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克尔梅决赛悲情-里克尔梅比赛

tamoadmin 2024-07-29 19:58

1.足坛悲情球员大聚会

2.2010世界杯的悲情4星是谁

3.十大骨灰级球星

足坛悲情球员大聚会

里克尔梅决赛悲情-里克尔梅比赛

第10位 罗马里奥 (悲情指数6 感动指数6)

桀骜不逊、性格孤僻、爱惹是非、见异思迁、拈花惹草......,说起"独狼"罗马里奥,那真是一言难尽。不过,正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罗马里奥也有低声下气并痛苦流涕的时候。1998年和2002年,为了搭上世界杯的公交车,94年为巴西夺冠第一功臣罗马里奥,竟然在记者招待会上象一个乞丐那样泪流满面,苦苦哀求主教练将他带进世界杯。可惜 ,扎加洛和斯科拉里的铁石心肠,却让"独狼"的感情攻势变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也许,现在的罗马里奥还在为当初自己的泪水而后悔呢,要知道,这对"独狼"的形象是不可估量的伤害。

第9位西曼(悲情指数6 感动指数7)

古诗有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确,夕阳再美,他也难逃岁月的捉弄,就像西曼。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戏弄了无数的迟暮英雄,当然也包括大卫·西曼,一个39岁高龄的门将。在英格兰同巴西的四分之一决赛中,巴西队的小罗纳尔多一记超远距离的任意球,攻破了西曼把守的大门,并最终将英格兰人送上回家的航班。那一天,西曼哭了,哭得很伤心。曾经坚强得像英吉利海峡两边嶙峋的山崖样的西曼,为自己一个低级的失误哭了。脆弱的肩膀再也不能承受如此之重,英雄徘徊在末路的十字交叉处,隐约之间,静冈空旷的天际响起了西楚霸王的哀叹:“虞姬虞姬奈若何”!

第8位 罗纳尔多 (悲情指数7 感动指数7)

2002年5月5日,罗纳尔多再一次为国际米兰流下了眼泪。此前,在2000年4月12日休战四个月之后重返绿茵场的罗纳尔多,作为替补参加了国际米兰队与拉齐奥队的意大利杯决赛,但是在上场6分钟之后,右膝盖严重扭伤,外星人第一次泪洒圣西罗球场,观者无不为之动容。谁知道两年后,罗纳尔多又哭了。

和拉齐奥的比赛,国际米兰只要赢球,就能夺得近14年来的第一座联赛冠军奖杯。可惜,国际米兰输了;输得很遗憾,但又很正常。被换下场的罗纳尔多,捂着双眼无声的流下了眼泪。的确,饱受伤病困扰的巴西人,第一次距离冠军奖杯如此之近,可到头来却功亏一篑。罗纳尔多的眼泪,是失望的眼泪,是悲伤的眼泪。

不过,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并不被广大球迷和专家看好的巴西队,凭借3R的出色发挥,如愿第五次捧起了大力神杯。科里纳吹响中场哨时,罗纳尔多哭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终于,罗纳尔多高兴地哭了。

第7位 卡萨诺(悲情指数7 感动指数8)

2004年,卡萨诺的眼泪让无数球迷记住了这位罗马队的金童。意大利队小组赛最后一场同保加利亚的比赛中,卡萨诺在最后关头攻入一球使得意大利队2比1领先,欣喜若狂的卡萨诺兴奋地跑向球队的教练席与队友和教练庆祝,他以为自己的进球可以让意大利成功晋级。但是队友们失望的表情告诉了卡萨诺一切,在另外一场比赛中北欧兄弟瑞典和丹麦默契地战成了2比2平,这个让意大利遗憾出局。

比赛结束后,桀骜不逊的“坏孩子”坐在球场上失声痛苦,队友赞布罗塔和托尔多等老大哥都纷纷过来安慰这位意大利的未来之星。

意大利成为了第一支积5分却小组未出线的球队,卡萨诺代表国家队参加的第一次国际大赛也就这样遗憾地结束了。

第6位 内德维德 (悲情指数8 感动指数7)

2003年的欧洲冠军杯半决赛,尤文图斯主场迎战。首回合他们1比2告负,回到主场的尤文凭借内德维德的优异表现以3比1击败晋级决赛,其中内德维德在下半场攻入了本队的第三球。

