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联赛规程-中国足协联赛规程最新

tamoadmin 2024-09-20 09:00

1.为什么中国队那样弱,举办比赛还叫中超联赛

2.中国足协D级教练员有什么用

3.足协判大连人违规使用U23球员,广州城收获3分

4.中国足协杯16进8打几回合

5.「深度解读」从U23新规定看足协急需科学决策优化机制之迫切性

为什么中国队那样弱,举办比赛还叫中超联赛

中国足协联赛规程-中国足协联赛规程最新

当初阎世铎在中国足协任职时进行的改革

《2003年全国足球甲级队联赛规程》中规定:2003年赛季结束后,2002年与2003年联赛名次将进行“捆绑”。2003年赛季结束后,“综合名次”列甲B联赛最后一名的球队降级。

虽然在这项规定中没有明确中超的参赛队数,但是由于甲B只有一家降级,倘若甲A只保留10支球队参加中超联赛的话,加上乙级联赛2个名额,未来的中甲将会膨胀到20支球队,显然很不现实,这样中超在10支球队基础上的扩军就是必然。昨天晚上,一位与会的足协官员证实了中超已经确定12支的传闻。他表示,“其实早在前一阶段,赞助商谈赞助合同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确定了中超参赛的数量,只是没有宣布而已。”

中国足协D级教练员有什么用

持D级证书者,可从事青少年足球培训。

目前亚足联的等级教练员培训制度分为职业级(PRO)、A级、B级、C级四个等级,D级和E级是中国特有的级别,D级是中国足协和亚足联根据中国国情而设定的一个级别。

E级是足协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民间足球,6个级别的课程,必须从最低的E级开始,不得越级报考。并且在A级之后,还会有专业方向,如守门员教练、体能教练培训。

中国足协规定,D级证书有效期限也为四年,持有教练员证书的教练员,如果在有效期内不参加继续培训或上一级别的培训课程,证书则失效。

D级教练员主要是为中小学和基层培养足球教练,报名条件相对宽松,对象一般是体育教师、体育院校毕业生、退役足球运动员和足球爱好者。获得D级证书后,才能继续考高级别的证书。

扩展资料:

中国足协改革调整方案

1、改革足协内部管理架构

为加强青训工作,在原有青少部基础上,新成立男足青训部和女足青训部,为加强对职业联赛的分级管理,拟将原有的执行局拆分为中超联赛部、中甲联赛部、中乙联赛部三个新部门,将成立法务部,严肃查处赛风赛纪问题。

2、面向社会招聘专才

面向国内外招一批足球竞赛、训练、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担任青训总监、竞赛主管、裁判主管等职务,并将于明年开始试行中国足协与中超俱乐部、会员协会之间互相选派工作骨干到对方进行挂职锻炼的双向人才交流培养制度。

3、对俱乐部财务监管

成立准入审查部,并引入第三方审计公司,进一步加大对俱乐部账务的审查监管力度。新赛季继续实行引援调节费制度,严厉打击签订阴阳合同等违规违法行为。

4、裁判工作改革

2018年开始,每轮联赛都有的邀请国外高水平裁判员来中国执法,同时选派我国优秀裁判员赴国外联赛执法,通过双向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国裁判员业务水平,推出职业裁判制度,建设一支职业裁判队伍。

5、建立健全五大青训体系

建立健全“俱乐部职业青训体系、省市体育局青训体系、城市青训体系、体教结合校园青训体系、社会青训体系”五大青训体系。

6、布局国际、国内两类青训中心

建立一批由中国足协主导、国内统一标准的青训中心和两大国际青训中心(欧洲和南美),选送国内优秀青少年球员出国训练和比赛。

7、突出青超联赛为青少年竞赛体系的核心地位

继续实施主客场赛制和单年龄段设置,推进校园足球队伍与职业U系列队伍同场竞技。各俱乐部的青训梯队在参加自己比赛的同时,也都要参加青超联赛。

8、深化教练员培训制度改革

下放D级教练员培训权给地方足协,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成立中国足球教练员学院;加大教练员培训力度,扩大讲师队伍,增加培训频次。

