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队vs瑞典逆转-德国vs瑞典
73 2024-10-24
1.为什么说博尔特的200米纪录比100米纪录更惊世骇俗?
2.2012伦敦奥运会垃圾吗?
3.男子4乘100米世界纪录?
4.苏炳添为了奥运决赛那一刻,努力十多年,却把巅峰留在了半决赛?
为什么说博尔特的200米纪录比100米纪录更惊世骇俗?
如果你对于世界上的跑步运动是十分的关注的话,那么你肯定会了解到一个人物,那就是博尔特了,他在世界上的各类短跑比赛中都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可以说没有谁能够跑过他的,那么为什么会说博尔特的200米记录会比100米的记录更加的让我们大家惊讶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200米和100米它们虽然来说都是短跑运动,并且都体现出来的是一个速度方面的竞争,但是我们要知道,200米和100米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可以说,在100米进行跑步的时候,它只告诉我们谁的平均速度会更快,但是在200米的跑步运动之中,它却可以清晰地告诉我们谁的速度才是最快的。这两者是有本质方面的区别的,由上面的几个特点,我们也是应该要知道200米才是真正意义上面的最高速度的奔跑。
同时我们也是应该要知道,短跑它的最大的一个困难就是在于怎么样能够保持自己的最高速度,不让这个速度降下来呢?在科学上面也是进行过一个分析,如果要体现出一个真正最高的速度,更多的是要进行一个距离的加速,科学上的预估是在150米左右。所以我们由这一点也是应该要知道200米更多时候能够体现出来最高速度的奔跑。
综合上述的几点,我们也是应该要知道200米的记录会比100米的记录更加的好,以上就是我这个业余的短跑爱好者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分析了,也许在有些地方还是会有一些错误,也希望大家能够给我指正出来。
2012伦敦奥运会垃圾吗?
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不可逾越的史诗级奥运会的话,2012伦敦奥运会堪称差到无可替代。请看下文。
伦敦奥运会,发生了很多不该发生的事。西方媒体和个别教练先入为主,嫉妒、猜疑取得优异成绩的中国运动员,裁判误判、改判、随心所欲,公开袒护西方国家和东道主。从媒体到英组委到裁判三方面对中国进行围堵。中国队是赢也不行,平也不行,输了还不行。好在中国队在多方围堵之下玩的不错,用实力和成绩证明了自己。下面把这些囧事集中在一起,看看这届奥运会是不是问题最多的一届奥运会。
1.在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名神秘女子混入印度代表团方队。该女子面带笑容,身着红色长衣和孔雀蓝长裤,走在印度代表团棋手身边,然而她并不是印度代表团成员,也没佩戴任何标志身份的徽章和证件。印度代表团向伦敦奥组委提出抗议,代表团发言人认为伦敦奥运会存在安全漏洞,已向国际奥组委提出申诉。
2.奥运圣火是奥运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不过,伦敦奥运会组织者却在火炬点燃48小时后熄灭火炬,原因仅仅是中央主火炬要从“伦敦碗”“搬家”。这一行为引起德国等西方媒体的质疑。熄灭主火炬搬家再重新点燃,绝对是伦敦奥运会的首创。难怪伦敦奥运会出了这么多问题,因为英国人亵渎了圣火!
3.伦敦奥运会的“国旗”。在当地时间7月25日下午朝鲜女足对阵哥伦比亚女足的比赛中,现场的大屏幕竟然将朝鲜国旗错误的弄成韩国国旗,这直接导致朝鲜女足愤而退赛,使得比赛不得不延期进行。为此伦敦奥委会的主办方还不得不公开致歉,并表示“此类错误永不再犯。”
4.女子100米蛙泳,立陶宛选手鲁塔·梅卢提特力克美国名将索尼夺得冠军,这位年仅15岁的姑娘在夺冠后泪流满面,眼睛都哭红了,颁奖仪式上,当立陶宛国歌响起,她再次热泪盈眶。但如此感人的场景却被主办方的一次严重失误破坏,立陶宛国歌在响到一半时竟戛然而止!