当比赛进行到第81分钟的时候,内德维德在中场一次无谓的犯规铲倒了的中场球员麦克马纳曼,主裁判毫不犹豫地掏出了黄牌,这样就意味着内德维德将错过决赛同AC米兰的对决。当裁判掏出黄牌的时候,内德维德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懊恼和后悔在捷克铁人的脸上一览无遗,他趴在草地上愣了好一阵才缓过神来。

比赛结束后,尤文图斯的队员们都纷纷庆祝球队的胜利,可是本场比赛的最大功臣内德维德此时却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跪在草地上掩面痛哭。队友都过来安慰他,那一刻全世界的球迷都看见了内德维德的眼泪。最后的决赛,缺少内德维德的尤文在曼彻斯特输给了AC米兰,内德维德在冠军杯上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第5位 范·巴斯滕 (悲情指数8 感动指数8)

郁金香的国度从来就不缺乏天才,比如范·巴斯滕。说到巴斯滕,人们或许更多想到的只是"杀手"、"剑客"、"天鹅舞者"以及1988年欧锦赛对苏联的那记匪夷所思的0度角进球。其实,巴斯滕也是人,一个平凡的人,他也会悲伤、也会流泪。1992年,当伟大的范·巴斯腾的点球被同样伟大的施梅切尔扑出,荷兰德劳内之梦破碎在半决赛的门前之时,英雄泣不成声;1994年,当伤痛的折磨让巴斯滕不得不告别AC米兰、告别橙衣军团、告别绿茵场时,球迷们山呼海啸般的"Basten "让荷兰人双眼噙满了泪水

第4位 加斯科因 (悲情指数9 感动指数8)

爱喝啤酒,并不是加斯科因唯一的受人关注的地方。作为英格兰足球史上有名的中场球员,出众的技术以及良好的大局观,也是加斯科因深受球迷喜爱之所在。不过,这些都难以与加扎的泪水相媲美,"坏孩子"的眼泪也曾俘获了无数球迷的心。1990意大利世界杯,英格兰人一改往昔丑陋单一的战术,在加斯科因的带领下,踢出了漂亮的艺术足球。然而,在半决赛中占据上风的英格兰队,最终还是倒在了德国人最擅长的点球之下。赛后,加斯科因不屈的泪水,感动了所有球迷甚至改变了世界对英格兰的看法。世界杯之后,国际足联正式宣布英格兰俱乐部重返欧洲大舞台。

第3位 马拉多纳 (悲情指数8 感动指数9)

你可以不尊重球场外的马拉多纳,但你却不能不尊重球场内的马拉多纳。精彩绝伦的传球以及出神入化的盘带,这就是上帝赐予阿根廷人的灵感与天才。同样,马拉多纳的泪水,也是那样的永恒,那样的让人难以忘记。90年意大利世界杯,卫冕冠军阿根廷在球王马拉多纳的率领下,一路跌跌撞撞杀进了决赛,与四年前的对手德国队再次相遇。然而,那一次上帝选择了坚强的日尔曼人,一个点球,结束了阿根廷队的世界杯之梦。赛后,马拉多纳哭了,哭得很无助。"我怎么能不哭呢?他们抢走了我的冠军,侮辱我的祖国。"

还是马拉多纳,还是世界杯。1994年美利坚之夏,对于阿根廷足球来说,绝对是耻辱性的记忆。因为,球王马拉多纳被剥夺了比赛的资格。少了精神支柱,阿根廷队就像是孤魂野鬼。在球场外目睹阿根廷被罗马尼亚淘汰,马拉多纳掩面哭泣。电视画面是没有生命的,可正是通过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我永远地记住了马拉多纳——一个爱哭的孩子

第2位 巴蒂 (悲情指数9 感动指数9)

在我的印象当中,剽悍狂放的巴蒂是坚强的,即便是像关云长公一样刮骨疗伤,大概也不会流泪。但那一次,我亲眼看见,巴蒂流泪了。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埋葬了无数英雄的梦想,也埋葬了老巴蒂最后一次代表阿根廷捧起世界杯的心愿。

