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举办过世界杯吗-鸟巢世界杯决赛

tamoadmin 2024-09-16 12:32

1.这届世界杯的主球场在哪?

2.南非世界杯几个赛场?

3.怎样介绍北京的鸟巢和水立方?

4.世界上容纳人数最多的球场是哪些?能容纳多少人?

5.世界体育馆排名

这届世界杯的主球场在哪?

鸟巢举办过世界杯吗-鸟巢世界杯决赛

这届世界杯的主球场在南非

所在城市: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

竣工:1987年始建,2009年升级竣工

状况:大幅度翻新

容量:94700人

足球城体育场又称FNB体育场(国家银行体育场),是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主球场,它座落在约翰内斯堡的西南部索韦托区,与南非足协以及国际足联世界杯组委会相邻。

足球城体育场于1987年落成,虽然只有20多年的历史,它却承载着南非人民无数的感情。经过翻新后,足球城体育场的容量将增至94700人。南非世界杯的揭幕战,决赛都将在这座非洲大陆最大的体育场内举行。除此外,这里还将承办其他四场小组赛、一场1/8决赛、以及一场1/4决赛。

远远地第一眼看到上去,足球城体育场很像“鸟巢”、走近后又能感受到拜仁主场安联体育场的影子,只是外层颜色不同罢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足球场的外墙是由一个个赭红色和**相间的小块混杂组成的,而这种颜色搭配则是为了呼应周边的金山,将这座城市乃至这个国家的历史碎片进行精心的拼接。

设计者曾介绍说,体育场的设计灵感来自于非洲主妇烹制美食用的炊具,体育场底部大片的赭红色则用来模拟一团团升腾的火焰。在夜色之中,灯光会使这座体育场展现出另外一种美丽,配合着表面向上蒸腾的颜色延展以及从一个小天窗中射出来的光束,会将这座足球城营造成为一个遥看更具效果的“巨大火焰”。设计师可谓把非洲元素发挥到了极致。

为了更好地迎接世界杯,足球城体育场从2006年9月开始了重大升级,由8万人扩容中94700人。升级主要是围绕着上层进行的,除了增加99间行政套房外,增加新的更衣室设施,还加盖了一层环绕屋顶,以及安装上新的照明设备,这也使该体育场更具现代感,成为了非洲大陆名副其实的“旗舰”体育场。

除了新建的五座体育场,足球城体育场是南非最年轻的体育场之一,只有德班的皇家班佛肯比他更年轻(1999年竣工)。为了打造这座非洲的超级球场,南非政府花费了33亿兰特,约合4.4亿美元,这样的大手笔甚至能和安联球场媲美,后者工程耗资3.4亿欧元(按照目前的汇率约合4.7亿美元)。

虽然比兄长埃利斯公园体育场小7岁,但足球城体育场开放伊始就奠定了它的王者地位,1990年曼德拉出狱之后第一次公开演讲就是在这里。1993年,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前参谋长克里斯·哈尼被暗杀,数千民众则在这里为这位前南非***总书记进行了悼念。除了政治活动,这里还举办过多场大型体育赛事,像1995年的橄榄球世界杯。1996年,依靠前重庆外援马克的两个进球,南非队2比0战胜突尼斯队,在这里加冕非洲国家杯,这也是南非足球获得的最后一个重大荣誉。

2010年1月22日,足球城体育场迎来了第一批客人,解禁复出的马拉多纳来此进行了参观,6月17日,阿根廷将与韩国在这里进行B组的一场小组赛。球场内,是满眼的橘色座椅,这是因为荷兰设计公司将自己的民族国家偏好植入进来所致,6月14日,在E组荷兰对阵丹麦的比赛中,荷兰队肯定会有回到主场的感觉。

球场另一个大胆的设计,是穿插在橘色座椅海洋之中的十条黑线,这十排黑色座椅中的九条是指向另外九座承办城市,最独特的一条是指向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2006年世界杯的决赛场地,这条“线”也代表了通向决赛之路。组委会海表示,会在世界杯之后,将这座场地内的每个进球都刻在领奖台的混凝土面板上,使全部得分手的芳名都得以持续流传。

南非世界杯几个赛场?

10个

南非世界杯的比赛将在十个赛场中分别举行,这十个赛场目前都基本建设完成。首先就是位于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的南非足球城球场。作为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全城已经充满了世界杯的气氛。而南非足球城球场最初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改造后,外部铺上了形似葫芦的棕色瓷砖,让人眼前一亮。作为南非世界杯期间最大的场馆,南非足球城球场可以足足容纳下九万五千名观众。世界杯最初小组赛和最后的决赛都将在这里打响。

怎样介绍北京的鸟巢和水立方?