9、完善运动员联合机制补偿与培训补偿制度

成立注册管理部,进一步严格球员注册、转会制度,对拒不执行补偿政策的俱乐部依据规定进行严厉处罚(如可以进行罚款、扣除联赛分红、扣除联赛积分、减少转会名额、限制球队球员报名数量、取消准入资格等)。

10、推动俱乐部名称中性化

各俱乐部要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逐步优化股权结构,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逐渐实现俱乐部名称的中性化和非企业化。

11、加大扶持女足重振“铿锵玫瑰”

普及校园女足,完善青少年培养体系,改革女足职业联赛,提高女足队员的保障和待遇,加强女足国家队建设。

实施以“男足带动女足”、“男足反哺女足”的发展战略;对发展女足的职业俱乐部给予一定的特殊政策,以职业联赛带动女足发展。

12、2018赛季中超、中甲联赛、中国足协杯赛外籍球员、U23球员出场相规定

11名首发球员中至少有1名U23球员。

外籍球员的累计上场人次,中超联赛为不得超过3人次,中甲联赛为不超过2人次,中国足协杯赛中不同级别联赛球队之间的比赛,外籍球员每场报名上场规定按低级别联赛的规定执行。

如违反以上规定的球队,该场比赛按弃权处理,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还将视情节对该俱乐部做出进一步处罚。

13、冬季注册转会期继续执行收取引援调节费

在2018年两次注册转会期内,引入外籍球员资金支出未超过4500万元人民币/人、引入国内球员资金支出未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人的相关俱乐部,不需缴纳引援调节费用。

14、港、澳、台地区球员参加职业联赛有关规定

每个中超、中甲俱乐部可以同时注册、报名不超过1名“港、澳、台本土球员”(守门员位置除外),其转入球员占用俱乐部当赛季国内球员转入名额。

在中国足球协会办理注册、报名手续时,港、澳球员凭“回乡证”、台湾球员凭“台胞证”办理。

15、职业俱乐部训练基地

训练基地应当达到至少四块标准足球场,其中一块为符合标准的人工草皮球场、一块带灯光设施。训练基地内应有各类功能用房,能够满足俱乐部各级球队的使用。

本俱乐部一线队和各级梯队不实际使用的,不认定为俱乐部的训练基地。

16、职业俱乐部梯队建设

2019年,中超、中甲俱乐部具备U19、U17、U15、U14、U13梯队,并参加中国足协举办的中超俱乐部、中甲俱乐部精英梯队联赛及其他中国足协举办的比赛。中乙俱乐部具备U17、U15、U14、U13梯队,并参加中国足协举办的正式比赛。

17、关于精英梯队联赛的有关事项

2018年中超、中甲精英联赛将分为U19联赛和U17联赛。U19、U17联赛以分站循环赛的办法进行,全年各进行5个阶段比赛,每个阶段各分为4个赛区,每赛区4队进行双循环比赛,每队全年共比赛30场。精英联赛拟定在2018年3月至11月进行,具体赛程安排将同竞赛规程在2018年初下发。

人民网-中国足协职业俱乐部工作会议说了啥?17条干货在这里

足协判大连人违规使用U23球员,广州城收获3分

足协判大连人违规使用U23球员,广州城收获3分

 足协判大连人违规使用U23球员,广州城收获3分,之前,中国足协公布了2022赛季中超、中甲U-23球员相关政策,每场至少保持1名U23在场,足协判大连人违规使用U23球员,广州城收获3分。

足协判大连人违规使用U23球员,广州城收获3分1

 开局八连败的中超广州城俱乐部收获了3分,但这三分来得实在曲折。

 北京时间7月6日,中国足协进行中超俱乐部会议,就外界关注的大连人和广州城比赛中发生的U23球员换人争议做出裁决。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中国足协给出的官方结论是——按照规则判大连人弃权,按照0-3计算。这也就意味着,原本0-2输球的广州城3-0赢下比赛,八连败的广州城也拿到了3分。

