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队vs瑞典逆转-德国vs瑞典
73 2024-10-24
1.巴拿马运河的历史
2.请给我这次篮球世锦赛的赛程,谢谢!!有每支队伍的球员名单就更好了谢谢!!~~~~~
3.女足16强赛程表
4.2018世界杯比赛结果表
巴拿马运河的历史
在遥远的殖民时代,巴拿马地峡是连接太平洋与西班牙宗主国的交通枢纽,每年一度的波托弗洛交易会吸引着欧洲各大商行的代理商,在这里,成吨的秘鲁白银与欧洲货物进行着有利可图的交易,巴拿马因商业和海运日益繁荣。然而,这并没有改变它从属的地位。
早在15世纪,征服墨西哥的西班牙人瓦斯科·科尔特斯就提出过修建运河的主张,但他未指明适合开凿的地点,后来,在瓦斯科·努涅里·巴尔沃亚征服巴拿马之后,1523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即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五世)明确提出了开凿一条中美洲运河的主张。
1534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下令对巴拿马地峡进行勘查,西班牙人沿着山脊用鹅卵石铺出了一条穿越地峡的驿道,算是为开凿作了准备。从18世纪开始,西班牙殖民陆续派员勘查了四个备选地点 :墨西哥南部的特万特佩克地峡; 哥伦比亚西北部的阿特拉托河附近的某个地点; 尼加拉瓜地峡;巴拿马地峡。,1771年,勘查了特万特佩克地峡然而到1814年,当西班牙终于决定开凿运河时,拉美独立战争的爆发却打乱了整个。1823年,由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五国组成的中美洲联邦共和国成立,它正式向美国提出了援建运河的请求,次年6月,拉美自由之父西蒙·玻利瓦尔在巴拿马召开的国际会议上,中美洲运河的开凿正式提上了日程。 在拟议的四个开凿地点中,巴拿马地峡以最窄(61公里)、尼加拉瓜地峡以有尼加拉瓜湖和圣胡安河可资利用,逐渐成为众望所归。 在经济上,开凿运河的好处不言而喻,随着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运日益发达,一条更为便捷的航路显然会带来很多好处,如果运河开通,纽约至旧金山的航程可以缩短16%,利物浦至旧金山的航程缩短43%,而纽约至悉尼的航程也缩短28%,意义非凡。 下令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是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这是他任内的主要功绩,他也因此被美国人民雕入总统山。 在19世纪,巴拿马地峡处于哥伦比亚共和国的管辖之下,1831年-1858年,哥伦比亚改称为新格拉纳达,这个年轻的小国显然希望未来的运河能在它的版图之内,但其有限的财力又无法支撑如此浩大的工程,于是,借重外部力量成为合理的选择。然而,拉美民族天生的敏感,使得新格拉纳达小心地规定开凿运河的租让权只能交给民间公司,而不允许外国介入。
1838年,一家法国公司曾派人对巴拿马地峡进行了勘测,卒因得不到的支持而作罢。1843年,新格拉纳达照会英、法、美、荷、西班牙等国,提议由它们合建巴拿马运河,并由各国共同保证运河未来的中立地位,但除美国以外,各国均未予理睬。
早在1835年,美国即与新格拉纳达就开凿运河一事进行过磋商,当时无果而终,这次新格拉纳达旧事重提,美国自然乐于接受。1846年12月12日,经过历时一年的谈判,美国与新格拉纳达缔结了《美国、新格拉纳达和平、友好、航海及通商条约》,也称《彼得拉克-马利亚里诺条约》,条约共36条,有效期为20年,其中第35条规定美国获得以下权利:
美国公民、船只、商品在其境内可以享有新格拉纳达公民所能享有的种种权利(全部免税、特权和豁免),通过巴拿马地峡的美国旅客、邮件和商品也应给予同等优惠,将来在巴拿马修建任何交通设施时,其通行权或过境权应对美国和公民自由开放,新格拉纳达不得向美国公民征收高于新格拉纳达公民的通行费用,对美国商品也不得征收进口税。
在此基础上,美国也对新格拉纳达作出三项承诺:
1、保证巴拿马地峡地带的完全中立;
2、保证未来运河的自由通行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中断或受到阻碍;
3、保证新格拉纳达拥有巴拿马地峡的主权和财产权。考虑到新格拉纳达政局动荡,为防意外,美国人也还留了几手。1848年美墨战争结束后,美国与墨西哥签订《瓜达卢佩-伊达尔哥条约》,掌握了在特万特佩克地峡开凿运河的权力,1849年,又与尼加拉瓜签订《斯夸尔条约》,取得了开凿尼加拉瓜运河的特权。
1849年,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经济飞速发展,运河的开凿日益受到各方关注,羽翼未丰的美国预见到实力雄厚的英国可能会参与开凿运河的争夺,于是未雨绸缪,抢先向英国提出未来巴拿马运河中立化的建议,得到英国热烈响应。1850年4月19日,美国卿约翰·克莱顿与英国全权代表亨利·布尔沃在华盛顿签订了《美国和英国关于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航运河的条约》,规定:美国和英国均不得对前述通航运河为自己取得或维持任何排他性的控制,同意任何一方均不得在该运河的要冲地区或附近建立或维持任何要塞,也不得对中美洲的任何部分实施占领和统治。条约承诺,当缔约双方发生战争时,任何一方也不能向对方封锁运河,美、英两国共同负责保护任何一方修建运河工程的财产不受侵犯,运河完工时,双方将保护它,使其不受阻碍、劫夺或不公允的没收,双方共同保证运河的中立,以使该运河永久自由开放,所投入的资本稳固可靠。通过这一条约,美国排除了英国以武力独占运河的危险。
然而,《克莱顿-布尔沃条约》是一个充满妥协和折衷的外交文件,存在许多漏洞,它虽然使未来的巴拿马运河中立化,但文字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执行中存在极大的争议。1850年,美国耗资750万美元在巴拿马地峡修建连接两大洋的铁路,历时五年完工,1849年,一家美国公司准备开凿以格雷敦为终点的横贯尼加拉瓜的运河时,英国人援引《克莱顿-布尔沃条约》,指责美国侵犯了受英国保护的印第安人莫斯基托王国的合法权益,致使工程下马,这个挫折让美国人认识到也许在巴拿马地峡开凿运河是一个更为合算的选择。
按照美国与新格拉纳达签订的条约,从1846年起,美国公民获得穿过巴拿马地峡的权力,潮水般涌来的美国游客带来了美元,但在对北方强邻怀有恐惧的巴拿马人看来,这种经济上的输血却几近侵略,1856年发生的一起看似偶然的流血就是证明。
当年4月15日,一名美国人在巴拿马火车站购买西瓜时与摊主发生纠纷,拒付货款,双方遂起争端,由于围观的巴拿马人和美国人情绪激动,冲突很快演变成一场持续数小时的枪战。作客的美国人自然难讨便宜,死伤31人,巴拿马方面伤亡15人。发生后,美国的特派全权专使警告新格拉纳达:如果拒绝迅速赔偿损失,美国将立即占领巴拿马地峡。对此,新格拉纳达总统的回答很简单,但却形象地反映了弱小民族的微妙心态:
硬要使任何一个地峡的过客有权向我们的公民开枪,而我们的公民必须逆来顺受,这是极不公平的,也是横行霸道的,容忍这种屈辱的民族是不配生存的!