2002年6月12日,阿根廷VS瑞典,胜者王侯败者寇。尽管贝尔萨在场边如热锅上的蚂蚁,来回丈量着中线到阿根廷替补席的距离,可随着斯文森那道精妙的弧线,阿根廷不得不踏上回家的旅途。出局了,一代球星的世界杯之梦就这样醒了。被克雷斯波替换下场的巴蒂,在场边悲伤的哭了。足球就是这样。也许,正因为有了眼泪,足球才变得更加的完美

第1位 巴乔 (悲情指数10 感动指数10)

1994年的美国玫瑰碗体育场,注定是巴乔此生最不堪回首的伤心地。在那片神秘而又奔放的土地上,意大利人有精彩的演出却也有悲戚的绝唱。神勇的巴乔,率领着意大利队从小组赛一路杀进了决赛;但是,面对罗马里奥领衔的巴西队,意大利人却再也没有能够创造神话。在点球大战中,此前有如神助的巴乔站在塔法雷尔面前,一脚将球射向了看台。巴西人欢呼雀跃,但巴乔唯有黯然神伤;双手叉腰暗自流泪的镜头,定格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变成了记忆的永恒经典.

2010世界杯的悲情4星是谁

从1930年至今,世界杯走过了76年的历史,期间留下了不少令人称奇的规律,迷信其中的人甚至称其为“魔咒”,在这里,我们列举出世界杯历史上最诡异的一些魔咒,看看它们能对今年的大赛带来什么影响。 一、巴西队的礼物 这是世界杯历史上最著名的魔咒之一,其规律是,只要巴西队称雄,下一届的冠军就将是主办大赛的东道主,除非巴西队自己将礼物收回。1962年,巴西夺冠,4年后英格兰本土称雄。10年巴西三夺,14年轮到东道主西德捧杯。1994年巴西在美国夺冠,98年法国在本土一鼓作气首次捧得大力神杯。唯一的例外是1958年,巴西在瑞典夺取了冠军,4年后他们没有馈赠出这份礼物,而是自己将它收回。 按照这一规律,2006年的冠军似乎只有两个可能,要么德国在本土称雄,要么巴西自己将冠军保留,“巴西队的礼物”堪称世界杯至今最神奇的魔咒。 二、德国16年轮回和29岁核心 虽然球队实力不济,但德国人仍然抱有夺杯的希望,一来是本土之利,二来借助于某种心理暗示。“16年轮回和29岁核心”是德国人的希望所在,14年,西德夺取了冠军,队内核心贝肯鲍尔那一年29岁;时隔16年后的1990年,29岁的马特乌斯率西德再度捧杯,2006年,29岁的巴拉克成为了新核心,而2006年距离德国上一次捧杯又刚好是16年。 三、冠军与亚洲队同组 世界杯近20年来,出现了又一个巧合的现象,历届冠军在小组赛中,都会和一支来自亚洲板块的球队同分一组。1986年,马拉多纳统帅的阿根廷以3比1击败了韩国,1990年,西德5比1横扫阿联酋,1998年,法国在沙特身上取得了4个进球,2002年,巴西也以4球击败了中国队。从结果看,在小组赛中遇到亚洲球队,有助于强队寻找状态和信心。 唯一的“例外”是1994年,不过那一年和巴西同组的俄罗斯,70%的领土版图都在亚洲之内。 四、决赛进球者胜 1990年成为了世界杯历届决赛的分水岭,此前13届冠亚军决赛中,参赛两队都能获得进球,但从90年意大利之夏起,决赛中至少会有一队为0,这意味着,在决赛中进球的球队,都将最后捧起冠军,这一规律延续了16年。 1990年,西德队凭借布雷默的点球1比0击败阿根廷,1998年,法国3比0击败巴西,制造了桑巴军团世界杯史上最大的失利,2002年,罗纳尔多独中两元,巴西2比0胜德国捧杯。只有1994年,巴西和意大利都维持了0进球,最终通过点球决出胜负。 五、意大利的AC米兰之咒 自从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以来,还没有哪支球队能在淘汰赛阶段的90分钟里击败意大利队,这一现象延续至今已有16年。1990年,意大利在半决赛中点球负于阿根廷,1994年,他们打进了决赛,点球输给巴西,1998年,意大利又倒在点球点上,不敌东道主法国,2002年,他们则在一场引发裁判争议风波的比赛中,加时赛阶段输给韩国。 