5.颁奖时国旗顺序惹争议。200米男子自由泳决赛中韩并列亚军,颁奖时韩国国旗在上中国在下惹争议。国际奥委会解释说:如遇并列情况,在颁奖仪式上两名运动员代表的国家或地区旗帜应并列悬挂;如果空间不够,可以上下悬挂,顺序依照运动员姓氏的首字母来决定。孙杨姓氏拼音的首字母为“S”,朴泰桓的拼音姓氏首字母为“P”。在字母表上,“P”排在“S”前面,故此中国国旗挂在韩国国旗之下。
但中国网民对奥组委解释并不认可,按国际惯例,即使悬挂国旗空间不够,应该以国家首字母来决定,而不是以运动员姓氏首字母来定。悬挂国旗应该按国家首字母(中国(China)韩国(Korea))排列,中国的国旗都应该挂在韩国的上边或者左边,伦敦奥组委的解释不能令中国人民所接受。
6.伦敦鲍里斯-约翰逊“一吊成名”,在从320米的高空滑索道空降至维多利亚公园时,鲍里斯-约翰逊不幸被卡在了距离地面20多米的地方,尴尬的伦敦只能大喊,“给我一个绳子,再给我一把”。鲍里斯-约翰逊还抱怨活动的组织者,“这真是太组织有序了,目前为止我还没问题。”此图一出,成为了PS高手的绝好素材。
7.英国短跑运动员亚当-杰里米遭遇了证件乌龙。18岁的亚当-杰里米是100米短跑的世界青年冠军。亚当-杰里米在推特上传照片显示:他奥运会的证件上面,竟然印的不是自己的照片!无奈的他只好在推特上“吐槽”:“这是我去场馆参加比赛的奥运会资格证,但这个人是谁啊?”
8.8月1日,女子佩剑决赛,韩国选手金智妍战胜俄罗斯选手维利卡雅夺金。但遗憾的是,在颁奖仪式上,现场广播在介绍冠军选手时,把韩国选手(Republic of Korea)金智妍错误的介绍成了朝鲜队员(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引得现场一片哗然。韩国媒体纷纷指责,称“误导的声音通过现场的电视转播信号传递到了世界,影响恶劣。”
9.在英国女足的新闻通稿中,他们将英国女足直接写成了英格兰女足,遭到了大不列颠其他地区的抗议。
10.温布利球场的贵重钥匙离奇丢失。伦敦警察厅甚至派出了一批到现场搜寻失踪的钥匙,尽管确定了没有被偷窃的可能,但他们还是无法找到钥匙。因此,奥运会组织者和尴尬的警察局长决定,必须更换9万人体育场内所有的锁。更换所有这些高科技激光锁的费用预计高达数百万美元。
11.跳水比赛卖出600张遮挡视线的座位。运动场馆热门比赛出现大量空座,不得不安排学生和军人充数,而大量观众不得不在场外观看大屏幕。
12.开幕式日本代表团遭遇离奇一幕。伦敦奥运开幕式各国代表团入场式上,按照惯例各国代表团绕场一周后会被引导到场地中央,等待圣火点燃。但是当天,日本代表团亮相绕场后,就被引导员莫名从旁边的出口直接引导出了体育场现场。日本代表团离开现场后,场馆封闭进不去了。日本代表团只好站在场外聆听里面的欢呼,“听”圣火点燃。日本代表团可能是历届奥运会唯一没有看见圣火点燃的代表团。
13.巴西柔道选手基塔代把自己在伦敦奥运会上获得的铜牌摔坏了,运动员摔坏铜牌还是第一次发生。这次奖牌摔坏虽是意外,奥委会也同意更换一枚新的奖牌。巴西奥委会的一位发言人伦敦时间30日向德新社透露:基塔代是在奥运村的房间里洗澡时摔坏奖牌的。他连洗澡都带着它,为了避免弄湿,他用牙叼住了它。但是,奖牌掉在地上摔坏了,这是他自己犯的错。但对于伦敦奥运会奖牌的质量引起网友质疑和热议。
14.本届奥运会击剑比赛中最有争议的判罚,当属女子重剑半决赛韩国选手申雅岚与德国名将海德曼的那“一秒绝杀”了。比赛中由于场地计时器停留在一秒不走,这直接导致申雅岚在“1秒”内被海德曼刺中输掉比赛,虽然韩国队立即就此提出申诉,申雅岚也坐在剑道上不退场并痛哭长达75分钟,但最终仍无力改变被判负的结果。不过作为补偿,随后国际剑联为申雅岚补发了一枚特殊的奖牌,申雅岚也被誉为坐地姐。
15.乒乓球女单决赛丁宁遭遇裁判暗算,三场比赛被判罚4分,甚至连运动员合理申诉都被判失分,裁判员的野蛮和霸道可见一斑,创奥运和国际大赛之最。连国际乒联都看不下眼了,丁宁下场后亲自去给予安慰,希望不要影响下面的团体比赛,表示下次丁宁打进了决赛,他亲自当裁判。赛后当值意大利女裁判被批执法过于苛刻,毫无人性。女队教练孔令辉说,“本该是一场精彩的决赛,到目前为止被一个傻女人给毁掉了!”