然而,爱国的冲动和的表白无法掩饰国家的虚弱。7月,2艘美国巡洋舰“独立”号和“圣玛丽”“号驶抵巴拿马,1856年9月19日,16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登陆,占领了巴拿马火车站,这才让激动的新格林纳达平静下来。1857年2月,两国开始谈判,美国代表提出巴拿马城与科隆城应成为自治的自由港,两国共管以巴拿马铁路为中心的宽约40公里的地峡,巴拿马湾的某些岛屿要割让给美国,赔偿美国公民在中的一切损失。美国代表也表示,如果新格拉纳达接受这些条件,美国愿支付200万美元作为补偿。然而,新格林纳达显得毫无诚意,除赔偿外,它拒绝接受其它条件,谈判一直拖延到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才正式达成条约,1861年已改名为哥伦比亚的新格拉纳达承诺赔偿美国41万美元。
1867年1月23日,因1848年的条约行将期满,哥伦比亚照会美国,要求重新谈判。12月,哥伦比亚将新约草案交给美国审议,该条约规定:哥伦比亚同意美国承建巴拿马运河,提供修建运河的地区,对未来运河的中立,由两国实行共同防御,但此时的美国忙于南北战争的重建和1868年的总统选举,因此迟至1869年1月14日,条约才正式签署。
按照这份新约,哥伦比亚将巴拿马运河开凿权及运河地区租让给美国,租期100年,期满后归还哥伦比亚,美国不得将租让权转让给它国,仅可转让给私营公司。浮躁的哥伦比亚舆论认为条约迁就了美国的利益,群情激奋,3月,哥伦比亚国会否决了这个条约。
1870年1月,两国签订了一个补充条款,规定美国军舰可以随时通过运河而对美国的交战国则实行关闭政策,哥伦比亚舆论又认为这一条款事实上使哥伦比亚成了美国的军事盟友,要求修改,结果被美方拒绝。美国的强硬态度令哥伦比亚感到失望,哥伦比亚舆论则认为,山姆大叔根本不急于修建运河,而只是对独霸运河区感兴趣。
为了“惩罚”美国,哥改弦更张,转而把目光投向欧洲大陆,开始积极与欧洲国家商讨开凿运河的可行性,恰逢1869年,由法国主导的苏伊士运河通航,欧洲金融资本顺理成章地将目光转移到中美洲。1876年,由法国控制的洋际运河工程国际公民协会在巴黎成立,着手对巴拿马运河的开凿进行相关论证,此举得到了哥伦比亚的认可。
不久,协会派出以法国军官吕西安·怀斯中尉为首的调查团赴巴拿马进行实地考察,怀斯的活动能力很强,1878年3月20日,他居然以协会的名义成功地与哥伦比亚达成了由法国来承建巴拿马运河的协议。规定:协会必须在五年内组成运河工程公司并完成运河工程的勘测,从第五年开始的12年内应当建成巴拿马运河;运河通航后,哥伦比亚每年可从运河公司的收益中按比例提成,头25年为每年5%,此后三个25年分别为6%、7%、8%,但最低数字每年不得少于25万美元,租让期为99年,期满后运河即归哥伦比亚所有,期满以前,租让权可转给其它公司,但不得转让给其它大国。
1879年5月,协会邀请因规划组织开凿苏伊士运河而声名鹊起的法国著名外交官费尔南德·德·雷赛布为,召开了审议巴拿马运河问题的国际会议,英、美、德等国的代表也分别与会,会议不顾美国代表的强烈反对,通过了开凿巴拿马运河的决定。7月5日,法国洋际运河工程总公司正式成立,得到开凿运河的租让权,开始积极筹备运河工程。 在雷赛布的领导下,法国洋际运河公司经过数年的准备,制定了8套施工方案,最后定于1883年2月,正式动工开凿巴拿马运河,整个工程由雷赛布本人亲自主持,这使欧洲的投资者深怀信心。