 广州城俱乐部向足协抗议。

 事情发生在6月8日晚,中超第2轮大连人2-0战胜广州城,取得新赛季首胜。但广州城俱乐部赛后致函中国足协,抗议大连人未按联赛规程使用U23球员,申请判罚大连人本场比赛弃权。

 广州城在抗议函中写道:“比赛进行到第67分钟时,大连人进行换人调整,球员吴伟(非U23球员)换下场上唯一U23球员黄嘉辉,比赛进行到第69分钟时,大连人再次进行换人调整,U23球员王腾达、赵健博被替换上场。”

 “因此,在球员黄嘉辉被替换下场至王腾达、赵健博被替换上场期间,大连人在场上无U23球员。”

 根据《2022年中国足球协会规程》第十条第九款:“每场比赛中,每队至少保持1名U23球员(199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非港澳台的国内球员)在场上,受伤离场且换人名额或替换程序已用完、被红牌罚下等原因除外;U23球员减免及补偿政策,以中国足球协会相关通知为准。”

 “俱乐部如违反相关规定,该场比赛按弃权处理,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还将视情节对该俱乐部作出进一步处罚”。

 根据相关报道显示,大连人队的'单欢欢今年随U23国足在海口集训期间受伤。根据足协4月25日发布的一则通知显示,“各中超、中甲俱乐部,如有球员入选U23国家男足,在球队备战集训、参赛及防疫隔离期间,相关俱乐部可不执行U23球员出场政策”。

 补充条款包括“俱乐部被征调的U23球员在征调期内出现伤(病),经国家队队医检查并报中国足协批准后,球员返回俱乐部,在伤(病)治愈前,仍视同被征调球员。”

 但根据广州城俱乐部官方申诉显示的信息,本场比赛开始前,中国足球协会并未通知大连人俱乐部可享受U23球员减免及补偿政策。

足协判大连人违规使用U23球员,广州城收获3分2

 7月6日下午,中国足协对中超第2轮大连人2比0广州城U23争议有了结果,最终大连人被判弃权,0比3告负,广州城拿3分,这也是广州城本赛季的首个积分。

 中超第2轮大连人vs广州城比赛中,第67分钟大连人进行换人调整,大连人的5号球员吴伟(非u23球员)换下场上唯—U23球员黄嘉辉。2分钟后,大连人再次进行换人调整,U23球员王腾达、赵健博被替换上场,分别换下了商隐以及阎相闯,因此出现了两分钟大连人场上无U23球员的情况。

 之前,中国足协公布了2022赛季中超、中甲U-23球员相关政策,每场至少保持1名U23在场,而减免政策的具体规定为:各中超、中甲俱乐部,如有球员入选U23国家男足,在球队备战集训、参赛及防疫隔离期间,相关俱乐部可不执行U23球员出场政策。

 大连人出现了两分钟场上无U23球员的情况,大连人方面认为因单欢欢在U23国家队受伤,因此大连人可享受U23减免政策,但中国足协未表示确认,足协此前公开确认享有这一豁免规则的只有山东泰山。

 事后,广州城方面抗议大连人未遵循U23规则,应判其弃权,“本场比赛开始前,中国足球协会并未通知大连人俱乐部可享受U23球员减免及补偿政策,因此,我俱乐部对大连人未按联赛规程使用 U23 球员提出抗议,现特向贵协会申请按中超联赛规程判定大连人该场比赛弃权。”而大连人方面则表示,大连人U23政策有豁免,因为单欢欢3月在U23国家队集训时受伤。

 最终,在今天足协的会议上,中国足协综合规则及各类证据材料,最终公布了结果,那就是本场比赛最终足协判定大连人弃权,被判0比3告负,广州城收获3分。那么原本赛季双杀广州城的大连人对阵战绩变为1胜1负,同时此前未获一胜的广州城收获了本赛季他们的第一场胜利。

