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vs阿曼男足时间几点-中国vs阿曼1999

tamoadmin 2024-10-06 01:38

1.中国铬矿资源现状

2.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多少个?

3.当前世界国家面积人口等排名

4.世界上哪个国家没有刑

5.关于历届世博会的标志的资料

中国铬矿资源现状

中国vs阿曼男足时间几点-中国vs阿曼1999

我国是一个铬矿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鉴于国家对铬矿资源的迫切需求,为保证国家基本钢材和尖端工业的需要,我国铬矿地质工作者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工作。特别是,1964年原地质部组织了“新疆铬矿会战指挥部”以新疆铬矿为重点,掀起了全国铬矿找矿热潮,随着一批铬矿产地的发现和勘探,结束了我国无铬矿的历史。至大会战结束(1980年底),铬矿勘查区已达49处,探明资源量1053.1万吨,积累了大量铬矿和基性-超基性岩资料,基本查明了我国铬矿分布的总体格局。在此阶段,我国共投入铬矿找矿地质勘查事业费约4.28亿元,完成钻探工程量约292.6万米,坑探5.8万米;提交科研报告约223份,发表论文约278 篇;查明我国基性-超基性岩岩体总数约11443个,出露面积11147km2,其中超基性岩体8635个,总面积4516km2(姚培慧等,1993)。此外,对铬矿的找矿勘查方法也作了一些探索。80年代后,铬矿勘查资金逐年减少,找矿规模不断缩小,资源量仅有少量增加,铬矿工作的重点也由找矿勘查转向铬矿地质科学研究。不少学者对超基性岩及铬矿的成岩成矿理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发表了大量论文和专著,对进一步找矿、勘查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我国铬矿资源家底

我国铬矿勘查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60~70年代是我国铬矿勘查的黄金时期,先后发现了罗布莎、萨尔托海、大道尔吉等中型以上的铬矿床,在检查物探异常时发现了萨尔托海东南6km处隐伏的鲸鱼矿床。此时,铬矿资源量快速上升。历年获得的资源量见表1-3。

表1-3 中国铬矿历年储量、资源量一览表

储量单位:万吨、矿石。

从上表可以看出:

1)我国铬矿资源量增长主要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铬矿大会战时期,至1980年累计探明储量已达1053.1万吨,此后至1993年仅增加252.2万吨,达1305.3万吨,保有储量为1121.8万吨,而此时期,铬矿的消耗量逐年递增。

2)1999年至2000年,铬矿保有储量有所下降,至2000年,仅有978.2万吨。

3)2001年后,全国进行矿产储量套改,以与“国际标准接轨”。使用中发现新旧资料对比仍有一定困难,仅过去的保有储量与现在的查明资源储量较为接近,可作为对比参数。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5年,查明资源储量逐年下降,2006年后,新增资源量较多,累计221.72万吨。而这些新增资源量绝大部分为西藏罗布莎矿区贡献(后文还将详述)。

二、我国铬矿资源特征

据2012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储量通报,全国已开展勘查工作的铬矿矿区64处,查明铬矿资源储量仅有1149.87万吨(表1-3,应为当年查明保有资源储量),不及世界基础储量的百分之一。我国铬矿具有矿床规模小、区域分布差异明显、矿床成因类型单一以及冶金级富矿石所占比例不高等特点。且矿石生产水平较低,年产量一直徘徊在10~20万吨之间,而我国铬矿年消耗量,近几年则一直维持在百万吨以上,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主要依靠进口来缓解国内铬矿供不应求的局面,资源紧缺程度极为突出。

我国铬矿资源特征:

1)小型矿床居多。通过本次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查明,全国已发现铬矿床,矿点、矿化点达350个,主要分布于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图1-3a、1-3b),但成型矿床并未增加,绝大多数仍为矿点、矿化点。全国仅有1个大型矿床,4个中型矿床,分别是西藏的罗布莎铬矿床(据西藏地矿局2013年统计,罗布莎矿区已探获资源储量超过500万吨,为大型矿床。香卡山矿区资源量超过100万吨可达中型规模);内蒙古赫格敖拉矿区(累计资源储量约288.6万吨)、新疆萨尔托海矿区(累计资源储量约219.5万吨)、甘肃大道尔吉矿区(累计资源储量200.5万吨)(表1-4)。上述的5个(包括1个大型、4个中型)铬矿床都由数百个大小不一的矿体组成,具有成群出现、呈带分布、分段集中的特点。

图1-3a 各省(市、自治区)铬矿查明资源储量分布饼状图

图1-3b 各省(市、自治区)铬矿床(点)数量统计图

2)矿床类型单一。世界原生铬矿床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层状铬矿床,它主要产于古老陆块区层状镁铁-超镁铁杂岩内,以布什维尔德、斯提尔沃特以及津巴布韦大岩墙等铬矿为代表;另一类为蛇绿岩型铬矿,多产于显生宙以来各造山带中蛇绿岩(蛇绿混杂岩)中。我国铬矿的成因类型较为单一,具工业价值的铬矿以蛇绿岩型铬矿为主,至今尚未发现典型层状基性-超基性岩型铬矿(图1-4)。

图1-4 中国铬矿分布图

表1-4 全国有关省(市、自治区)铬矿产地数量与源量储量一览表

注:表中探明资源量均为累计查明资源量(其中包括部分未上表资源量),数据引自各省(市、自治区)成矿规律组报告;预测资源量由预测组提供。

3)优质矿石量少。高品位冶金级矿石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等地,其资源量仅占总保有资源储量的38.6%;耐火级矿石主要分布于新疆萨尔托海等地区;化工级矿石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甘肃等地(图1-5)。

图1-5 各省不分类型铬矿查明富矿与总资源储量直方图

(数据来自2012年储量通报)