16.在羽毛球女双比赛中,头号选手中国组合于洋/中国组合于洋/王晓理与韩国2对组合和印尼1对组合被判消极比赛,取消8名运动员比赛资格。究竟是违背奥林比克精神还是合理利用规则,引发对赛制争议。
17.男子举重77公斤级比赛,中国队派出了吕小军、陆浩杰 “双保险”出战。可是因为裁判的 “吕陆”不分,弄混了吕小军、陆浩杰,裁判认为陆浩杰要举第三把,而陆浩杰因伤放弃了第三把,判处吕小军超时,使得吕小军失去了抓举第三把的机会——尽管他还是以379公斤的总成绩获得金牌,且打破世界纪录。
18.场地自行车团体竞速赛中,中国女队在决赛战胜德国队的情况下,被判犯规,获得银牌。赛后,中国自行车队向国际奥委会和国际自行车联盟提起申诉。申诉不成反被罚款200瑞士法郎。中国队表示拒绝接受处罚,要求国际自行车联合会出具中国队犯规依据。
19.英国自行车赛场上,英国选手以摔的方式赢得重新发车的机会,最终成功夺金。国际奥委会官员称,英选手是“合理利用了规则”,表示不会取消英国队的金牌。这样的双重判罚标准,让人很难接受。
20.匈牙利剑手斯拉奇摘取男子佩剑金牌。但在颁奖仪式上,他却实在是笑不出来,组委会竟然播放了一首严重走调的匈牙利国歌。匈牙利击剑队队长卡姆蒂在接受访时说:“国歌的节奏与音调统统不对。”而匈牙利媒体也无奈地表示,聆听国歌本应是非常庄严的时刻,但这一次却“让人感觉非常别扭”。
21. 女子羽毛球铜牌争夺战,中国汪鑫在领先一局情况下因伤退赛,让中国羽毛球队非常愤慨。因为就在汪鑫受伤前,曾至少2次示意当场裁判,地上有汗水很滑,希望裁判能安排擦一下。不过这一要求,却被裁判拒绝。 “他们什么意思!说了好几次了!还是不让把地上的汗擦掉,这太不道德了!”主教练李永波怒斥不道德。
22.女子200米仰泳决赛中,美国选手富兰克林以2分04秒06,打破世界纪录夺冠。与焦刘洋夺得女子200米蝶泳冠军的成绩竟然一模一样!200米仰泳的成绩追平200米蝶泳的成绩可以说是史无前例!按美国教练莱昂纳德的逻辑,仰泳姿势打败蝶泳,绝对是“不正常”的,但莱昂纳德并没拿自己同胞的“不正常”说事,而是噤声了,莱昂纳德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23.在男子拳击56公斤级1/8决赛中,比赛的双方是日本选手清水聪与阿塞拜疆选手阿卜杜哈米多夫。在最后一轮,阿塞拜疆选手阿卜杜哈米多夫明显已经没有体力了,这个时候清水聪的攻势更加凶猛,击倒对手6次。而最后一幕令全世界观众都惊讶了———裁判宣布阿塞拜疆选手阿卜杜哈米多夫获得了本场比赛的胜利!日本队3次申诉,查明土库曼斯坦裁判员受当地集团操控,事败后这位裁判员只好打铺盖回家,日本运动员已顺利晋级。
24.在男子轻量级双人双桨项目中出现了意外一幕,出发100多米时英国队的普切斯/亨特第一次出发后示意座椅损坏,裁判员为照顾东道主竟然叫停了比赛,其他五对选手只能等待。待英国选手拧紧了螺丝修好座椅,比赛才重新开始,最终英国运动员获得了银牌。第4的法国队申诉无果。
25.小威站上领奖台,聆听《星条旗永不落》(The Star-Spangled Banner,又译为《星条旗》)奏响的时候,莫名其妙的刮来一阵风,径直将美国国旗吹落在地,现场的观众也是在目击这一刻时禁不住一片哗然。颁奖仪式出现尴尬一幕,小威目睹国旗被吹掉。