 也就是说,前8轮战罢,广州城的战绩变成了1胜7负,凭净胜球优势升至积分榜倒数第二的位置,而大连人变成了1胜4平3负位列第13位。

足协判大连人违规使用U23球员,广州城收获3分3

 大连人与广州城已经结束了本赛季的两次交锋,大连人两战分别以2-0和3-0双杀了广州城,同时这两场比赛也是目前大连人仅有的两次胜利。不过双方第二轮联赛第一次交锋时,却留下了争议。

 大连人在场上有2分钟的时间是没有U23球员的,这一情况正常来说已经违反了足协的U23规定,即场上必须要有一名U23球员在场,除非有U23豁免权。赛后广州城也向足协反馈,声称大连人违规要求足协按照0-3予以判负。

 这场比赛结束后大连人提出了自己的理由,首先球队的U23前锋单欢欢因为在U23国足受伤,所以他们认为应该享有豁免权,但是足协发布的豁免名单中只有山东泰山,所以大连人并不适用这项豁免权。

 之后大连人解释换人请求是同时发出的,但是裁判却将因伤下场的U23球员先换了下来,导致另外的U23球员在第二次换人中才登场,所以这个问题也有裁判的一定原因,所以不应该被判弃权。

 足协紧急召集中超俱乐部负责人开会,主要内容除了恢复主客场制同样也要讨论关于大连人和广州城这场比赛的争议。最终在会议上足协结合U23规则以及当时现场的实际情况,给出了最终的判罚结果,出人意料的判罚大连人弃权,比赛按照0-3判负,当时大连人2-0广州城的赛果被推翻。意味着大连人被剥夺3分,广州城增加3分。

 广州城此前在联赛中8战全败,惨遭0分垫底,而大连人刮起压着打风暴,8战2胜4平2负积10分,算是超水平发挥了。如果按照足协的判罚结果,广州城积分上涨3分同时依靠净胜球压过河北一头,排名上升一位来到倒数第二位,而大连人扣除3分增加3粒失球数减去2粒进球数,排名下降位第13位。

 至此大连人与广州城的争议算是告一段落,不过相信大部分球迷对这个处理结果非常不认可,认为广州城倒数的3分胜之不武,大连也被欺负了。不过既然事情依然如此,心还是要放宽,大连人俱乐部被欺负,就把劲儿都使到场上去,一分一分在争回来,这才是最好的回击。

 接下来对于恢复主客场制,大连方面仍然表现出了以德报怨的态度,全力支持足协恢复主客场,并欢迎其他球队将大连选做中立场地或者赛区。

中国足协杯16进8打几回合

足协杯16进8是打一个回合,单淘汰赛。半决赛和决赛是主客场两个回合。

参考2015中国足球协会杯赛规程

一、大排名:

(一)涉及相关赛事的层次排序依次为:中超联赛、中甲联赛、中乙联赛、业余联赛、中国足协杯资格赛;

(二)中超、中甲、中乙参照上赛季最终排名,中国足协杯资格赛晋参照本年度资格赛成绩确定排名;

(三)上赛季中甲联赛升级球队排在上赛季中超联赛降级球队前,上赛季中乙联赛升级球队排在上赛季中甲联赛降级队前。

二、第一轮比赛:中乙联赛12支球队、业余联赛12支球队、中国足协杯资格赛8支球队共32支球队参加。用抽签方式确定主场及对手。本轮比赛为单场淘汰,共16场比赛,获胜16支球队进入第二轮。

三、第二轮比赛:共32支球队参加。第一轮比赛获胜队直接按既定的签位落位主场,中甲16支球队抽签落位确定比赛对手;本轮为单场淘汰,共16场比赛,获胜的16支球队进入第三轮。