雷赛布是职业外交家,1825年以来,历任驻里斯本副领事助理、亚历山大领事、开罗领事、巴塞罗那总领事,最后升至驻马德里公使,因为曾在埃及、突尼斯长期工作,雷赛布在阿拉伯世界中享有相当高的威信。1854年,埃及总督赛义德帕夏授权雷赛布开凿苏伊士运河,雷赛布详细研究了拿破仑远征埃及期间,法国工程师勒佩尔对苏伊士地峡的考察报告,定下了在地中海和红海之间开辟直接通道的施工方案。由于准备充分、资金到位,运河的工程进展顺利,1859年4月25日动工,到1869年11月17日苏伊士运河就正式通航了。苏伊士运河的成功修建,使雷赛布的声誉达到顶峰,他成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得到荣誉军团大十字勋章和印度星形勋章,英国皇室授予他伦敦荣誉市民称号。往昔的成功令雷赛布十分陶醉,他机械地照搬修建苏伊士运河的成功经验,而对巴拿马的特殊地形估计不足,在没有详细调研的基础上草率地制定了施工方案,结果酿成了一场灾难。
巴拿马地峡是热带雨林气候,潮湿闷热、丛林密布、交通闭塞、地形复杂,基础设施落后,缺乏起码的施工条件,当来自55个国家的4万施工大军进驻之后,人们才发现那里简直是一个人间地狱:参天的密林中毒虫遍布,令人难以容忍,炎热的天气使可怕的疫病蔓延开来,夺走了大批工人和技术人员的生命,在加通水闸附近的希望之山上,林立的墓碑令人不寒而栗。
比炎热气候和恶劣环境更可怕的是人为的失误,起初,雷赛布照搬苏伊士运河的经验,认为可以利用巴拿马地峡众多的湖泊修建一条海平式运河,谁知施工四年之后,傲慢的法国人才发现巴拿马地峡临太平洋一端的海面,要比加勒比海一端低出20多厘米,根本无法修建海平式运河,这个过迟的发现给法国洋际运河公司以致命的打击。
最令雷赛布烦心的还有美国人的拆台,运河的设计走向与美国人经营的巴拿马铁路平行,这主要是为了便于运输物资,但美国人根本不予配合。铁路部门对运河物资的配送百般设障,消极对待,最后逼得法国运河公司不得不以2550万美元的天价买下这条仅值750万美元的铁路,但留用的美国员工继续捣乱,破坏怠工,致使铁路根本无法正常运营。
最后,法国运河公司在经营管理上也出现了问题,以雷赛布为首的高管层在工程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却大肆侵吞公开发行的运河股票资金;为掩盖真相,继续增发债券,公司动用大笔金钱贿赂官员,法国先后有150名部长和议员接受了贿赂,然而纸包不住火,到1889年,法国洋际运河公司山穷水尽,不得不宣告破产,雷赛布本人也上了法庭。
1894年9月,为了收拾这个烂摊子,法国牵头另组了一家公司,接手运河工程,决定将原来的海平式运河改成水闸提升式运河,但是由于雷赛布的工程仅完成了三分之一,预算超过原一倍以上,剩下的三分之二又是最艰难的地段,而距离原定的竣工日期只有6年了。眼看无法按期交工,1898年11月,法方不得不请求哥伦比亚将工期宽限至1910年10月,为此法国愿意支付2000万法郎作为补偿。2月,哥伦比亚派代表尼科拉斯·埃斯格拉来到巴黎,他充分体谅法方的困难,提出只要补偿500万法郎即可,这样,法国人就以比较有利的条件得到了延期4年竣工的权力,虽然如此,完成巴拿马运河仍然是杳然无期。 本来,美国就对法国如此轻易地得到巴拿马运河的租让权,感到不满,时任的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指出:美国必须把巴拿马运河控制在自己手中,它决不能放弃这种控制而将运河交给任何一个欧洲国家!