三、我国铬矿资源形势

1)铬矿是发展优质钢铁的重要原料。我国铬矿资源短缺,国内铬矿产量不足消费需求的3%(中国矿产资源年报,2011),对外进口逐年增加。从1980年到2012年,我国铬矿资源量(表1-3,2000年前用保有资源储量,2000年后为查明资源储量)仅增加了107.63万吨。基础储量由2000年595.2万吨,到2005年仅为520.9万吨,2012年下降为405万吨,逐年下降趋势明显(图1-6)。如不能找到新的接替资源,不远的将来,我国的铬铁矿资源可能枯竭。

图1-6 1963~2012年中国铬矿基础储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注:1963~1970年数据出自张建博士论文“新疆西准噶尔地区铬铁矿资源潜力评价研究”,其中基础储量为保有储量,2000~2012年数据据国土资源部公报。

2)我国铬铁矿开采、生产水平一直较低。1970年,铬矿年产量仅为3万吨,2007年产量最高,总产量达28.2万吨,此后,铬矿产量略有下降(图1-7)。铬矿主要产区有西藏,新疆、甘肃以及内蒙古。据马建明(2007)统计,全国共有铬矿矿山23处,无大型矿山,仅有中型矿山1处,小型矿山12处,小型铬矿采矿点11处,从业入员1842入,工业总产值7.66亿元。其中,西藏2007年铬铁矿石产量为14.3万吨,采矿实际回收率平均为77.5%,矿产品销售收入5.39亿元,年利润总额约2.65亿元。

图1-7 1970~2010年中国铬铁矿产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张建(2009);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11),《中国矿产资源年报》(内部)

1957~1996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矿业网;1999~2005年数据来源于USGS Minera1yearbook2000,2003,2005,2006

3)由于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近年炼制不锈钢的铬铁合金产量呈上升趋势,2005年,世界铬铁合金生产总量约为657万吨,主要的生产国有南非(258万吨)、哈萨克斯坦(116万吨)以及中国(75万吨)。解决我国铬矿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主要依靠进口。1957年,我国进口铬矿仅1.94万吨,至2012年进口量达到929.3万吨,主要来自:南非448.6万吨、土耳其183.6万吨、澳大利亚50.1万吨、巴基斯坦47.4万吨、伊朗44.8万吨、阿曼42.5万吨、印度31.7万吨(马建明,2013)。以上7国合计848.0万吨,占我国进口总量的91.3%。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铬矿进口国。

虽然,从全球角度来看,铬矿资源并不紧缺,但由于分布不均匀,价格容易受入为因素控制。目前世界主要的铬合金产地,已逐步转移到具有丰富铬铁矿资源的国家(南非、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印度等)(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13,《世界矿产资源年评》),这些国家可能会对铬矿石的出口采取限制、提价等措施,从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2007年,我国进口铬矿平均到岸价为254.2美元/t,2008年则猛增至396.7美元/t,2011年有所回落,平均到岸价为282.1美元/t,价格变化的主动权不在我国。因此,我们应认真研究新的对策,立足国内,寻找新的铬矿矿产地。同时也要协助国内企业寻找条件较好的国家、地区,走出去。通过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解决我国铬矿资源紧缺问题,从而可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多的资源,以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通过科技创新寻找铬的替代品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方向。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多少个?

建交的国家达到了181个。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进行友好往来。

亚洲国家(46个)

阿富汗(Afghanistan):1955年1月20日—今

亚美尼亚(Armenia):1992年4月6日—今

阿塞拜疆(Azerbaijan):1992年4月2日—今

巴林(Bahrain):1989年4月18日—今

孟加拉国(Bangladesh):1975年10月4日—今

文莱(Brunei):1991年9月30日—今

柬埔寨(Cambodia):1958年7月19日—今

塞浦路斯(Cyprus):1971年12月14日—今

东帝汶(East Timor):2002年5月20日—今

格鲁吉亚(Georgia):1992年6月9日—今

印度(India):1950年4月1日—今

印度尼西亚(Indonesia):1950年4月13日—1967年10月30日;1990年8月8日—今

伊朗(Iran):1971年8月16日—今

伊拉克(Iraq):1958年8月25日—今

以色列(Israel):1992年1月24日—今

日本(Japan):1972年9月29日—今

约旦(Jordan):1977年4月7日—今

哈萨克斯坦(Kazakhstan):1992年1月3日—今

科威特(Kuwait):1971年3月22日—今

吉尔吉斯斯坦(Kyrgyzstan):1992年1月5日—今

老挝(Laos):1961年4月25日—今

黎巴嫩(Lebanon):1971年11月9日—今

马来西亚(Malaysia):1974年5月31日—今

马尔代夫(Maldives):1972年10月14日—今

蒙古(Mongolia):1949年10月16日—今

缅甸(Myanmar):1950年6月8日—今

尼泊尔(Nepal):1955年8月1日—今

朝鲜(North Korea):1949年10月6日—今

阿曼(Oman):1978年5月25日—今

巴基斯坦(Pakistan):1951年5月21日—今

巴勒斯坦(Palestine):1988年11月20日—今

菲律宾(Philippines):1975年6月9日—今

卡塔尔(Qatar):1988年7月9日—今

韩国(South Korea):1992年8月24日—今

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1990年7月21日—今

新加坡(Singapore):1990年10月3日—今

斯里兰卡(Sri Lanka):1957年2月7日—今

叙利亚(Syria):1956年8月1日—今

塔吉克斯坦(Tajikistan):1992年1月4日—今

泰国(Thailand):1975年7月1日—今

土耳其(Turkey):1971年8月4日—今

土库曼斯坦(Turkmenistan):1992年1月6日—今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nited Arab Emirates):1984年11月1日—今

乌兹别克斯坦(Uzbekistan):1992年1月2日—今

越南(Vietnam):1950年1月18日—今

也门(Yemen):1956年9月24日—今

欧洲国家(43个)

阿尔巴尼亚(Albania):1949年11月23日—今

安道尔(Andorra):1994年6月29日—今

奥地利(Austria):1971年5月28日—今

白俄罗斯(Belarus):1992年1月20日—今

比利时(Belgium):1971年10月25日—今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Bosnia and Herzegovina):1995年4月3日—今

