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马斯vs克雷塔罗-普马斯vs帕
61 2024-10-24
1.中国古代秦军和欧洲中世纪的骑兵比
2.亚历山大如果没有走错路,真的到了中国,当时的中国能打赢吗?
3.亚历山大为什么没有攻打中国
中国古代秦军和欧洲中世纪的骑兵比
如果拿秦军和马其顿军队比较的话,相同数量的军队,军力少的情况下秦军不行,但是大规模作战,马其顿军必定要数
但是如果是中世纪的话
中世纪指14世纪以前的一段时间,甚至有些国家(比如法国)中世界达到了15世纪
而秦在公元前,秦朝时候,冶铁在中国还是新生技术,而中世纪的欧洲,冶铁已经达到封建社会也贴技术的顶峰(毕竟相差1000多年)
于是比较秦和中世纪骑兵并不科学,应该比较的是唐、宋或者辽、金军队与欧洲军队的对比,或者是秦和马其顿的对比
秦和马其顿的对比上面说过了,那么我单说唐宋辽金与西方对比吧
从人类学角度讲,唐是继承于北方少数民族鲜卑的文化,唐的军队中重视弓马,拇指环也相应出现(扳指),可以说是依靠轻骑兵配备进展武器与复合弓的突进式进攻,这种军队特点就是机动性强,适合突击和迅速转移,唐代步兵的防御方式基本上是盾,而且一般是中型、大型盾(中国历史上没有过大量装备小型盾的军队),而除贴身护卫,极少出现超大型盾
骑兵稍有盔甲,之所以说稍有,是因为唐代的盔甲尚且是鳞片甲与锁甲的组合,而同时期的欧洲,已经出现板甲的雏形,而且已经在骑士中大量应用,步兵也出现了厚重的板甲与锁甲的结合体(称为达尔马提亚盔甲,是由大片钢板像鳞片甲一样组合而成的铠甲),在盔甲上,中国落后了一个时代
可是盔甲的不可靠却带来了机动性的显著提高,于是真打起来,擅长弓马的唐朝军队在广袤的土地上几乎没有败的可能(唐是中央集权制,而同时期的欧洲确是分封制)
可最终唐朝军队不是战无不胜的,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为一亿次战争中,唐朝败给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原因就是对方在保证机动性的前提下,有效加强骑兵的保护措施,设计精良的武器又有效增加杀伤力,这就是著名的骆驼弯刀(马与骆驼混编的骑兵部队)(首先骆驼的速度并不比马慢,而且骆驼更高大,其对骑兵的优势就相当于骑兵对步兵,弯刀设计保证触面小,触面小压强就大,最终结果就是伤口深、创面大)
宋、辽、金时期,中国军事发展到另一个高度,当然并不指宋,宋朝比起唐朝甚至是倒退了的
在冶金技术明显领先于同时期东亚各地区的辽国出现了重装骑兵,虽然比起欧洲来说,这些骑兵的盔甲最多算是中型,但事轻便耐用而且设计精巧的盔甲加上每个骑兵两匹马以上的装备量,保证了骑兵部队集体行动的机动力,而除复合弓外长枪、大刀、锤也都成为普遍装备,这就保证了与重装骑兵对抗时不会明显吃亏
同时期的欧洲,板甲技术已经成熟,而且出现了带有活动关节的全覆式铠甲,在正常的拼杀中,骑士和拥有同样铠甲的步兵很难被杀,打好几个月没一个人的状况也时有出现,但是这样的装备给机动性带来不可逆的损失,在黑山战役中,重型盔甲的德国军队所向披靡,而最终在一次大雨中,全军陷入泥沼,被南斯拉夫军队用小匕首解决掉了好几万人
注:十字军东征时候,红胡子非烈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非列特大帝)就是喝醉酒以后执意穿着盔甲下水冲凉,在浅水中陷入淤泥淹的
亚历山大如果没有走错路,真的到了中国,当时的中国能打赢吗?
当时的中国
亚历山大执政时期,放到我国古代相当于东周末年,不过那个时候的周朝已经脱离了对全国的统治地位,各路诸侯割据一方,我们通常把这个时候称为春秋战国时期。
而且,在此时,两大诸侯国魏国和秦国正在积极变法,魏国公孙衍发起的是?五国相王?运动,而秦国则在历经商鞅变法,他们的军事力量得益于变法都有了很大提高。
特别是秦国,随着军事力量越来越强,它的野心也越来越大,趁着魏国势力逐渐衰弱后,它慢慢的将势力渗透出了函谷关,蔓延到了东方六国的地盘之上。
史书有详细记载秦国的蔓延过程中,我们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而在这其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当时秦军的战斗力相当之强,毕竟在这个过程中被秦军消灭掉的六国军队可以说是超过了百万。
亚历山大的军队
看了当时的中国,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亚历山大这边。大家都知道,亚历山大大帝的统治力在世界历史上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英年早逝的客观因素注定让亚历山大没有再继续东进,到达东方的中国。
不过虽然没有打到东方来,但当年亚历山大手下的军队战斗力可是不容小觑的。虽说亚历山大手下的军队规模不大,仅仅只有不到四万人?其中三万还是重步兵,骑兵更是不到一万人。
但是亚历山大历经的战役,却是很有含金量的,比如在伊苏斯战役之中,亚历山大率领的3.5万人马对波斯大军12万,结果十二万波斯大军却被亚历山大这3.5万人打的惨败。
孰强孰弱?