在美国,以阿尔弗雷德·马汉和西奥多·罗斯福为代表的海权论者,非常重视巴拿马运河的战略地位,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美国新式战列舰“俄勒冈”号为了从西雅图赶往古巴参战,居然要绕道合恩角,这一事实极大地刺激了美国和舆论。
为了向哥伦比亚和欧洲国家施压,与法国运河公司抗衡,美国也组织了一个巴拿马运河工程临时协会,由南北战争的著名将军、前总统尤利塞斯·格兰特为,1880年,美国2艘巡洋舰驶抵哥伦比亚港口“访问”,炫耀武力,1881年2月,美国与哥伦比亚签署了一项协定:两国应在巴拿马地峡的战略要点建立海上军事防卫据点,这些据点平时由哥伦比亚人守卫,战时则由美国海军陆战队负责,不过,这项协议很快又被哥伦比亚国会否决。
为了纾解美国的压力,哥伦比亚呼吁欧洲国家共同保证巴拿马运河的中立地位,但这一要求遭到美国的坚决抵制,这时的美国逐渐意识到原来的“克莱顿-布尔沃条约”是一个束缚,于是策划抛开英国,独享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之后,美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都成为世界强国,而英国却深陷于布尔战争的泥潭,在这种背景下,英国决定放弃原来对巴拿马运河的分权要求,以换取美国的外交支持。
1898年12月到1900年2月5日,英、美两国历经旷日持久的谈判,终于签署了《美国和英国关于促进建造通航运河的条约》,也称《海约翰-庞斯福特条约》,以取代原来的“克莱顿-布尔沃条约”。新约确立了美国主持开凿巴拿马运河并享有制定运河管理规定的特权,英国只保有运河通航的自由权,12月20日,美国又抛出三个修正案,进一步强化了对运河的控制,英国亦无条件接受,至此,美国完全排除了英国的干扰,可以专心对付法国了。
法国人在开凿巴拿马遭遇滑铁卢后,1899年8月,美国派一个以海军专家约翰·沃尔克为首的技术委员会来到巴黎,与法国接触,探寻转让运河租让权的可能性,次年4月,又提出收购法国运河公司的要求,但遭到该公司总经理于坦和法国的拒绝。此后,美国加紧向法方施压,1899年12月27日,美国新泽西州成立了一家巴拿马运河公司,展开大规模游说活动,为收购法国运河公司制造舆论。此招未能奏效,美国转而取声东击西的办法,故意放风说要与尼加拉瓜合作,另建运河与巴拿马运河抗衡,这个故意散布的消息收到了奇效,被吓懵了的哥伦比亚驻美公使马丁内兹·席尔瓦,在未请示本国的前提下,就匆忙草拟了一个将法国运河公司的租让权转让给美国的协议,建议由美国代替法国开凿运河,租期为100年,期满后可续租,美国可以在运河区驻军,每年只需支付给哥伦比亚60万美元。
席尔瓦的草率方案遭到了哥伦比亚的严厉批驳,但它的内容却意外地泄漏了出去,成为美国要胁哥伦比亚的一张王牌,席尔瓦因此很快被撤职。为了给内外交困的法国运河公司施压,1901年12月,美国议会开始讨论拨款建造尼加拉瓜运河的问题,这对巴拿马运河的开凿造成了很大冲击,迫使态度强硬的法国运河公司总经理于坦辞职,新任总经理莫理斯·博无意与美国人叫板。1902年1月4日,在征得公司董事会同意后,莫理斯·博电告美国,愿以4000万美元的价格转让其财产和租让权,1月28日,美国国会授权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完成对法国运河公司的收购,但转让还须得到哥伦比亚的同意才能生效。
这时,哥伦比亚新任驻美公使文森特·孔查接到本国指示:只要美国付给法国的4000万美元中有一半属于哥伦比亚,可与美国进行谈判。哥伦比亚的方案是:将宽度为6英里的运河区划归美国,租借期为99年,期满后运河由哥伦比亚收回,不得续租,运河治安由哥国军警负责,租金也需相应提高,但这个方案遭到美国的坚决反对。