26.当参加女子七项全能的德国运动员莉莉-施瓦茨科普夫完成了最后一项800米赛跑后,被赛会告知取消资格。而事实上施瓦茨科普夫没有任何犯规的行为,只是裁判将她误认为另外一位参赛选手――那名选手踩线犯规了。随后德国电视台反复翻开录像镜头,最终确认为裁判误判。而德国代表团也进行了申诉,经过了长时间的申诉加录像证实后,当值的裁判最终在伦敦时间22:17时承认了错判,施瓦茨科普夫的银牌也失而复得。
27.中国体操运动员陈一冰在男子吊环决赛中,表现如教科书一样完美,且落地稳定。但却输给了最后出场相同难度的巴西选手纳0.1分而无缘卫冕吊环金牌。纳落地不稳,动了一步。陈一冰因规则无法申诉,只得默然接受这个结果。本场裁判再次引起了广泛争论和质疑。
28.在百米大战发枪之前,竟然有一个醉汉向跑道上扔了一个酒瓶,险些击中正在比赛的运动员。如此不负责任的行为让很多观众气愤不已,一名荷兰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后发推特表示,她已经将这名嫌疑人好好揍了一顿。这位荷兰女子柔道选手名叫博施,在本届奥运会上她获得了一枚铜牌。百米飞人大战时博施正好在现场,也目睹了醉汉向跑道扔酒瓶的一幕,于是她决定给肇事者点儿颜色看看。伦敦警察局随后确认,这名男子已经以妨害公共秩序罪被警方逮捕。警方发言人表示:“这名闹事者一边向跑道上扔酒瓶一边大骂,幸好没有砸中参赛选手,否则比赛不堪设想。”
29.伦敦奥运会期间,7名喀麦隆运动员失踪。据了解,这7名运动员中,有5名是拳击手,另外2名分别是游泳选手和足球运动员。他们现在被怀疑可能是由于经济原因的考虑而滞留欧洲。
男子4乘100米世界纪录?
牙买加人在“鸟巢”独舞,又一项短跑世界纪录在他们足下被刷新。二十二日晚,内丝塔·卡特、迈克尔·弗雷特、尤塞恩·博尔特、阿萨法·鲍威尔组成的牙买加队,在北京奥运会男子四乘一百米跑决赛中,以三十七秒一零夺冠,并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这是牙买加人在“鸟巢”第三次改写短跑世界纪录,主角基本上都逃不过尤塞恩·博尔特。一百米跑决赛中,博尔特的成绩为九秒六九,改写世界纪录;二百米跑决赛中,博尔特的成绩为十九秒三零,再次改写世界纪录;四乘一百米跑决赛中,博尔特领衔的牙买加队成绩为三十七秒一零,又一次改写世界纪录。
原世界纪录是美国队于一九九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创造的,成绩为三十七秒四零。
牙买加人自始至终处于领先,当博尔特完成第三棒,将接力棒交给师兄鲍威尔,牙买加人毫无悬念地站上了世界之巅。鲍威尔的作用就是——加速,加速,再加速,美国人创造的世界纪录在他的脚下灰飞烟灭。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队以三十八秒零六获得亚军;亚洲劲旅日本队以三十八秒一五获得季军。中国队中途出现失误,未能完成比赛。
牙买加人夺得接力冠军并创造世界纪录之后,彻底将美国人赶出了他们固有的领地——短跑。本届奥运会上,牙买加人垄断了短跑金牌,甚至世界纪录。博尔特胸前挂满的三枚金牌就是明证。
牙买加人原本可以更为圆满,可惜他们的女队在女子四乘一百米跑决赛中出现失误,与冠军惜别。该项目金牌被俄罗斯队夺走,她们的成绩为四十二秒三一。
苏炳添为了奥运决赛那一刻,努力十多年,却把巅峰留在了半决赛?