要想在淘汰赛中击败意大利,就把他们拖入点球大战,这似乎成了一条百战不殆的规律,在世界杯的历史上,意大利队逢点球大战必败,至今无一例外。而且在最近3次点球大战失利中,还有这样一个巧合:意大利队第一个罚丢点球的都是来自AC米兰的球员,1990年,多纳多尼的半高球被戈耶切亚没收,1994年,巴雷西将点球射向天空,1998年,第一个射失的轮到了阿尔贝蒂尼…… 六、大陆之间的区别 世界杯历史上另一个为人所熟知的巧合现象是,鲜有球队能在自己国家所属的大陆之外夺冠,能打破这一魔咒的只有巴西人。在前17届世界杯中,除了1958年和2002年外,所有冠军球队都来自自己国家所属的大陆,这已经成了“定律”。 相比之下,欧洲球队对地利的要求似乎格外的高,出了欧洲,他们便无能为力。南美球队对地域的依赖性似乎不大,但也仅仅是对于巴西而言,阿根廷的两次捧杯,都是在美洲大陆完成的。 七、欧洲金球奖 自从1956年欧洲足球先生开始评选以来,一条巧合的现象延续至今,凡是应届的欧洲金球奖得主,他所在的球队都无法在接下来的世界杯上夺冠,具体情况如下:1957年西班牙斯蒂法诺、1961年意大利西沃里、1965年葡萄牙尤西比奥、1969年意大利里维拉、13年荷兰克鲁伊夫、17年丹麦西蒙森、1981年西德鲁梅尼格、1985年法国普拉蒂尼、1989年荷兰巴斯滕、1993年意大利巴乔、19年巴西罗纳尔多、2001年英格兰欧文……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除了1958年西班牙及18年丹麦缺席、1986年普拉蒂尼的法国半决赛输给最后亚军西德之外,在世界杯淘汰赛击败欧洲足球先生所在队的国家,都能夺得最后的冠军。比如1966年尤西比奥的葡萄牙半决赛败给英格兰,10年的意大利决赛输给巴西,14年荷兰决赛输给西德,1982年西德决赛输给意大利,1990年1/8决赛荷兰输给西德,1998年决赛巴西输给法国以及2002年1/4决赛英格兰输给巴西。2005年,罗纳尔迪尼奥获得了欧洲足球先生,这条魔咒似乎悄然瞄准了巴西。 八、联合会杯和美洲杯 只要夺取了世界杯前的那届联合会杯或者美洲杯,那么就别想夺取冠军,这条定律的命中率至今为百分之百。1992年联合会杯前身的法赫德国王杯,冠军是阿根廷,结果他们在94年第二阶段首轮就被淘汰、19年联合会杯冠军巴西、2001年冠军法国都没能逃出这一魔咒的阴影。 美洲杯与世界杯不可兼得,这条规律自1930年至今无人能破。最早的例子是1929年,阿根廷夺得美洲杯,第二年首届世界杯他们在决赛中输给了乌拉圭,最近的例子则是2001年,哥伦比亚在本土夺取美洲杯,2002年他们甚至没有进入决赛圈。值得注意的是,巴西队从1958年到10年三夺世界杯,在这12年里,他们始终与美洲杯绝缘,难道他们也意识到了这条魔咒的可怕威力?2004年,巴西击败阿根廷捧起了美洲杯,在06年的德国,他们能摆脱命运的安排吗? 九、赞助商的影子 在商业化越发发达的今天,世界杯的冠军争夺除了实力和运气以外,隐隐约约似乎还有一些场外因素决定最终的结果。细心的球迷可以留意这样的一个现象,自从1990年以后的世界杯上,在欧洲举办的世界杯总是被“三叶草公司”赞助球衣的球队夺得,1990年西德依靠点球击败阿根廷,决赛中南美人吃到的两张红牌和一个点球引发争议;1998年法国队3比0击败巴西,决赛中罗纳尔多的离奇受伤成为一个谜。这两支欧洲球队,球衣上都有赞助商“三叶草”的印记。 而在欧洲以外地区举办的世界杯,“三叶草公司”的掌控力看起来有所下降,这也许和欧洲是他们主营的地盘有关。在1994年和2002年世界杯上,巴西两次夺冠,他们当时分别穿的是“四角公司”的球衣和“勾牌公司”的球衣。不要小看“三叶草公司”在欧洲的力量,96年欧锦赛冠军德国,2000年欧洲冠军法国和2004年冠军希腊都是他们赞助的。这次世界杯又在“三叶草公司”的总部德国进行,按照这一顾虑,看来最终的冠军很难离开德国,法国,阿根廷,西班牙这几支球衣上印有三叶草的球队。