四、第三轮比赛:共32支球队参加。第二轮比赛获胜队直接按既定的签位落位主场,中超16支球队抽签落位确定比赛对手;本轮为单场淘汰,共16场比赛,获胜的16支球队进入第四轮。

五、第四轮比赛:上轮获胜16支球队根据既定签位直接确定比赛对手,单场淘汰,共8场比赛,获胜队进入第五轮。

六、第五轮比赛:上轮获胜8支球队根据既定签位直接确定比赛对手,单场淘汰,共4场比赛,获胜队进入第六轮。

七、第六轮比赛:上轮获胜4支球队根据既定签位进行半决赛。半决赛为主、客场淘汰赛,最终获胜的球队进入第七轮。

八、第七轮比赛:进入决赛的球队进行主、客场两回合比赛,决出冠、亚军。

九、如有球队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比赛,则按照抽签对阵情况,与之对阵的球队将自动进入下一轮比赛。

参考资料:

://baike.baidu/link?url=bwKi5J9qrXAZAHhB7Snsd9dGxK0uUSNMUMEdRxHHg9GbQjJKdV7qOCWW5jD_Hb1liIsIjn1psaXq-ygIMnRHtCL2UTs_0EFi8qyK11h7nrhRuTl2DRMmYzChc3H5Rpa4eZIKBZXgjufM6b4iWyREjnpjreKrAxLUdG3kzyHRZ9rOczhM8UPxj5DhGbo8ZXL6#4

「深度解读」从U23新规定看足协急需科学决策优化机制之迫切性

昨天(18日),中国足协中国足协正式向中超各俱乐部下发了“ 关于调整《2019中超联赛规程》相关条款的通知 ”。通知的核心内容就是U23球员、外援出场名额的调整, 从中超第16轮开始,每场比赛场上的U23球员始终不少于1名,而同时上场的外籍球员不得超过3人也就是可以用外援换外援 。放在以往,在联赛赛季中期对整个竞赛规程进行调整,或许又会引起各界的强烈反弹或反对,毕竟 游戏 进行了一半之后,突然改变规则,显得很不严谨、严肃。但 这一次,从传言流出到最终正式下文,这几个新的调整举措反而是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其中的反差或许很值得深思

1、U23政策原来的执行与出发点相悖

在最新的《通知》中,中国足协围绕着U23球员的规定,调整为“ 每场比赛,场上的U23球员始终不少于1名(受伤离场且换人名额已用完、被红牌罚下等原因除外),如俱乐部队报名球员中有被各级国家集训队征调的U23球员,可不执行U23球员政策 。”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调整,很重要一点就是今年以来,中超、中甲联赛中有关U23球员的使用之混乱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过去,U23球员进入首发阵容中,打了几分钟之后便被替换下场,这是一场常态,只是U23球员首发出场的时间越来越短而已,就像今年第13轮天津天海主场迎战河南建业队时,22岁的文俊杰首发出场之后,仅仅55秒就被裴帅替换下场,更是创造了中超联赛的一项“奇葩”纪录。而更为荒谬的是,U23的守门员身穿场上球员的球衣也在最后时刻“混”出场了,目的就是满足原先规定中的“每场比赛,每支俱乐部队11名首发球员中至少有1名U23球员、U23球员的实际累计上场人次不得少于3人次”这样的要求。而 所有这些,与当初推出“U23政策”的动机与出发点,已经完全背离了

当初“U23球员”的规定重新出现在国内职业联赛时,其初衷和目的恐怕无需质疑,就是希望能够给本土的年轻球员以更多的锻炼和比赛机会,培养自己的本土球员,以便更好地让年轻球员进行成长。而且, 实施几个赛季以来,整体来说,还是有不少U23球员经过联赛的锻炼已经成长起来,效果还是有的 。当然,在各俱乐部的具体执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乱象,不能因为这些乱象的出现,就将其归结为U23政策有问题。