相信大家都看到这届奥运会上苏炳添百米赛跑半决赛的比赛录像了吧?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半决赛后苏炳添那个兴奋的状态吧?许多网友认为他是不是认为自己奥运夺冠了才会如此兴奋呢?因为如果单单是进入奥运决赛,也不至于兴奋到那个状态吧,要知道半决赛和决赛中间只相差两个小时,他如此兴奋,不会消耗他的体力吗?何况他之前经历了大大小小上百次的冠军,心态早已平稳了,他平时也很低调,所以也不至于因为只进了奥运决赛就如此兴奋呀?难道真的是我们的苏神把半决赛当成了决赛?要想回答网友的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苏炳添的成长之路,以及这次奥运会的战术安排吧!
看古今中外名人往事,寻沧海桑田 历史 遗珠,大家好,这里是世界名人榜!
1989年8月,苏炳添出生于广东中山古镇。父母在家务农,小时候的苏炳添就在泥巴地里乱跑。虽然喜欢四处乱跑,但苏炳添其实一直是个乖宝宝。苏妈妈回忆,小时候的苏炳添就很乖,性格很温和,很少和别的孩子发生什么纠葛。不过,在苏炳添的家族里,可是有不少出色的运动员。表哥蔡健发比苏炳添大9岁,是中山古镇的百米赛跑冠军,也是苏炳添最早追逐的目标。那时候的苏炳添还是跟着表哥屁股后面,在外公家外面空地四处追逐打闹的。
少年时的苏炳添,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突出的跑步天赋,倒是身材矮小的他有一手篮球绝活,读初一时,身高只有1.55米的他,放学后经常出现在篮球场上,有一次,一群孩子在一起比赛谁能跳起来摸到篮球架,没想个子最小的苏炳添轻松摸到,足见其弹跳力之强。
他的启蒙教练杨永强两眼放光,发现苏炳添拥有非凡的腿部、腰部肌肉,就像能快速迸发巨大力量的优质弹簧,这让他的纵跳数值达到40,比很多国家队年轻队友高一倍,而田径尤其是短跑,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力量。
杨永强老师透露,经过观察,发现他弹跳力和爆发力都特别好,所以才把他吸收进了学校的田径训练队。刚开始,我还想让他练跳高呢。
其实啊,初二时候的苏炳添已经展现出小小的短跑天赋,经常在他们村里的比赛拿到冠军,那时身高只有1米55的苏炳添已经可以超过很多大孩子,拿到第一名了。刚刚进入田径队,还没有经过什么系统训练,苏炳添在泥巴地里跑都跑得非常快。参加当地的中会,在很多石子上的跑道都能跑到11秒多。初中进入学校田径队,苏炳添并不像别的 体育 生那样张扬,一直都显得安静低调。杨永强教练回忆,苏炳添在学校田径队的时候,从来不缺勤,每次训练都积极参加,而且非常自律。
后来终于开始了正规的短跑训练,苏炳添的天赋更是一下子展现出来。 有一次苏炳添家聚会,苏炳添问表哥蔡健发100米最好的成绩是多少,蔡健发说11秒多。苏炳添就笑话表哥,“这么慢,我可以跑到11秒以内。”表哥蔡健发根本不信,当即和他打赌,如果苏炳添能够跑进11秒,可以答应苏炳添要求,“要什么就奖励什么。”结果,他们就到附近一个学校测了一把,苏炳添跑出了10秒7,这个速度把当时一旁上课的 体育 老师都震住了。
2004年11月,15岁的苏炳添第一次参加了正规的比赛——中山市中学生田径比赛。结果拿到了第一名。被当时中山体校的教练宁德宝发现,并将苏炳添从乡下中学带到了中山市体校。不过,真正的 体育 训练并非那么轻松。刚到体校的时候,苏炳添对于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训练并不适应。而且,由于刚到市体校,又没有朋友,苏炳添一个人哭了好多次,甚至一个人3次从体校跑回家。体校教练发现后,就动员杨永强教练再去苏炳添家里做说客,劝说苏炳添回去。