十大骨灰级球星

世界杯10大骨灰级球星

时光如闪电而过,匆匆忙忙间06年的世界杯即将拉开战幕,在各支球队中都不乏新生代、中生代、骨灰级的球员。何谓骨灰也,有些人一看这词就觉得是个贬义词,其实不然,骨灰级的球员是形容他为球队的贡献比较多、年龄比较大、资格比较老,理应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如果不出现严重伤病和特殊意外,以下10大骨灰级球员将在德国为他们各自的国家队作最后的贡献

第10位:阿里*代伊(Ali Daei)

出生年月:1969.03.21

伊朗国家队的现任队长,曾效力过拜仁、柏林赫塔这两支德甲劲旅。他已经成为世界足坛第一个为国家队攻入100球的球员,亚洲足坛不可多得的射手。

他是一位以头球见长的力量型射手,其缺点是速度偏慢、跑位比较死板。在他的带领下,伊朗队也许能在世界杯上的小组赛中突出重围。

骨灰级别:☆

第9位:拉尔森(Henrik Larsson)

出生年月:11.09.20

曾经苏超的恐怖杀手,如今在巴萨偶尔也能看得到他的进球,最近状态非常好。

此君乃反复无常之辈,2002年世界杯一结束就宣布退出国家队,但2004年他仍然披上瑞典的**战袍冲锋杀敌。结束后故技重演,最近他又宣布重返国家队。毕竟瑞典的攻击力靠依布一人是撑不起来的,拉尔森的回归将丰富瑞典队的进攻套路,也将给B组其他对手的后防线敲响了警钟。

不论是在瑞典国家队还是在凯尔特人队,拉尔森都是当之无愧的锋线头号杀手。门前嗅觉灵敏,脚下技术出色是拉尔森的主要特点。

骨灰级别:★

第8位:德尔加多(Agustin Delgado)

出生日期:14年12月23日

德尔加多效力于英超南安普敦队,代表国家队出战44场,打入20球。他拥有优秀中锋应具有的一切素质:出色的制空能力、强壮的身体、快速的奔跑能力和天生的门前感觉。

德尔加多的职业生涯从本国的埃斯波利队开始,当初他踢的是后卫,如今德尔加多成为了南美洲最令人恐惧的锋线杀手之一,并且成为厄瓜多尔队的核心球员.

在埃斯波利队踢了一个赛季后,德尔加多来到了厄瓜多尔西南部城市瓜亚基尔,加入到这里的巴塞罗那俱乐部并转型为一名前锋。因为德尔加多在厄瓜多尔联赛上的表现出色,墨西哥劲旅内卡萨将其买入。随后他代表内卡萨队参加首届世界俱乐部杯赛,在比赛中,他两破马德里队的大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骨灰级别:★☆

第7位:约克(Dwight Yorke)

出生年月:11.10.03

昔日与安迪-科尔组成的黑风双煞,让红魔曼联在英超赛场无坚不摧,也给老特拉福德球迷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不过约克近年来状态下滑明显,在被弗格森扫地出门后,他先后转战于阿斯顿维拉、布莱克本与伯明翰,并且在今年不得不去澳大利亚讨生活。尽管在澳超效力,但约克颇受主帅本哈克的器重,因为荷兰人知道约克可以给其他球员带来精神力量。今年夏天,将是约克最后参加世界杯赛的机会,也是这位昔日在绿荫场上无限风光的射手在世界舞台上再次证明自己的一个最好机会。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人口仅仅只有100来万,但他们的国民深受大英帝国足球的熏陶,优秀的球员层出不穷,约克就是他们当中最杰出的代表.今年夏天的世界杯特队和东道主德国队分在一组,出线希望不是很大.只有约克尽力地去拼了,他也就不虚此行了,也就可以毫无遗憾地告别足球生涯了.