6月28日,美国通过《斯普纳法案》,规定美国以4000万美元取得法国运河公司的财产,并对运河区的治安作出了符合美国利益的规定,法案强调如果哥伦比亚拒绝上述建议,美国就着手开凿尼加拉瓜运河,并立即拨款1000万美元筹备工程。此时,巴拿马已经出现了由美国策动的独立运动,内外交困的哥伦比亚却幻想借助美国的力量平定叛乱,于是训令孔查立即接受美国的要求,并且只索取1000万美元及每年60万美元的租金。消息传出,哥伦比亚舆论哗然,孔查更是拒绝执行,11月15日,哥伦比亚外长保拉再次训令孔查无条件接受美国的建议,孔查以辞职作为抗议,11月28日,他竟作为人被美国驱逐出境。
孔查离职后,哥伦比亚驻美公使馆一秘托马斯·埃尔兰继任谈判代表,此君是亲美分子,为使美国满意,他甚至将运河年租金降至25万美元,1903年1月22日,美国与哥伦比亚签订了《海约翰-埃尔兰条约》,该条约纯粹是席尔瓦草案的粗暴翻版。哥伦比亚媒体一致认为《海约翰-埃尔兰条约》是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号召人民起来反对,甚至提出“寸权不能失、寸土不可丢”的口号。美国驻哥伦比亚公使也不得不承认:“哥伦比亚舆论在情绪上是坚决反对批准条约的,他们把这个条约看成是强国企图花几个小钱来剥夺它所享有的世界上最有价值的财富!”1903年3月17日,美国参议院悍然批准了《海约翰-埃尔兰条约》,但8月12日,哥伦比亚国会慑于公众压力,否决了这个条约。
请给我这次篮球世锦赛的赛程,谢谢!!有每支队伍的球员名单就更好了谢谢!!~~~~~
中国男篮代表团名单:
团 长:胡加时 领队:宫鲁鸣(宫鲁鸣新闻,宫鲁鸣说吧) 副领队:薛云飞
主教练:尤纳斯 教练:阿的江、闵鹿蕾、伊戈斯、法尔松
队医:杜文亮、王强 翻译:郑诚
运动员: 4陈江华 5刘炜 6张庆鹏 7王仕鹏 8朱芳雨 9孙悦 10张松涛 11易建联 12莫科 13姚明 14王治郅 15杜锋
小组赛
2006年8月19日
场次 对阵 时间 地点
A/1 委内瑞拉VS黎巴嫩 12:00 仙台
B/1 德国VS日本 12:00 广岛
C/1 巴西VS澳大利亚 12:30 滨松
D/1 波多黎各VS美国 13:00 札幌
A/2 塞黑VS尼日利亚 15:00 仙台
B/2 安哥拉VS巴拿马 15:00 广岛
C/2 希腊VS卡塔尔 15:30 滨松
D/2 斯洛文尼亚VS塞内加尔 15:30 札幌
A/3 阿根廷VS法国 18:00 仙台
B/3 西班牙VS新西兰 18:00 广岛
C/3 土耳其VS立陶宛 18:30 滨松
D/3 中国VS意大利 18:30 札幌
2006年8月20日
A/4 尼日利亚VS委内瑞拉 12:00 仙台
B/4 日本VS安哥拉 12:00 广岛
C/4 卡塔尔VS巴西 12:30 滨松
D/4 塞内加尔VS波多黎各 12:30 札幌
A/5 黎巴嫩VS阿根廷 15:00 仙台
B/5 新西兰VS德国 15:00 广岛
C/5 澳大利亚VS土耳其 15:30 滨松
D/5 意大利VS斯洛文尼亚 15:30 札幌
A/6 法国VS塞黑 18:00 仙台
B/6 巴拿马VS西班牙 18:00 广岛
C/6 立陶宛VS希腊 18:30 滨松
D/6 美国VS中国 18:30 札幌
2006年8月21日
A/7 阿根廷VS委内瑞拉 12:00 仙台
B/7 安哥拉VS新西兰 12:00 广岛
A/8 塞黑VS黎巴嫩 15:00 仙台
B/8 德国VS西班牙 15:00 广岛
A/9 法国VS尼日利亚 18:00 仙台
B/9 日本VS巴拿马 18:00 广岛
2006年8月22日
C/7 立陶宛VS卡塔尔 12:30 滨松
D/7 中国VS波多黎各 12:30 札幌
C/8 希腊VS澳大利亚 15:30 滨松
D/8 意大利VS塞内加尔 15:30 札幌
C/9 土耳其VS巴西 18:30 滨松