之后随着成绩越来越好,苏炳添在新学校也开始有了新朋友,才慢慢安心下来。 2006年,在香港对抗赛上,苏炳添收获了100米和200米比赛的冠军,在100米跑出10秒59、200米跑出的21秒多的成绩都接近了健将级运动员的水平。尽管当时苏炳添成绩不错,但要进入更好层次的团队,很多教练并不看好她,毕竟只有1.72米的身高,身材太矮,与很多欧美、非洲1.8以上的身高相比,实在太吃亏。
9月,苏炳添参加广东省田径邀请赛以10秒66夺得100米冠军。同年12月,苏炳添被招进广东省田径队进行更高级别的训练。即便成为了专业运动员,苏炳添也一度险些放弃。在田径队时,他的成绩只是中游,苏炳添一年之后遭遇成绩瓶颈,甚至还有些下滑,他也一度想过放弃。后来很多人都劝他留下,帮助他坚持度过瓶颈期。这才有了后来短跑名将袁国强发掘出苏炳添,一路成就中国速度的故事。
2009年12月12日,在第五届东亚运动会上苏炳添以10秒33夺得男子100米冠军,以全年11金的成绩结束赛季。
2010年,在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男子4 100米接力决赛中,苏炳添与陆斌、梁嘉鸿、劳义组成的中国队以38秒78夺得冠军,并刷新全国纪录和亚运会纪录,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摘金后,中国接力队时隔20年再度封王亚洲。
2012年5月6日,在国际田联世界田径挑战赛日本川崎站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以10秒04(顺风2.9米/秒)超风速的成绩战胜美国选手麦克·罗杰斯和前世锦赛冠军金·科林斯夺得冠军,此次夺冠是中国队队员首次在男子百米成年组国际比赛中战胜美国选手。8月4日,在伦敦奥运会男子100米比赛中,苏炳添以10秒19的成绩名列小组第三晋级半决赛,成为了中国短跑史上第一位晋级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的选手。
2014年 10月2日,在仁川亚运田径男子4 x 100米接力的比赛中,他和陈时伟、谢震业、张培萌组成的中国队以37秒99破亚洲纪录的成绩夺冠,这是中国队连续在两届亚运会上以打破记录的方式夺得该项目的冠军。在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 历史 突破,他更改了起跑脚,尽管这对于运动员来说意味着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但最终换来了巨大的成就。
2015年5月31日凌晨,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比赛男子100米决赛中,他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男子100米第三名,这个成绩不但打破了10秒的全国纪录,并且也在正常风速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第一位进入9秒关口的亚洲本土选手。
2017年5月13日,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百米赛苏炳添以10秒09夺冠,成为第一个在钻石联赛百米大战中夺冠的中国人。
2018年,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3次打破室内赛60米亚洲纪录,成为第一位在世界大赛中赢得男子短跑奖牌的中国运动员,室外赛百米两次跑出9秒91的亚洲纪录。
细数苏炳添长达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他一直在不断进步,并维持着极高的竞技水准。无论是莫斯科世锦赛被判抢跑的失落,还是两届全运会与金牌擦肩而过的遗憾,还有一直伴随的伤病和伤痛,都没能让他停下前进的脚步。