保加利亚(Bulgaria):1949年10月4日—今

克罗地亚(Croatia):1992年5月13日—今

捷克(Czech Republic):1949年10月6日—今

丹麦(Denmark):1950年5月11日—今

爱沙尼亚(Estonia):1991年9月11日—今

芬兰(Finland):1950年10月28日—今

法国(France):1964年1月27日—今

德国(Germany):1972年10月11日—今

希腊(Greece):1972年6月5日—今

匈牙利(Hungary):1949年10月6日—今

冰岛(Iceland):1971年12月8日—今

爱尔兰(Ireland):1979年6月22日—今

意大利(Italy):1970年11月6日—今

拉脱维亚(Latvia):1991年9月12日—今

列支敦士登(Liechtenstein):1950年9月14日—今

立陶宛(Lithuania):1991年9月14日—今

卢森堡(Luxembourg):1972年11月16日—今

北马其顿(North Macedonia):1993年10月12日—1999年2月8日;2001年6月18日—今

马耳他(Malta):1972年1月31日—今

摩尔多瓦(Moldova):1992年1月30日—今

摩纳哥(Monaco):1995年1月16日—今

黑山(Montenegro):2006年7月6日—今

荷兰(Netherlands):1972年5月18日—今

挪威(Norway):1954年10月5日—今

波兰(Poland):1949年10月7日—今

葡萄牙(Portugal):1979年2月8日—今

罗马尼亚(Romania):1949年10月5日—今

俄罗斯(Russia):1949年10月2日—今

圣马力诺(San Marino):1971年5月6日—今

塞尔维亚(Serbia):1955年1月2日—今

斯洛伐克(Slovakia):1949年10月6日—今

斯洛文尼亚(Slovenia):1992年5月12日—今

西班牙(Spain):1973年3月9日—今

瑞典(Sweden):1950年5月9日—今

瑞士(Switzerland):1950年9月14日—今

乌克兰(Ukraine):1992年1月4日—今

英国(United Kingdom):1972年3月13日—今

非洲国家(53个)

阿尔及利亚(Algeria):1958年12月20日—今

安哥拉(Angola):1983年1月12日—今

贝宁(Benin):1964年11月12日—1966年1月9日;1972年12月29日—今

博茨瓦纳(Botswana):1975年1月6日—今

布基纳法索(Burkina Faso):1973年9月15日—1994年2月4日;2018年5月26日—今?

布隆迪(Burundi):1963年12月21日—1965年1月29日;1971年10月13日—今

喀麦隆(Cameroon):1971年3月26日—今

佛得角(Cape Verde):1976年4月25日—今

中非(Central African Republic):1964年9月29日—1966年1月1日;1976年8月20日—1991年7月8日;1998年1月29日—今

乍得(Chad):1972年11月28日—1997年8月12日;2006年8月6日—今

科摩罗(Comoros):1975年11月13日—今

刚果(布)(the Congo):1961年2月20日—今

刚果(金)(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1964年2月22日—今

科特迪瓦(C?te d'Ivoire):1983年3月2日—今

吉布提(Djibouti):1979年1月8日—今

埃及(Egypt):1956年5月30日—今

赤道几内亚(Equatorial Guinea):1970年10月15日—今

厄立特里亚(Eritrea):1993年5月24日—今

埃塞俄比亚(Ethiopia):1970年11月24日—今

加蓬(Gabon):1974年4月20日—今

冈比亚(Gambia):1974年12月14日—1995年7月25日;2016年3月17日—今

加纳(Ghana):1960年7月5日—1966年10月20日;1972年2月25日—今?[11]?

几内亚(Guinea):1959年10月4日—今

几内亚比绍(Guinea-Bissau):1974年3月15日—1990年5月31日;1998年4月23日—今

肯尼亚(Kenya):1963年12月14日—今

莱索托(Lesotho):1983年4月30日—1990年4月7日;1994年1月12日—今

利比里亚(Liberia):1977年2月17日—1989年10月10日;1993年8月10日—1997年9月9日;2003年10月12日—今

利比亚(Libya):1978年8月9日—今

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1972年11月6日—今

马拉维(Malawi):2007年12月28日—今

马里(Mali):1960年10月25日—今

毛里塔尼亚(Mauritania):1965年7月19日—今

毛里求斯(Mauritius):1972年4月15日—今

摩洛哥(Morocco):1958年11月1日—今

莫桑比克(Mozambique):1975年6月25日—今

纳米比亚(Namibia):1990年3月22日—今

尼日尔(Niger):1974年7月20日—1992年7月30日;1996年8月19日—今

尼日利亚(Nigeria):1971年2月10日—今

卢旺达(Rwanda):1971年11月12日—今

塞内加尔(Senegal):1971年12月7日—1996年1月9日;2005年10月25日—今

塞舌尔(Seychelles):1976年6月30日—今

塞拉利昂(Sierra Leone):1971年7月29日—今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Sao Tome and Principe):1975年7月12日—1997年7月11日;2016年12月26日—今

索马里(Somalia):1960年12月14日—今

南非(South Africa):1998年1月1日—今

南苏丹(South Sudan):2011年7月9日—今

苏丹(Sudan):1959年2月4日—今

坦桑尼亚(Tanzania):1964年4月26日—今

多哥(Togo):1972年9月19日—今

突尼斯(Tunisia):1964年1月10日—1967年9月26日;1971年10月8日—今

乌干达(Uganda):1962年10月18日—今

赞比亚(Zambia):1964年10月29日—今

津巴布韦(Zimbabwe):1980年4月18日—今

北美洲国家(16个)

安提瓜和巴布达(Antigua and Barbuda):1983年1月1日—今

巴哈马(Bahamas):1997年5月23日—今

巴巴多斯(Barbados):1977年5月30日—今

加拿大(Canada):1970年10月13日—今

哥斯达黎加(Costa Rica):2007年6月1日—今

古巴(Cuba):1960年9月28日—今

多米尼加(The Dominican Republic):2018年5月1日—今

多米尼克(Dominica):2004年3月23日—今

萨尔瓦多(El Salvador)?[5]?:2018年8月21日—今

格林纳达(Grenada):1985年10月1日—1989年8月7日;2005年1月20日—今

牙买加(Jamaica):1972年11月21日—今

墨西哥(Mexico):1972年2月14日—今

尼加拉瓜(Nicaragua)1985年12月7日—1990年11月9日?[9]?;2021年12月10日—今?[8]?