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的职业联赛在实施与执行U23政策,近邻的韩、日,西亚的卡塔尔、巴林,中亚的乌兹别克等国,最近几年来都开始陆续执行U23规定,笔者曾多次撰文进行过介绍,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而对于国内联赛如何更好地执行U23政策,舆论、媒体也曾无数次提出过合理化的建议。但是, 这样的政策为什么在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足球联赛中始终能够很好地得到实施与贯彻,可到了中国足坛,就出现如此多千奇百怪的“乱象”? 说到底,恐怕根本原因还是问题出在相关的管理部门。

2、上有政策下游对策的又一具体实例

当今的中国 社会 ,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象,即所谓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众所周知,当初“U23政策”的出台并不是中国足协的本意,而是来自更高管理部门的意见。作为更高一级管理部门,提出增设“U23政策”,目的就是前面所提到的, 希望能够遏制国内联赛中“一切靠‘钱’来解决”的不良倾向,希望能够培养自己的本土球员,尤其是U23年轻球 员。

而且,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作为更高一级管理部门,更多地只是提出一个原则性的东西。这就好比《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是中国足球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纲领性的文件,仅仅只是诸多原则性的东西,而具体到某一个问题、某一个实际情况,需要具体的执行者根据这个《方案》中的原则以及相关精神,拿出更有效、更具体、更切实可行的方案与举措,来解决中国足球的具体而现实的问题。所以, 《方案》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具体到所有每一个细节,更多的细节其实应该是由执行部门进行研究,从而更“接地气”地去执行,并最终贯彻与落实《方案》精神

但是, 因为这个U23政策不是由中国足协这个层面提出的,甚至涉及到某些人的某些具体的利益 。于是,为了让外界看到“U23政策”是“有问题的”、“不合适的”,因而,在拟定这个规定的“细则”过程中,故意留出太多的破绽与漏洞。所以,最近两三年来,我们在中超、中甲联赛中看到了那么多的“乱象”。面对这些“乱象”,相关的管理部门似乎就可以有推卸责任的理由了:“这些政策我们也不想出台,没有办法,上面有要求,我们能怎么办?”其最终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证明”给外界看:“ 你看看,领导外行,提出了这些可笑而不合理的要求。

这就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整个过程中,相关方面并不是积极地取补救举措,仅仅只是被动地机械执行,甚至任凭乱象泛滥。

3、中国足球重振科学决策与优化机制!

当初“U23政策”规定匆忙出台,“漏洞”其实就业已存在了,如果还有印象的话,辽宁队当年参加中超联赛的第一场比赛就闹出了“笑话”。但过去了这么长时间,缘何漏洞始终未能及时修正?而这一次,中国足协的通知下发后,很快就得到了积极的反馈,这一方面源于充分征求了各地方俱乐部的意见,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一种“决策修改”,也就是 整个过程受到了积极的反馈,敢于对过去的不合理的东西通过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程序进行调整,有勇气面对自己过去所出现的失误 。这其实才是这次U23与外援调整通知背后更值得肯定之处。

笔者不敢保证,这次调整后的规定与细则在未来的执行过程中就一定不会再存在或出现其他漏洞或“神操作”模式,但这个新规定肯定会令先前出现的一系列“神操作”的“市场”与“空间”大大减小。而且,“ 法律法规永远是滞后的 。”中国足球需要的是能够及时修正,犯错、出错不可怕,可怕的在于不承认出现了错误,甚至任凭错误四处泛滥。一个小小的“U23”问题如此, 中国足球这么些年来那么多具体而实际的问题,如果不是每一个,仅仅只需要一半或者一小半都取如此之态度、“糊弄事”,中国足球也就不可能正常

当前的中国足球,首先需要的就是减少各种“人祸”,需要尽快建立起一个科学决策的机制,同时也更需要决策的修改机制与优化机制,让中国足球的各项规定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才能确保中国足球向着正常而 健康 的轨道前行。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下一篇: 纽波特vs米尔顿预测-纽波特vs热刺结果
上一篇: 半决赛时间表李行-半决赛嘉宾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