如果说亚历山大当年没有英年早逝的话,率军东征来到了中国,那个时候,亚历山大面对的最强大最可能碰到的对手莫过于在战国时期号称?虎狼之师?的秦军了。
为何这样说呢?首先最强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若亚历山大的军队真的到了我国境内,肯定也是在七雄的西边,而秦国的地理位置恰恰是在我国的西边。
那么,面对强大的秦军,亚历山大真的能够成功击败秦军吗?事实上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真正和秦军交火的话,亚历山大或许根本没有胜算可言,除非秦军站在那里等着亚历山大和他的军队来屠杀。
很多人都知道亚历山大手下那三万多军队之所以战斗力强大,是因为马其顿方阵的原因,这种方阵似乎让整个亚历山大的军队坚固无比,可守可攻,两个方面都非常有优势。
即便当年秦国的?虎狼之师?以同等数量对抗亚历山大的马其顿方阵的话没有胜算,但是换成数量更多的秦军就不一定了。
毕竟秦军的数量足足有亚历山大军队的二十倍之多,虽然不可能把这么多的军队全部用来对抗3.5万人的马其顿方阵,但是抽出十万来还是非常容易的,而且秦国铁骑可不同于波斯军队,战斗力根本不是波斯军队能够相提并论的。
除此之外,我国西部多山地地形,马其顿方阵太过于依赖于地形,说好听点可以说它是因地制宜所产生的一类战术,但它受制于地形同样也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即便要亚历山大东征,长途跋涉来与秦军交战,体力与补给一直充足,但受制于山地地形的他们,如何布置出以前那般威力的方阵呢?
情况会是怎么样呢?应该是一布置,一冲锋,阵法不出意外的话,就散了。而散了的马其顿就像无头苍蝇一样,有时候甚至不要秦军大部队出马,他们或许自己就自乱阵脚了。
为何这样说呢?因为马其顿方阵中的士兵的武器多为长矛,长矛虽说容易杀敌,但也容易误伤队友。如果是有阵型的话那还好,因为矛与矛直接都有适当距离,但若阵型乱了,误伤就相当容易了。
马其顿方阵如果在平原之上,这种组织模式的正面冲击力确实是强大,几乎无人能与之交锋,但在其他地形之上就不一样了。
因此,综上可以看出,亚历山大的军队不会是当时中国的对手,马其顿方阵也会被轻易破解掉。
亚历山大为什么没有攻打中国
亚历山大为什么没有攻打中国:可能亚历山大根本不知道有中国的存在,还有战争持续时间久战士们已经厌战。
希腊人曾经到过大西洋,他们以为大西洋就是世界的最西边。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期间,最远到达了印度洋,因为看见了海洋和陆地,因此亚历山大认为印度洋便是陆地的最南端。亚历山大根本不知道东边的尽头就是中国,所以亚历山大没有攻打中国。
将士厌战是亚历山大东征为何不打中国的第二个原因。当亚历山大率军从马其顿出发时,他们几乎一无所有。当大军征服印度后,每个将士已经是腰缠万贯的大富翁。因为思念家乡,亚历山大将士无心恋战。虽然亚历山大劝说将士们继续东征,但是将士们坚决反对,于是亚历山大终止了东征之旅。
亚历山大东征线路介绍:
亚历山大在历史上还是有一番作为的,有些人对亚历山大非常敬佩,也有些人说亚历山大狼子野心。不过这些东西是后人评说的,亚历山大的一生算的上非常辉煌。亚历山大的东征时间是在公元前334到公元前324年。当时的亚历山大是马其顿的国王,亚历山大东征路线就是亚历山大当时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
亚历山大东征路线非常丰富,而且历经了非常长的时间,一起经历了10年的光阴。在公元前4世纪的时候,亚历山大就已经打下了希腊的各邦。在前334年的时候,亚历山大开始了东征的路线。第一个国家就是东方的波斯国。从波斯国开始,亚历山大先后打下了埃及,小亚细亚还有两河流域这些地方。十年的时间亚历山大建立起了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