巴拿马(Panama):2017年6月13日—今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1974年6月20日—今

美国(United States):1979年1月1日—今

南美洲国家(11个)

阿根廷(Argentina):1972年2月19日—今

玻利维亚(Bolivia):1985年7月9日—今

巴西(Brazil):1974年8月15日—今

智利(Chile):1970年12月15日—今

哥伦比亚(Colombia):1980年2月7日—今

厄瓜多尔(Ecuador):1980年1月2日—今

圭亚那(Guyana):1972年6月27日—今

秘鲁(Peru):1971年11月2日—今

苏里南(Suriname):1976年5月28日—今

乌拉圭(Uruguay):1988年2月3日—今

委内瑞拉(Venezuela):1974年6月28日—今

大洋洲国家(12个)

澳大利亚(Australia):1972年12月21日—今

库克群岛(Cook Islands):1997年7月25日—今

斐济(Fiji):1975年11月5日—今

密克罗尼西亚(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1989年9月11日—今

基里巴斯(Kiribati):1980年6月25日—2003年11月29日;2019年9月27日—今?

新西兰(New Zealand):1972年12月22日—今

纽埃(Niue):2007年12月12日—今

巴布亚新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1976年10月12日—今

萨摩亚(Samoa):1975年11月6日—今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2019年9月21日—今