苏炳添最大的优势是善于学习和总结,为提供训练成绩,他养成了回顾总结的好习惯,训练后写训练日记,把所有比赛资料存在电脑里,空闲时就翻出来从头到尾地看回看比赛录像,进行总结和提高。日复一日的科学练习,他终于站上了最高水平的赛道。
与在田径赛场上创造诸多辉煌的刘翔相比,苏炳添显然属于慢热型选手,靠“坚持的力量”终成大器。苏炳添不因失败而放弃赛道,也不因年龄渐大,而放弃对更快速度的追求,他持续追求每个0.01秒的跨越,不断超越自我,终于迎来自己的时代。所以他经常做的一个手势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更让人们称道的是,苏炳添是普通人学习的楷模,他考取了暨南大学2013级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2018年4月,又正式被聘任为暨南大学 体育 学院副教授,他的授课是学校最热门的课程。
在很多人看来,苏炳添就如一个最普通的人,2016年10月10日,他晒出了结婚证宣,妻子是小学同学林艳芳,多年来两人的感情十分稳定;2018年7月11日凌晨,苏炳添的儿子出生。
时间来到了2021年7月14日,苏炳添入选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国 体育 代表团田径项目运动员名单。 7月31日,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预赛,苏炳添以10秒05排名小组第二,晋级半决赛。8月1日,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83第一的成绩闯入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也成为了首个百米破9.9秒的亚洲运动员。2小时后,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他以9.98秒的成绩获得第六,作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他再一次创造了 历史 。
回到一开始的那个问题,为何苏炳添在半决赛和决赛中的成绩差别会这么大呢?是不是苏炳添出力出错了比赛,把半决赛当成了决赛了?他为何半决赛晋级后,会如此兴奋呢?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有时候,当外行的声音太大,往往内行的心态也会受到影响。
任何 体育 项目要想取得优异成绩,技术,尤其是细腻的技术掌握,以及一些技巧性的突破,都是至关重要的。当太多人把注意力放到诸如“经济腾飞改变了国人DNA”等话题,可是为什么中小学生体质下降了呢?回到苏炳添的奥运战绩,现在网络上普遍认可苏炳添外籍教练的部分说法,说半决赛到决赛的休息时间不够,太不利于黄种人了。这种话说得真是够酸,刚才黄种人胜利了,立即又主动去承认黄种人体力不如人。这样的讨论有多大个意思?
实际上,苏炳添的半决赛的佳绩和决赛没有跑出个人最佳水平,都是和技术有关的。这里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简单的解析。
半决赛苏炳添跑出个人最佳成绩9秒83,打破亚洲纪录,这一跑可以说是把他的个人特点、技术突破发挥到了最佳水平。
技术突破到底在哪里呢?可以说,苏炳添实现了一个奇迹——小个子成为世界级的百米飞人。
严格地说,男子100米被非洲裔运动员垄断的说法并不正确,实际是被西非裔的运动员垄断。西非后裔拥有特别的大长腿,博尔特就是 历史 最佳代表。
奥运 历史 上一个“小个子”百米冠军是身高1.77米的加拿大运动员本 约翰逊,但他立即就因为禁药问题身败名裂。
从起跑器的摆放,都可以知道苏炳添的腿长和他的对手们之间的差距。一个身高只有1.72米的运动员,不管他是什么人种,要想进入奥运男子100米决赛,都是极难极难的,进入一次,就是一个神话!