骨灰级别: ★★

第6位: 科库(Phillip Cocu)

出生年月:10.10.29

随着巴斯滕入主荷兰队,老队员几乎清洗地一干二净,范德萨和科库是如今这支荷兰队仅有的两位老队员.像科库这样的球员,即使退役后也不会被球迷所遗忘。麦克阿瑟曾有一句名言:老兵不会死去,他们只会慢慢凋零,套用在科库这样的旗帜球员身上最合适不过了。在荷兰国家队,科库经历了艾德沃卡特、里杰卡尔德、希丁克和范巴斯滕四位主教练。范巴斯滕带来的大换血对于他来说,还是第一次。这一年来,科库不止是场上的一名普通球员,他更是榜样,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被还在为国家队一纸通知而激动的年轻球员当作国家队标准牢记在心.

科库是一名全能行的中后场选手,他既可以打后腰也可以打左前卫,甚至在中后卫和前锋的位置上也能见到科库的身形。在荷兰国家队中,科库是铁打的主力。他的左脚大力射门往往能为球队打开胜利之门。

在本届世界杯上荷兰队分进了所谓的死亡之组,荷兰队球员普遍缺乏重大比赛的锻炼,科库也许能弥补这一致命的缺陷.这届世界杯将成为他在国家队的绝唱,荷兰队究竟能走多远,一切就看他的领袖作用能否发挥到极致.

骨灰级别:★★☆

第5位:米洛舍维奇(So Milosevic)

出生年月:13.09.02

还记得2000之夏米洛舍维奇的疯狂表演吗?在那届赛中米洛舍维奇与克鲁伊维特并列的最佳射手。本赛季奥萨苏纳曾位居西甲榜首,老将米洛舍维奇功不可没。虽然那届杯赛上南斯拉夫以耻辱性的1比6败给荷兰队,6年的时光过去了,我们熟悉的神射手即将带领塞黑队在世界杯的大舞台上进行表演.虽然年华已逝,他的脸上多了几分沧桑和老练,但他射门的准性和灵气不减当年.

他的足球生涯是从塞黑的贝尔格莱德游击队开始的,1992/93赛季初出茅庐的他便在前南斯拉夫联赛中一鸣惊人,在31场联赛中攻入14球。在随后的两个赛季中他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接连两次夺得前南斯拉夫联赛的最佳射手称号。

1995/96赛季萨沃·米洛舍维奇转会加盟英超的阿斯顿维拉队,在该队效力的三个赛季中,他共代表球队出场90次,进球28个。

1998/99赛季萨沃·米洛舍维奇转会加盟西甲的萨拉戈萨队效力,在该队效力的两个赛季中,他共代表球队出场72次,进球40个。

2000/01赛季米洛舍维奇离开西班牙,加盟意大利的帕尔马队效力,遗憾的是在该队他始终无法得到主教练的信任,仅代表球队出场过31次,攻入9球。2002年1月他被帕尔马队租借回萨拉戈萨队效力,在16场比赛中,他攻入5球。

2002/03赛季萨沃·米洛舍维奇正式转会加盟西班牙人队效力,在34场联赛中,他共攻入12球,帮助球队保级成功。

2003/04赛季萨沃·米洛舍维奇又与塞尔塔维戈队签约,尽管在该赛季他出场37次,攻入14球,但依旧未能挽救球队惨遭降级的厄运。

2004年7月17日萨沃·米洛舍维奇正式与CA奥萨苏纳队签约三年。

也许凭他的能力能把死亡之组的局面搞得非常复杂,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骨灰级别: ★★★

第四位:菲戈(Luis Figo)

出生年月:12.11.04

菲戈是葡萄牙"黄金一代"的****,他早在1991年就赢得了国际足联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同年他也代表葡萄牙成年国家队首次出场。

菲戈国家队足球生涯的顶峰出现在2000年之后,先是在2000年欧锦赛,葡萄牙获得季军,虽然他们在半决赛中不敌最后的冠军法国队,但是菲戈在比赛中的表现非常抢眼,尤其是在小组赛同英格兰一战中,他在球队两球落后的情况下凭借卓越的个人能力打入非常精彩的一记远射,让人久久难忘。随后在2004年葡萄牙本土进行的欧锦赛上,菲戈率领葡萄牙最终杀入决赛,但是遗憾地在决赛中倒在了"希腊神话"面前,获得亚军。此外,菲戈还同葡萄牙国家队参加了1996年欧锦赛,不过当时的葡萄牙队还不够成熟,在1/4决赛中负于捷克。

菲戈在俱乐部的经历是非常辉煌的,当年在巴萨他曾获得过7项大大小小的冠军.2000被佩雷斯挖到后,他先是在2001年随赢得了西甲联赛和超级杯两项冠军,之后又在2001年年底被国际足联评选为世界足球先生。2002年,菲戈随获得了欧洲冠军联赛的冠军。去年夏天他转会到国际米兰,赛季初期,他的状态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然而现在的他似乎又恢复了以往”边路疯狂突破”的功力.