汤加(Tonga):1998年11月2日—今

瓦努阿图(Vanuatu):1982年3月26日—今

当前世界国家面积人口等排名

1 俄罗斯 1,707.5

2 加拿大 997.1

3 中国 960.1

4 美国 936.4

5 巴西 854.7

6 澳大利亚 774.1

7 印度 328.8

8 阿根廷 278.0

9 哈萨克斯坦 271.7

10 苏丹 250.6

11 阿尔及利亚 238.2

12 刚果(金) 234.5

13 沙特阿拉伯 215.0

14 墨西哥 195.8

15 印度尼西亚 190.5

16 利比亚 176.0

17 伊朗 163.3

18 蒙古 156.7

19 秘鲁 128.5

20 乍得 128.4

21 尼日尔 126.7

22 安哥拉 124.7

23 马里 124.0

24 南非 122.1

25 哥伦比亚 113.9

26 埃塞俄比亚 110.4

27 玻利维亚 109.9

28 毛里塔尼亚 102.6

29 埃及 100.1

30 坦桑尼亚 94.5

31 尼日利亚 92.4

32 委内瑞拉 91.2

33 纳米比亚 82.4

34 莫桑比克 80.2

35 巴基斯坦 79.6

36 土耳其 77.5

37 智利 75.7

38 赞比亚 75.3

39 缅甸 67.7

40 阿富汗 65.2

41 索马里 63.8

42 中非 62.3

43 乌克兰 60.4

44 马达加斯加 58.7

45 博茨瓦纳 58.2

46 肯尼亚 58.0

47 法国 55.2

48 也门 52.8

49 泰国 51.3

50 西班牙 50.6

51 土库曼斯坦 48.8

52 喀唛隆 47.5

53 巴布亚新几内亚 46.3

54 瑞典 45.0

55 乌兹别克斯坦 44.7

56 摩洛哥 44.7

57 伊拉克 43.8

58 巴拉圭 40.7

59 津巴布韦 39.1

60 日本 37.8

61 德国 35.7

62 刚果(布) 34.2

63 芬兰 33.8

64 越南 33.2

65 马来西亚 33.0

66 挪威 32.4

67 波兰 32.3

68 科特迪瓦 32.2

69 意大利 30.1

70 菲律宾 30.0

71 厄瓜多尔 28.4

72 布基纳法索 27.4

73 新西兰 27.1

74 加蓬 26.8

75 几内亚 24.6

76 英国 24.5

77 乌干达 24.1

78 加纳 23.9

79 罗马尼亚 23.8

80 老挝 23.7

81 圭亚那 21.5

82 阿曼 21.2

83 白俄罗斯 20.8

84 吉尔吉斯 19.9

85 塞内加尔 19.7

86 叙利亚 18.5

87 柬埔寨 18.1

88 乌拉圭 17.7

89 突尼斯 16.4

90 苏里南 16.3

91 尼泊尔 14.7

92 孟加拉 14.4

93 塔吉克斯坦 14.3

94 希腊 13.2

95 尼加拉瓜 13.0

96 朝鲜 12.1

97 马拉维 11.8

98 贝宁 11.3

99 洪都拉斯 11.2

100 利比里亚 11.1

101 古巴 11.1

102 保加利亚 11.1

103 危地马拉 10.9

104 冰岛 10.3

105 南斯拉夫 10.2

106 韩国 9.9

107 匈牙利 9.3

108 葡萄牙 9.2

109 约旦 8.9

110 阿塞拜疆 8.7

111 阿联酋 8.4

112 奥地利 8.4

113 捷克共和国 7.9

114 巴拿马 7.6

115 塞拉里昂 7.2

116 爱尔兰 7.0

117 格鲁吉亚 6.9

118 斯里兰卡 6.6

119 拉脱维亚 6.5

120 立陶宛 6.5

121 多哥 5.7

122 克罗地亚 5.7

123 哥斯达黎加 5.1

124 斯洛伐克 4.9

125 多米尼加 4.9

126 不丹 4.7

127 爱沙尼亚 4.5

128 丹麦 4.3

129 荷兰 4.1

130 瑞士 4.1

131 几内亚比绍 3.6

132 比利时-卢森堡 3.3

133 亚美尼亚 3.0

134 莱索托 3.0

135 阿尔巴尼亚 2.9

136 所罗门群岛 2.9

137 布隆迪 2.8

138 赤道几内亚 2.8

139 海地 2.8

140 卢旺达 2.6

141 吉布提 2.3

142 伯利兹 2.3

143 以色列 2.1

144 萨尔瓦多 2.1

145 斯洛文尼亚 2.0

146 新喀里多尼亚 1.9

147 科威特 1.8

148 斐济 1.8

149 斯威士兰 1.7

150 东帝汶 1.5

151 巴哈马 1.4

152 瓦努阿图 1.2

153 卡塔尔 1.1

154 冈比亚 1.1

155 牙买加 1.1

156 黎巴嫩 1.0

157 塞浦路斯 0.9

158 波多黎各 0.9

159 文莱 0.6

160 佛得角 0.4

161 萨摩亚 0.3

162 科摩罗 0.2

163 毛里求斯 0.2

164 香港 0.1

165 新加坡 0.1

166 塞舌尔 0.1

167 关岛 0.1

168 巴林 0.1

169 汤加 0.1

170 安提瓜和巴布达 0.04

171 巴巴多斯 0.04

172 格林纳达 0.03

173 马尔他 0.03

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联合国《统计月报》2001年3月

前10名:

1 中国,13亿

2 印度,10亿

3 美国,2.75亿

4 印度尼西亚,2.12亿

5 巴西,1.7亿

6 巴基斯坦,1.51亿

7 俄罗斯,1.45亿

8 孟加拉国,1.28亿

9 日本,1.27亿

10 尼日利亚,1.23亿

世界人口最新数字

中国人口网 2005-06-20 15:53:28

今年7月11日是第15个世界人口日。二战后,世界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这一快速增长的趋势今天还在继续。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对地球的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多年来,许多国家的政府为控制人口增长作出了艰巨努力。以下是摘自联合国人口司报告中的一些世界人口最新数字。

世界人口70年增加了2倍:1930年全球人口大约为20亿,1960年上升到30亿,1974年达到40亿,1987年突破50亿,1999年达到60亿。目前,世界人口约为64亿。如计划生育措施有效实施,世界人口在2050年将有望被控制在89亿左右。 世界人口5大国:中国(13亿),印度(10亿),美国(2.97亿),印度尼西亚(2.23亿)和巴西(1.81亿)。

世界人口目前年增长率为1.2%,其中最不发达国家年增长率最高,达2.4%。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人口年增长率分别为0.25%和1.46%。

世界人口目前每年净增长7700万,每秒增加2人到3人。对世界人口年增长“贡献”最大的7国为:印度(21%),中国(13%),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印尼和美国(均为4%)。

世界各主要地区的人口排名依次为:亚洲(38.7亿),非洲(8.69亿),欧洲(7.26亿),拉美和加勒比地区(5.5亿),北美(3.29亿),大洋州(3300万)。其中,非洲人口增长最快,年增长率为2.3%。而欧洲人口在过去10年中一直在减少,每年平均负增长0.02%。

世界上哪个国家没有刑

世界上以下国家没有刑,分别是:

1、亚洲

文莱、老挝、马尔代夫、蒙古、缅甸、韩国、斯里兰卡、塔吉克斯坦。

2、欧洲

俄罗斯

3、非洲

阿尔及利亚、贝宁、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布)、厄立特里亚、加纳、肯尼亚、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尼日尔、塞拉利昂、斯威士兰、坦桑尼亚、突尼斯、赞比亚。

4、北美洲

格林纳达。

5、南美洲1个

苏里南。

6、大洋洲

瑙鲁、巴布亚新几内亚、汤加。

扩展资料:

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55项刑罪名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

1、背叛国家罪

罪;武装叛乱、罪;投敌叛变罪;间谍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资敌罪。

2、危害公共安全罪

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劫持航空器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爆炸物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盗窃、抢夺、、爆炸物、危险物质罪;抢劫、、爆炸物、危险物质罪。

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走私武器、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集资罪。

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故意罪、故意伤害罪;罪;罪;拐卖妇女、儿童罪。

5、侵犯财产罪。

抢劫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6、越狱罪

聚众持械劫狱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组织卖*罪;强迫卖*罪

二、危害国防利益罪。

7、军事通信罪

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

8、贪污贿赂罪

贪污罪、受贿罪。

三、军人违反职责罪

9、战时违抗命令罪

隐瞒、谎报军情罪;拒传、假传军令罪;投降罪;战时临阵脱逃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军人叛逃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情报罪;战时造谣惑众罪;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非法出卖、转让武器装备罪;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刑

关于历届世博会的标志的资料

世界博览会的由来

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往往在庆丰收、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展开交易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的集会。这就是世界博览会的雏形。

公元5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

18世纪,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成果为目的的展览会。

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举办了这样的展览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展览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伸到国外,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世界性博览会。

世界博览会的历史

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在英国首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展期是1851年5月1日至10月11日,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有伟大的、很棒的、壮观的意思,借此博览会英国在当时展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855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主题:农业、工业和艺术(Theme: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Arts )举行1855年巴黎世博会是为了庆祝自滑铁卢战役以来欧洲大陆享受的40年和平。而实际上,主要欧洲国家暗中较劲,在工业上、艺术上争当霸主才是博览会的真正主题。巴黎世博会耗资约500万美元,约有2.1万件展品参展,展现了当时工业和艺术方面的成就。1855年巴黎世博会展出了混凝土、钢制品、铝制品和橡胶等。

二战后,世界人民在满目疮痪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并在恢复生产,复苏经济的基础上,于1958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战后第一个世界博览会,主题“科学、文明和人性”。为了体现科学的这个主题思想,布鲁塞尔世博会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结构的球型展馆,代表着人类进入了科技进步的新世纪的象征,它独特新颖的造形,虽然时隔快半个世纪之久,但仍然历历在目。博览会的辉煌和丰富,几乎使以往的所有世博会都默然失色。

1962年美国西雅图举办了一次规模不大的专业性的博览会 “太空时代的人类”。博览会展出全新的先进科技,自动售货机和单钢轨铁路,使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4年为了纪念纽约建城300周年,纽约又一历届世博会标志次举办了世界博览会,虽主题的格调高雅 “通过理解走向和平”。然而这次世博会浓重的商业气氛,使观众驻足不前,失去了纪念活动的意义。

