甲联赛展开第2轮的较量。第一个比赛日中,浙江绿城大胜江西联盛、黑龙江FC战平四川优必选、成都兴城人居小胜北京北体大、北京人和击败苏州东吴、辽宁沈阳城市战平陕西大秦之水、昆山FC与南通支云互交白卷。
浙江绿城 4-0 江西联盛
上半时比赛第8分钟,程进中场斜塞球给到禁区右侧,董宇直接将球横扫到门前,跟进包抄的迪诺不停球直接一脚推射破门,1-0。第18分钟,程进与迪诺配合后杀入禁区左侧,对方匆忙铲抢时将程进放倒,主裁判罚点球,马丁斯主罚打球门中路得手,对方门将没能判断对方向,2-0。半场结束前,策动两球的程进在无对抗的情况下受伤,随后被换下场。
易边再战后第50分钟,绿城队中场展开连续配合,岳鑫左路前插并送出地滚球长传到禁区后点,穆谢奎抢在出击的门前身前接球扫射再下一城,3-0。第61分钟,马丁斯右路分球到禁区,穆谢奎跟上接球,调整好脚步后起左脚劲射打入球门远角,4-0。此后的时间里,穆谢奎还有过几次不错的良机,但他未能上演帽子戏法。最终浙江绿城以四球优势大胜对手,并取得新赛季的首胜。
黑龙江FC 1-1 四川优必选
上半时比赛第39分钟,潘昱辰杀入禁区左侧后小角度劲射,对方门将扑救脱手,范博健果断前插,在皮球落回门前时补射得手,1-0。第56分钟,优必选队在对方禁区前展开进攻配合,阮君中路打门碰到禁区内球员的身体后落到南小亨脚下,南小亨倚住防守球员顺势转身低射破门,1-1。随后的时间里,潘昱辰曾有一脚射门碰到防守球员后击中立柱弹出,黑龙江队错失取胜良机,最终两队战平各取一分。
成都兴城人居 1-0 北京北体大
上半时比赛第18分钟,兴城队利用定位球制造杀机,久尔迪奇头球送出摆渡给刘涛,后者直接射门得手,1-0。下半场比赛,金塔纳劲射破门,无奈左路传中助攻的罗新存在越位,进球也被判为无效。最终成都兴城人居将一球优势保持到终场结束,取得了新赛季的两连胜。
北京人和 1-0 苏州东吴
上半时比赛,两队均无建树,其中罗安东在第20分钟侧勾射门时犯规领到黄牌,为下半时埋下了一颗“定时”。易边再战后第53分钟,罗安东在回防过程中拉倒对手,并因此累计两黄变一红被罚离场,这也是新赛季中甲联赛的第一张红牌。3分钟后,人和队左侧送长传,蒂亚戈得球后推射破门,1-0。比赛尾声阶段阶段,蒂亚戈还有一次颇具威胁的射门命中门框,最终北京人和取胜。
辽宁沈阳城市 1-1 陕西大秦之水
上半场比赛第11分钟,沈阳队获得前场右侧的任意球,皮球开到禁区后,杨健在人群中俯身头槌攻门得手,1-0。半场尾声阶段,杨贺带球杀入禁区,被试图铲抢的伊克洛姆勾倒,主裁判罚点球,杨昊操刀主罚骗过门前打进球门右下角,1-1。易边再战后两队都未能再度取得进球,最终比赛以平局收场。
昆山FC 0-0 南通支云
上半时比赛,双方的进攻威胁不大,没有制造出破门良机。易边再战后,姆拉登有一次颇具威胁的射门被门框拒绝,昆山队逃过一劫。第75分钟,李嘉玮拼抢时腾空跃起,直接踢到了对方球员阮杨的背部,主裁直接出示红牌将其驱逐出场。经过90分钟的鏖战,两队都未能取得进球,最终互交白卷。
中甲联赛第四阶段赛程是什么?
中甲赛程第四阶段是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的第四阶段赛程。
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是由中国足球协会组织的,由国内职业足球俱乐部参加的全国第二级别的足球职业联赛,仅次于中国足球协会。中甲联赛开始于2004年,前身为中国足球甲B联赛。第一届有17支球队参加,实行升降级制度。2020年,中甲联赛扩军至18支球队。
相关如下
2021年9月30日下午,成都蓉城在中甲第25轮中0比0战平陕西长安竞技,目前积55分,落后排名榜首的梅州客家6分。在多赛一场的情况下与武汉三镇同分,暂时以净胜球的优势排名中甲总积分榜第二位。而梅州客家已经提前锁定了第三阶段后,中甲第一的位置。?
中甲第三阶段的比赛在10月5日全部结束,按照中国足协此前的安排,中甲第四阶段将在11月17日-12月24日进行。由于最后一个阶段梅州客家、成都蓉城、武汉三镇、浙江队这四支冲超球队将同组展开竞争,因此这个小组也被视为最关键的“冲超组”。在第三阶段比赛行将结束的时候,不少球迷也很关心第四阶段冲超组的比赛会安排在哪里进行。
按照此前中国足协的规定,本赛季中甲联赛分为梅州、大连/成都、武汉等三个赛区进行四个阶段的赛会制比赛。其中大连/成都赛区的前三阶段比赛都是在大连进行的,成都蓉城是作为大连赛区名义上的东道主参赛。
此前一直有消息称,成都赛区将承办第四阶段一个小组的比赛,所以成都球迷也很关心最关键的冲超组的比赛是否会放在成都进行,但也有消息称,冲超组在哪个赛区进行,将由中甲第三阶段结束后的榜首球队来选择。?
10月1日,有业内权威人士告诉记者,成都已经与中国足协和职业联盟进行了沟通、协调,基本确定将会承办第四阶段的一个小组的赛事,“第四阶段成都会有比赛,届时都江堰凤凰体育场、双流体育中心、城东体育公园以及龙泉驿足球场将作为成都赛区的比赛场地,各队训练将安排在成都足协温江培训基地和兴城足球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