小个子运动员只拥有一个优势:他们在起跑以后的加速更快,可以用更短的时间进入最快步频。但是他们的劣势在100米比赛中也实在太明显:当对手的步频也进入最佳,后程跑就只能眼看自己被对方追上。博尔特的大长腿和潇洒迷人的后程跑,就是这个道理。
通常来说,小个子运动员一般会在60到70米左右被对手追上和甩开,最后30米完全无能为力。但是苏炳添在半决赛中跑出了极好的战略,这必定是他进行针对性训练的结果。奥运男子100米金牌得主雅各布斯是在最后10米才终于缩小了差距,他的半决赛成绩稍逊于苏炳添。
通过对比决赛成绩,我们可以知道,如果苏炳添跑出半决赛一样的9秒83,他至少可以拿到银牌。但为什么苏炳添在决赛中显得明显要吃力很多呢?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回看决赛100米的起跑阶段,并且对比半决赛100米的起跑阶段。
英国运动员休斯抢跑被罚下,当时我们立即有一种强烈的不安的预感,尽管是所有运动员都被“闪了一下”,但我们认为这可能对非常需要在起跑和前半程跑出自己节奏的苏炳添影响最大,对更擅长后程跑的对手影响更小。
技术发挥和心理直接相关。另一个问题在于,决赛对手的竞争力强过半决赛。在决赛起跑之后,苏炳添发现自己不仅没有优势,还略有落后对手,他有明显的迈大步倾向,节奏明显受到周围的运动员带动,而不是他在半决赛里的致胜战略——尽快达到自己最佳步频,争取在前半程取得一些优势。
从这个角度说,一个1.72米的小个子被一帮大长腿对手带上了节奏,竟然也跑出9秒98,其实是实力非常高了。但这可能也是苏炳添未来在继续寻求精进的时候必须总结的经验:如何尽最大努力跑出自己的节奏,不受任何一种情形干扰。或许他还需要争取参加更多的高水平比赛,在这样的比赛中去提升抗干扰能力。
尽管苏炳添的美国教练说:很遗憾!是我的错,他本可以在决赛中跑得更快,苏炳添在半决赛中,付出了100%的努力!他很难在短短的两小时内再做到第二次。这很大程度上,是我的错!训练中,我没有想到半决赛与决赛之间只有两个小时,我们没有准备好,让他能够很快地再跑一枪!从而能让他跑出像半决赛一样的成绩。对于这一点,我有点后悔,我可以为他准备得更好!另外英国选手的抢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炳添。
单纯从运动和竞技的角度说,苏炳添的半决赛录像永远都值得热爱田径、想要在田径场上取得成绩的青少年学习。这场半决赛不仅是一个神话的诞生,同时也为小个子短跑运动员指出了一条路:战胜长腿运动员是可能的,关键是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至于他半决赛晋级后会如此兴奋,完全是因为他努力了十多年的回报,要知道这是他第三次参加奥运,前两次都没有进决赛,这一次终于进决赛了,情绪得到了释放,比拿到冠军还开心。
虽然决赛只拿到了第6名的成绩,但这也完成属于黄种人的,而他对“年龄魔咒”的打破,更是属于他个人的。今年已经32岁的苏炳添,是不折不扣的高龄跑者。即便在世界顶尖高手那里,32岁也绝对不是一个黄金年龄。和他同时代的100米天才,金牌拿到手软的博尔特的故事颇能说明问题——今年35岁的博尔特已经退役4年了。我们也不知道苏炳添还能再坚持几年。
百米跑道上的“老兵”苏炳添,也曾差一点在创造辉煌之前退役。悬在亚洲短跑选手头上“28岁定律”有着挥之不去的魔性:28岁被认为是一个无形的极限,由盛转衰的规律不可遏止。据报道,2014年亚运会后,苏炳添状态持续低迷,在对未来感到深深迷茫的情况下,他考虑过退役。如果苏炳添坚持不到32岁或者28岁就转身离去,没有人会苛责。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黄种人能挑战的极限十分有限,坚守未必有意义。但苏炳添最终给出的答案是做个“固执的人”。2015年他第一次跑进9秒区,是对苏炳添自己也是对所有人的回报和启示。当然,欢笑背后,是无尽的伤痛和寂寞。
苏炳添的故事证明了,所有的高光时刻都来自于背后的长期主义。对孤独的勇士来说,最大的对手,从来都是自己。坚守内心梦想,不断超越自己,才能激发出最好的自己,成为一个领域的最强者。
这样的 体育 精神,不仅 体育 界需要,任何行业都需要。因为这是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缺少的发展动力。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不论身处什么岗位,愈挫愈勇,力争上游,都是最好的精神风貌。说到底,永不言弃的精神也是一个国家、一个 社会 、一个时代进步的力量源泉。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总会面对各种“极限”挑战,有时,这种挑战是自身一时难以承受的,有时,还会因各种意外因素导致伤痕累累,但只有不断强大自己,像苏炳添那样,不断和“身体”对话,不断发现和挖掘自身更大的潜能,坚持长期主义,才有可能触及胜利的荣光,抵达我们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