D/9 斯洛文尼亚VS美国 18:30 札幌
2006年8月23日
A/10 尼日利亚VS阿根廷 12:00 仙台
B/10 西班牙VS安哥拉 12:00 广岛
C/10 澳大利亚VS立陶宛 12:30 滨松
D/10 塞内加尔VS中国 12:30 札幌
A/11 委内瑞拉VS塞黑 15:00 仙台
B/11 巴拿马VS德国 15:00 广岛
C/11 卡塔尔VS土耳其 15:30 滨松
D/11 波多黎各VS斯洛文尼亚 15:30 札幌
A/12 黎巴嫩VS法国 18:00 仙台
B/12 新西兰VS日本 18:00 广岛
C/12 巴西VS希腊 18:30 滨松
D/12 美国VS意大利 18:30 札幌
2006年8月24日
A/13 塞黑VS阿根廷 12:00 仙台
B/13 安哥拉VS德国 12:00 广岛
C/13 澳大利亚VS卡塔尔 12:30 滨松
D/13 斯洛文尼亚VS中国 12:30 札幌
A/14 黎巴嫩VS尼日利亚 15:00 仙台
B/14 新西兰VS巴拿马 15:00 广岛
C/14 立陶宛VS巴西 15:30 滨松
D/14 意大利VS波多黎各 15:30 札幌
A/15 法国VS委内瑞拉 18:00 仙台
B/15 日本VS西班牙 18:00 广岛
C/15 希腊VS土耳其 18:30 滨松
D/15 美国VS塞内加尔 18:30 札幌
八分之一决赛
2006年8月26日
61/61 PR/A/[1]VSPR/B/[4]
9:00 仙台
62/62 PR/C/[2]VSPR/D/[3]
12:00 仙台
63/63 PR/B/[1]VSPR/A/[4]
16:00 仙台
64/64 PR/D/[2]VSPR/C/[3]
19:00 仙台
2006年8月27日
65/65 PR/C/[1]VSPR/D/[4]
9:00 仙台
66/66 PR/A/[2]VSPR/B/[3]
12:00 仙台
67/67 PR/D/[1]VSPR/C/[4]
16:00 仙台
68/68 PR/B/[2]VSPR/A/[3]
19:00 仙台
四分之一决赛
2006年8月29日
69/69 E-F/61/[1]VSE-F/62/[1]
15:30 仙台
70/70 E-F/63/[1]VSE-F/64/[1]
18:30 仙台
30 August 2006
71/71 E-F/65/[1]VSE-F/66/[1]
18:30 仙台
72/72 E-F/67/[1]VSE-F/68/[1]
15:30 仙台
半决赛
2006年8月31日
73/73 Q-F/69/[2]VSQ-F/70/[2]
15:30 仙台
74/74 Q-F/71/[2]VSQ-F/72/[2]
18:30 仙台
2006年9月1日
75/75 Q-F/69/[1]VSQ-F/70/[1]
15:30 仙台
76/76 Q-F/71/[1]VSQ-F/72/[1]
18:30 仙台
决赛
2006年9月2日
77/77 S-F/73/[1]VSS-F/74/[1]
15:30 仙台
78/78 S-F/75/[2]VSS-F/76/[2]
18:30 仙台
2006年9月3日
79/79 S-F/73/[2]VSS-F/74/[2]
15:30 仙台
80/80 S-F/75/[1]VSS-F/76/[1]
18:30 仙台
女足16强赛程表
2023女足世界杯16强赛程表:8月5日瑞士女足vs西班牙女足、日本女足vs挪威女足;8月6日荷兰女足vs南非女足、瑞典女足vs美国女足;8月7日英格兰女足vs尼日利亚女足、澳大利亚女足vs丹麦女足;8月8日法国女足vs摩洛哥女足、牙买加女足vs哥伦比亚女足。