1867年巴黎世博会已经具备了现代世博会的雏形。会 期:1867年4月1日至1867年11月3日,主 题:劳动的历史,

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举办了世界博览会,日本人称之为万国博览会,体现“人类的进步与和谐”,向观众展示了继东京奥运会之后,日本在各方面的发展和成就,得益于这次博览会,日本在以后10年的经济发展中,一直保持强劲的势头。

1985年日本再次举办世界博览会,会址是在新城筑波市,一座距东京50多公里的全新科学文化城。博览会的主题是:“居住与环境 人类的家居科技”。

时隔一年,加拿大为纪念温哥华建城100周年,又举办了一次以“交通运输”为主题的博览会。

1988年是英国人在澳洲建立居住点200周年,为铭记这一日子,澳大利亚在东部黄金海岸城市布里斯班举办了世界博览会。这次博览会的主题“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体现了人类在当今科学技术极其发达的时代中休闲和娱乐。各国都围绕这个主题大做文章,以体育、文娱、旅游、休闲、烹调、园艺等等各种内容来体现人类生活的丰富多彩。

1990年日本大阪举办丁AI类专业性的国际花绿博览会,主题是:“人类与自然”。展出以世界园艺为内容,作为庆祝大阪“新的开端”100周年的纪念活动。这次展览会共有82个国家参加,55个国际组织与日本各省市和大企业都单独设了展馆或展台。百次在亚洲实现了大型国际园艺博览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为此,西班牙政府在塞维利亚举办了世博会,把博览会历届世博会标志的主题命名为“发现的时代”。世博会占地面积478万平方米,有100多个国家参加。观众达6000多万人次,中国馆展出四大发明及长征系列火箭等,被评为“五星级展馆”。

1993年韩国大田博览会,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界博览会(认可类)。主题为:“新的起飞之路”。中国馆展示了航天科技,三峡工程等,共接待观众350万人次,为各展馆之最,被评为五大最佳展馆之一。

1998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览会。1998年是联合国批准的国际海洋年,博览会的主题为:“海洋——未来的财富”。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主题“人类、自然、科技”,参展国家和组织共计172个,为往届世博会参展国家、地区和组织最多的一届。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主题“自然的睿智”,是最近的一次注册类世博会,中国馆接待观众570万人次,为接待观众最多的展馆。

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水塔是2008年萨拉戈萨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萨拉戈萨城市最高的建筑。水塔是世博园中三大主题展馆之一,展览“水——生命之源”主题的场所,为此也称水塔馆。

世界博览会一览表

届数 时间 举办国/城市 名称

01 1851年 英国/伦敦 万国工业博览会

02 1855年 法国/巴黎 巴黎世界博览会

03 1862年 英国/伦敦 伦敦世界博览会

04 1867年 法国/巴黎 第2届巴黎世界博览会

05 1873年 奥地利/维也纳 维也纳世界博览会

06 1876年 美国/费城 费城美国独立百年博览会

07 1878年 法国/巴黎 第3届巴黎世界博览会

08 1883年 荷兰/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国际博览会

09 1889年 法国/巴黎 世界博览会(1889)

10 1893年 美国/芝加哥 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

11 1900年 法国/巴黎 第5届巴黎世界博览会

12 1904年 美国/圣路易斯 圣路易斯百周年纪念博览会

13 1908年 英国/伦敦 伦敦世界博览会

14 1915年 美国/旧金山 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

15 1925年 法国/巴黎 巴黎国际装饰美术博览会

16 1926年 美国/费城 费城建国150周年世界博览会

17 1933年 美国/芝加哥 芝加哥世界博览会

18 1935年 比利时/布鲁塞尔 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19 1937年 法国/巴黎 巴黎艺术世界博览会

20 1939年 美国/纽约 纽约世界博览会

21 1958年 比利时/布鲁塞尔 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22 1962年 美国/西雅图 西雅图廿一世纪博览

23 1964年 美国/纽约 纽约世界博览会

24 1967年 加拿大/蒙特利尔 加拿大世界博览会

25 1970年 日本/大阪 日本世界博览会

26 1971年 匈牙利/布达佩斯 世界狩猎博览会

27 1974年 美国/斯波坎 世界博览会1974

28 1975年 日本/冲绳 冲绳世界海洋博览会

29 1982年 美国/诺克斯维尔 诺克斯维尔世界能源博览会

30 1984年 美国/新奥尔良 路易西安纳世界博览

31 1985年 日本/筑波 筑波世界博览会

32 1986年 加拿大/温哥华 温哥华世界运输博览会

34 1988年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 布里斯本世界博览会

35 1990年 意大利/热那亚 热那亚世界博览会

36 1992年 西班牙/塞维利亚 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

37 1993年 韩国/大田 大田世界博览会

38 1998年 葡萄牙/里斯本 里斯本博览会

39 2000年 德国/汉诺威 汉诺威世界博览会

40 2005年 日本/爱知 爱知地球博览会

41 2008年 西班牙/萨拉戈萨 萨拉戈萨世界博览会

42 2010年 中国/上海 上海世界博览会

43 2012年 韩国/丽水 丽水世界博览会

44 2015年 意大利/米兰 米兰世界博览会

第一届世博会

1851年5月1日,世界上的第一次博览会在英国召开。

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已经是世界上一流的强国,没有人怀疑英国的强大,因为强大而带来的巨大召唤力使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维多利亚女王发出外交邀请信函,有10个国家接受了邀请。认真刻板的英国人动用了全国的经济力量,为一届世界博览会布展。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风格是笨重的,多为庞大的石头建筑。在这次世界博览会上,英国人一改往日风格,在著名的海德公园内建造以钢和玻璃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水晶宫。水晶宫长1700英尺,高100英尺,耗用了4500吨钢材,10公顷的玻璃。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热闹非凡的气氛中开幕,在占地9.6万平方米的展区中,展览用的桌子总长约有13公里,在23个星期的展览期间,有630万人进行了参观。14000件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刚钻,还有一头标本大象,而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