2002年在韩国菲戈的葡萄牙队曾被韩国和美国绞杀,在国家队他注定要成为一个典型的悲情角色.在今年的德国,葡萄牙队能完成多年的夙愿吗?我看非常难,毕竟葡萄牙队在04已经开始更新换代,新队员的水平还不敢恭维,只靠成熟老练的菲戈和俏皮可爱的小小罗还不足以让葡萄牙队屹立在世界之颠.但愿这次世界杯能给菲戈带来美好的回忆...

骨灰指数:★★★☆

第三位:卡恩(Oliver Kahn)

出生年月:1969.06.15

卡恩,这位拥有大猩猩般恐怖容貌的德国门将在2002年曾带领低迷的德国队夺取了世界杯亚军,他本人获取了如鸡肋般的世界杯金球奖.虽然前几年他的状态曾遭受很大的质疑,但今年的他在拜仁的状态保持得非常好.

克林斯曼上任后,德国队的门将一直实行轮换制,即卡恩和莱曼各打一场比赛.这一用兵的原因何在呢?难道是克帅有意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进一步促进他们的竞技状态吗?想来想去,我也不得而知.

世界杯马上就要开幕了,卡恩沦为替补.

骨灰级别:★★★★

第二位:卡福(Marcos Cafu)

出生日期:10年6月7日

当今巴西国家队的队长,虽然目前在米兰打不上主力位置,但他曾经参加过3届世界杯足以树立在巴西国家队的绝对权威。

颠峰状态时的卡福从后场插上进攻非常地犀利,他的防守也没有很大毛病。速度和体能是其最出色的条件,不过随着年岁的增大,他的状态如今下滑比较大。西西尼奥的强势崛起也许会给他的主力位置以强有力挑战。

不管怎么样,他在本届世界杯将创造历史,将书写世界杯上独一无二的历史---第一位连续参加四届世界杯、第一位连续三次以队长身份参加世界杯的球员。巴西能不能再次捧杯,这就很难说了。个中原因错综复杂,本人在此不再一一细说。。。

骨灰级别:★★★★☆

第一位:齐达内(Zinedine Zidane)

出生年月:12.06.23

齐达内之于法国国家队就如拿破仑之于法国军队一样重要,一位是绿茵场上的古典艺术大师,一位是法国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军事指挥家。虽然他们的个性绝然不同,但他们给法国的贡献都是巨大的。

1998法兰西之夏,普拉蒂尼未曾完成的夙愿被齐达内的两个头球完成了,他在球场上脚法细腻、优美、准确,盘球技术干净利落,场上视野开阔,善于把握场上形势,传球巧妙而精确,射门方法多,门前冲击力强。用尽世界上最华丽的词语也不足以描述他全部的技术特点,我只能在此信手涂鸦,点到为止罢了。

曾经当选3届世界足球先生是对他能力最大的肯定,2002的韩日世界杯上法国队曾遭遇滑铁卢战役,带着小组赛0进球的耻辱战绩返回国内,但这一切似乎都是命中注定,齐达内缺席前两场比赛严重影响了法国队的进攻效率。虽然他在最后一战中带伤上阵,但上帝未曾眷顾法国队。

如今法国队的境况不容乐观,全队竞技水平已严重下滑。在本届世界杯上,我估计法国队走得不会很远。

齐达内---这次世界杯将成为你在世界杯大舞台的绝唱,我衷心希望你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即使不能帮助法国队走更远,你也可以毫无遗憾地告别高卢军团了。

骨灰级别:★★★★★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下一篇: 刘易斯vs格洛塔-刘易斯vs维塔利
上一篇: 14年詹姆斯总决赛数据-14年总决赛詹姆斯数据每一场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