这是女足世界杯历史上首次有32支球队参加比赛,比上届比赛多了八支。这种扩展意味着将进行比以往更多的比赛,所有比赛将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举行。随着额外增加两个小组,新的模式只有前两名的球队才能进入淘汰赛阶段。上一届中四支排名最好的第三名球队能够晋级16强,但本届将只有前两名能够晋级。
女足世界杯分档
第一档: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瑞典、德国、英格兰、法国、西班牙。
第二档:加拿大、荷兰、巴西、日本、挪威、意大利、中国、韩国。
第三档:丹麦、瑞士、爱尔兰、哥伦比亚、阿根廷、越南、哥斯达黎加、牙买加。
第四档:尼日利亚、菲律宾、南非、摩洛哥、赞比亚、附加赛3支球队。
附加赛3个名额将由10支球队争夺:喀麦隆、智利、中国台北、海地、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拉圭、葡萄牙、塞内加尔、泰国。
2018世界杯比赛结果表
2018世界杯全部比赛结果
小组赛(第一轮):
1、俄罗斯5:0沙特
2、埃及0:1乌拉圭
3、摩洛哥0:1伊朗
4、葡萄牙3:3西班牙
5、法国2:1澳大利亚
6、阿根廷1:1冰岛
7、丹麦1:0秘鲁
8、克罗地亚2:0尼日利亚
9、哥斯达黎加0:1塞尔维亚
10、德国0:1墨西哥
11、巴西1:1瑞士
12、瑞典1:0韩国
13、比利时3:0巴拿马
14、突尼斯1:2英格兰
15、哥伦比亚1:2日本
16。波兰1:2塞内加尔
小组赛(第二轮):
1、俄罗斯3:1埃及
2、葡萄牙1:0摩洛哥
3、乌拉圭1:0沙特
4、伊朗0:1西班牙
5、丹麦1:1澳大利亚
6、法国1:0秘鲁
7、阿根廷0:3克罗地亚
8、巴西2:0哥斯达黎加
9、尼日利亚2:0冰岛
10、塞尔维亚1:2瑞士
11、比利时5:2突尼斯
12、韩国1:2墨西哥
13、德国2:1瑞典
14、英格兰6:1巴拿马
15、日本2:2塞内加尔
16、波兰0:3哥伦比亚
小组赛(第三轮):
1、俄罗斯0:2乌拉圭
2、沙特2:1埃及
3、伊朗1:1葡萄牙
4、西班牙2:2摩洛哥
5、丹麦-法国0:0
6、澳大利亚-秘鲁0:2
7、尼日利亚-阿根廷1:2
8、冰岛-克罗地亚1:2
9、韩国-德国2:0
10、墨西哥-瑞典0:3
11、塞尔维亚-巴西0:2
12、瑞士-哥斯达黎加2:2
13、日本-波兰0:1
14、塞内加尔-哥伦比亚0:1
15、巴拿马-突尼斯1:2
16、英格兰-比利时0:1
1/8决赛:
葡萄牙-乌拉圭1:2
西班牙-俄罗斯1:1(点球3:4)
法国-阿根廷4:3
丹麦-克罗地亚1:1(点球2:3)
巴西-墨西哥2:0
瑞典-瑞士1:0
日本-比利时2:3
英格兰-哥伦比亚1:1(点球4:3)
1/4决赛:
法国-乌拉圭2:0
巴西-比利时1:2
克罗地亚-俄罗斯1:1(加时2:2点球4:3)
英格兰-瑞典2:0
半决赛:
法国-比利时1:0
克罗地亚-英格兰1:1(加时2:1)
三四名决赛:
比利时——英格兰2:0
决赛:
法国——克罗地亚4:2
2018年世界杯: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是第21届国际足联世界杯赛事,于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11个城市中的12座球场内举行。这是世界杯首次在俄罗斯举行,亦是世界杯首次在东欧国家举行。
2018年7月16日,法国队在该届赛事决赛中以4:2击败克罗地亚队,时隔20年再次捧起大力神杯,而克罗地亚队也在该届世界杯上收获了队史最好成绩(亚军)。
克罗地亚中场卢卡·莫德里奇、英格兰中锋哈里·凯恩、比利时门将蒂博·库尔图瓦分别收获金球奖、金靴奖、金手套奖;法国前锋基利安·姆巴佩则获得最佳新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