这次世界博览会不仅是一次“眼花缭乱,丰富多彩”的陈列,而且开创了今后数十年的自由贸易的先驱,向人类预示了工业化生产时代的到来,所有的展品均代表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的无限想象力。因此伦敦博览会被确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博会。水晶宫博览会成为二十世纪科学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它的成功使以后的世界博览会与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成为全球规模的盛会,世界博览会因此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首次确立主题的世博会: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

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社会化生产的专业性就越强,社会生活的一切活动就变得更加有序。世博会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演绎之后,1933年美国在芝加哥举办了主题为“一个世纪的进步”(A Century of Progress)”的世博会。这是第一次有主题的世博会,要求参展者围绕一个共同的题目设计和创作自己的展品。会上展出的多是百年科技的成果,引人入胜的当数绚丽的霓虹灯景,而引起轰动的则是航空技术、有空调设施的新建筑等科技新成就。使人们看到了一个世纪以来科技的巨大进步,倍受鼓舞。从此以后,每一届世博会都确定了一个极富意义的主题。

[编辑本段]世博管理组的介绍

负责协调管理世界博览会的国国际展览局徽标际组织是国际展览局,英文简称为“BIE”。国际展览局成立于1928年,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其章程为《国际展览公约》。该公约由31个国家和政府代表于1928年在巴黎签署,分别于1948年、1966年、1972年以及1988年5月31日作过修正。

国际展览局(BIE)的宗旨是通过协调和举办世界博览会,促进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国际展览局的常务办事机构为秘书处,秘书长为该处的最高领导,现任秘书长是洛塞泰斯先生。

[编辑本段]国际展览局成员国

截止2009年12月31日,有156个。名单如下:

欧洲地区(30个)

奥地利、比利时、白俄罗斯、保加利亚、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法国、德国、英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摩纳哥、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乌克兰、爱尔兰、冰岛。

北美洲地区(17个)

加拿大、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萨尔瓦多、格林纳达、海地、墨西哥、尼加拉瓜、圣克提斯与内维斯、圣艾森特和格半提内斯、圣卢西亚、特立尼达与多巴哥

南美洲地区(8个)

阿根廷、哥伦比亚、圭亚那、秘鲁、苏里南、乌拉圭、委内瑞拉、巴西

非洲地区(11个)

阿尔及利亚、马达加斯加、摩洛哥、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塞舌尔、南非、坦桑尼亚、刚果、突尼斯、乌干达

亚洲地区(19个)

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以色列、日本、韩国、老挝、黎巴嫩、马来西亚、蒙古、阿曼、菲律宾、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泰国,、朝鲜

大洋洲(4个)

澳大利亚、瑙鲁、帕劳、新西兰

[编辑本段]举办城市选举规则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

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展览会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并已先后举办过40届。按照国际展览局的最新规定,世界博览会按性质、规模、展期分为两种:一种是注册类(以前称综合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6个月,每5年举办一次;另一类是认可类(以前称专业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3个月,在两届注册类世博会之间举办一次。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不同于一般的贸易促销和经济招商的展览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博览会。

国际展览局是专门从事监督和保障《国际展览公约》的实施、协调和管理举办世博会并保证世博会水平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截至2002年11月,有89个成员国。1993年5月,国际展览局正式接纳中国为第46个成员国。根据选举规则,国际展览局成员国无论大小,各拥有一票的选举权。在第一轮投票中,如果某候选国城市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选票,该城市将成为下一届世博会的举办城市。如果第一轮投票中没有任何一个候选国城市获得所需的选票,则将进行第二轮投票,但在首轮投票中得票最少者将不再参加角逐。在第二轮投票中,获得三分之二以上选票的候选国城市当选。如若仍没有城市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选票,则继续按照上述方式进行第三轮投票,直至选举出2个得票最多的城市。最后的角逐将由这2个城市进行,其中得票较多的获举办权。

[编辑本段]世博会的申办程序

一·申请

按BIE规定,有意举办世博会的国家不得早于举办日期的九年,注册申请应在开幕日之前五年(这也是主办国政府开始通过外交渠道向其它国家发参展邀请的时间)向BIE提出正式申请,并交纳10%的注册费。申请函包括开幕和闭幕日期、主题,以及组委会的法律地位。BIE将向各成员国政府通报这一申请,并告知他们自通报到达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他们是否参与竞争的意向。

二·考察

在提交申请函的6个月后,BIE执行委员会主席将根据规定组织考察,以确保申请的可行性。考察活动由一位BIE副主席主持,若干名代表、专家及秘书长参加。所有费用由申办方承担。考察内容是:主题及定义、开幕日期与期限、地点、面积(总面积,可分配给各参展商面积的上限与下限)、预期参观人数、财政可行性与财政保证措施、申办方计算参展成本及财政与物质配置的方法(以降低各参展国的成本)、对参展国的政策和措施保证、政府和有兴趣参与的各类组织的态度,等等。

三·投票

如果申办国的准备工作获得考察团各项的支持,全体会议将按常规在举办日期之前八年进行投票选择。如果申办国不止一个,全体会议将采取无记名方式投票表决。

若第一轮投票后,申办国获三分之二票数,该国即获得举办权。若任何申请均未获三分之二票数,将再次举行投票,每次投票中票数最少的国家被淘汰,随后仍按三分之二票数原则确定主办国。当只有两个国家竞争时,根据简单多数原则确定主办国。

四·注册

获得举办权的国家要根据BIE制订的一般规则与参展合约(草案)所确定的复审与接纳文件,对展览会进行注册。注册申请应在开幕日之前五年提交给BIE。这也是主办国政府开始通过外交渠道向其它国家发参展邀请的时间。注册意味着举办国政府正式承担其申请时提出的责任,认可BIE提出的标准,以确保世博会的有序发展,保护各成员国的利益。BIE在收到注册申请时,将向举办国政府收取90%的注册费,其金额按BIE全体会议通过的规则确定。

[编辑本段]世博的分类及级别

世界博览会分类简介

按照国际展览局的规定,世界博览会按性质、规模、展期分为两种:一种是注册类(也称综合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6个月,从2000年开始每5年举办一次;另一类是认可类(也称专业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3个月,在两届注册类世博会之间举办一次。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不同于一般的贸易促销和经济招商的展览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博览会。认可类博览会分为A1、A2、B1、B2四个级别。A1级是认可类博览会的最高级别。中国申请的上海世博会属于注册类世博会。

A1级世界园艺博览会主要规定

根据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规章的规定:

①A1博览会必须包括含园艺业的所有领域;

②最小展出面积:50公项(5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物所占最大面积为总面积的10%(不包括用于室内展览的建筑面积);③展览面积用地面积的至少5%应留给国际参展者;

④至少有10个不同的国家参展;

⑤财政保证金:20,000瑞士法郎;

⑥A1级博览会每年不超过一次;

⑦每个国家每10年中不能举办一次以上A1级博览会,举办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6个月;

⑧免费提供场馆对不发达国家提供资助。

『历届世博主办城市和主题』

1933年美国芝加哥 “一个世纪的进步”

1935年比利时布鲁塞尔 “通过竞争获取和平”

1937年法国巴黎 “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

1939年美国旧金山 “明日新世界”

1958比利时布鲁塞尔 “科学、文明和人性”

1962年美国西雅图 “太空时代的人类”

1964年美国纽约 “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1967年加拿大蒙持利尔 “人类与世界”

1968年美国圣安东尼奥 “美洲大陆的文化交流”

1970年日本大阪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1974年美国斯波坎 “无污染的进步”

1975年日本冲绳 “海洋-充满希望的未来”

1982年美国诺克斯维 “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1984年美国新奥尔良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85年日本筑波 “居住与环境 人类的家居科技”

1986年加拿大温哥华 “交通与运输”

1988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

1990年日本大阪 “人类与自然”

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 “发现的时代”

1992年意大利热那亚 “哥伦布-船与海”

1993年韩国大田 “新的起飞之路”

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 “海洋——未来的财富”

2000年德国汉诺威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2005年日本爱知 “自然、城市、和谐——生活的艺术”

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 “水与可持续发展”

2010年中国上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世博名言』

“唯有自然才是真正的工程师”——英国园艺师约瑟芬·帕克斯腾

“我们国家从此拥有了自由的象征!”——美国格兰特总统

“我们人类的祖先竟然是杰出的艺术家。”——西班牙索图拉

“以最小限追求最大限” ——巴克敏斯特·富勒

“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这是精神上的,也是技术上的。” ——阿姆斯特朗

“原子被放大了一亿五千万倍,愿人类合理利用原子能”——安德·沃特凯恩

『世博会名词』

招展、招商、会徽、会旗、口号、会歌、世博、展期、BIE、招客、海报、创意、

平台、实体、经验、融合、网络、展示、申请、考察、投票、注册、规模、性质、

世博会、参展国、赞助商、国际馆、主题馆、自建馆、合建馆、租赁馆、企业馆、

志愿者、专线车、中国馆、世博园、世博村、综合性、申办国、考察团、举办权、

参展商、注册费、展出馆、世园会、回顾展、世博网、中国红、主题区、贸促会、

自建馆、实践区、代表性、主办国、内展馆、综合馆、举办权、注册类、认可类、

战略伙伴、世博票务、国别档案、储存信息、世博会歌、参展合约、参展邀请、

样板组团、参展国家、经济招商、国际园艺、参展费用、展台设计、参展类别、

自行布展、霓虹灯景、航空技术、城市时代、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创新技术、

参展成本、巴黎公约、参展机构、报告、主题体现、展览主题、中式创意、

创意之馆、创意商机、中国元素、共建时期、国际招展、招标信息、地方展馆、

创意行业、亚洲广场、非洲广场、欧洲广场、美洲广场、庆典广场、建筑奇迹、

东方之冠、世博园区、世博旅游、世博口号、世博标语、世博精神、世博商机、

资源体系、有机系统、城市发展、理想季节、四海之宝、新闻中心、三大展馆、

重要载体、规划核心、突出位置、主题演绎、自行设计、建造展馆、展示空间、

交流平台、参展主题、世博舟桥、有机融合、集中展示、网络平台、微笑接力、

会员国家、法律地位、物质配置、参展合约、四个级别、财政保证、馆日活动、

世博家园、世博公园、土地控股、多元文化、会徽图案、城乡互动、主题演绎、

市场化运作、专题讨论会、国际展览局、世博主题歌、上海世博会、向国际招展、

世界美食城、世博会徽标、提交申请函、财政可行性、原子球建筑、财政保证金、

上海办、上海世博局、世博会主题、世博主题词、高级赞助商、项目赞助商、

世博会创意、大洋洲广场、丰田机器人、水晶宫建筑、标志性建筑、世博倒计时、

生活与城市、城市化进程、演化和成长、永久性建筑、关联和互动、主要展示区、

规划核心区、替代性体验、实时性互动、实体世博会、最佳实践区、非会员国家、

世博餐饮中心、世博急救中心、世博会纪念品、世博建设债券、国际展览组织、

世博会吉祥物、世博建设债券、世博会纪念品、税收优惠政策、专业性博览会、

国际展览公约、综合性世博会、上海世博园区、文化演艺活动、创意行业门类、

文化演艺活动、科技创新产品、世博会组委会、预计参观人数、科技行动计划、

地球大生活圈、城市有机系统、发展密切互动、运营自会中心、庆典会议中心、

论坛活动中心、营造网络平台、免费提供场馆、旅客接待中心、预期参观人数、

深化世博会主题、世博会注册报告、世博会资金来源、上海世界博览会、

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海世博会论坛、世博事务协调局、上海世博组委会。

9月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下一篇: 利沃诺vs佩斯卡拉-利沃诺球衣
上一篇: nba总决赛颁奖人拉-2020年nba总决赛颁奖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