鸟巢”是国家体育场的俗称

场馆名称:国家体育场

地点:奥林匹克公园

场地类型:新建比赛场馆

奥运会期间的用途:开闭幕式、田径、男子足球

残奥会期间的用途:开闭幕式、田径

建筑面积(万M?):25.8

固定座位数:80000个

临时座位数:11000个

建设开工时间:2003年12月24日

竣工时间:2008年6月28日

赛后功能:将用于国际国内体育比赛和文化、娱乐活动

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体育场。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建筑面积258,000m2。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其中临时坐席约11000个。将举行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奥运会后将成为北京市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具有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国家体育场工程为特级体育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1级。工程主体建筑呈空间马鞍椭圆形,南北长333米、东西宽294米的,高69米。主体钢结构形成整体的巨型空间马鞍形钢桁架编织式“鸟巢”结构,钢结构总用钢量为4.2万吨,混凝土看台分为上、中、下三层,看台混凝土结构为地下1层,地上7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钢结构与混凝土看台上部完全脱开,互不相连,形式上呈相互围合,基础则坐在一个相连的基础底板上。国家体育场屋顶钢结构上覆盖了双层膜结构,即固定于钢结构上弦之间的透明的上层ETFE膜和固定于钢结构下弦之下及内环侧壁的半透明的下层PTFE声学吊顶。

国家体育场工程按PPP( Private + Public + Partnership )模式建设,是由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中信集团联合体共同组建的项目公司,主要负责国家体育场的投融资、建设、运营和管理。中信联合体出资42%,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代表政府给予58%的资金支持。中信联合体同时拥有赛后30年的特许经营权。

2008北京奥运会场馆创意设计出炉后,人们亲切的称该建筑为“鸟巢”,因此,“鸟巢”又增加了一个专指借代意,代指国家体育场。

鸟巢,这件被誉为“第四代体育馆”的伟大建筑作品,见证的不仅仅是人类21世纪在建筑与人居环境领域的不懈追求,也见证着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不断走向开放的历史进程。

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奥运会不仅吸引了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创造最好的成绩,而且吸引着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师创造最伟大的作品。

鸟巢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许多看过“鸟巢”设计模型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的一个温馨鸟巢,是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摇篮。

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的确,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就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其灰色矿质般的钢网以透明的膜材料覆盖,其中包含着一个土红色的碗状体育场看台。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陶瓷的纹路、红色的灿烂与热烈,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地相融在一起。

让人惊叹的是,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也将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视野,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并激励运动员向更快、更高、更强冲刺。在这里,人,真正被赋予中心的地位。

更为匠心独具的是,“鸟巢”把整个体育场室外地形微微隆起,将很多附属设施置于地形下面,这样既避免了下挖土方所耗的巨大投资,而隆起的坡地在室外广场的边缘缓缓降落,依势筑成热身场地的2000个露天座席,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并再次节省了投资。

许多建筑界专家都认为,“鸟巢”将不仅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将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

根据已确定的规划方案,“鸟巢”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赛后将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商务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作为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将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相当长时期内,也将成为参观旅游的热点地区。 国家游泳中心又被称为“水立方”(Water Cube),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它的设计方案,是经全球设计竞赛产生的“水的立方”([H2O]3)方案。2003年12月24开工,在2008年1月28日竣工。其与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分列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两侧,共同形成相对完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国家游泳中心规划建设用地629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000-8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0平方米,长宽高分别为 177m × 177m × 30m。到目前,来自101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多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共捐献了8.5亿人民币。其中郑裕彤、郑家纯父子及属下企业曾捐赠五千万元人民币。

2008年奥运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承担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比赛,可容纳观众坐席17000座,其中永久观众坐席为6000座,奥运会期间增设临时性座位11000个(赛后将拆除)。赛后将建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游泳、运动、健身、休闲于一体的中心。

设计

国家游泳中心的设计方案,是经全球设计竞赛产生的“水的立方”([H2O]3)方案。该方案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澳大利亚PTW建筑师事务所、ARUP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联合设计。设计体现出 [H2O]3(“水立方”)的设计理念,融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于一体,设计新颖,结构独特,与国家体育场比较协调,功能上完全满足2008年奥运会赛事要求,而且易于赛后运营。

国家游泳中心由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负责建设、管理和运营,于2003年年底开工,2007年底前完工并投入试运行,接受国际游泳联合会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的检查和验收。

“水立方”是北京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它的膜结构已成为世界之最。它是根据细胞排列形式和肥皂泡天然结构设计而成的,这种形态在建筑结构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创意真是奇特。

“水立方”的墙面和屋顶都分内外三层,设计人员利用三维坐标设计了3万多个钢质构件,这三万多个钢质构件在位置上没有一个是相同的。这些技术都是我国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他们填补了世界建筑史的空白。

设计理念

“水立方”位于奥林匹克公园B区西侧,和国家体育场‘鸟巢’隔马路遥相呼应,建设规模约8万平方米,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外围形似水泡的ETFE膜(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膜是一种透明膜,能为场馆内带来更多的自然光,他的内部是一个多层楼建筑,对称排列的大看台视野开阔,馆内乳白色的建筑与碧蓝的水池相映成趣。

国家游泳中心的设计方案,是经全球设计竞赛产生的“水的立方”([H2O]3)方案。该方案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澳大利亚PTW建筑师事务所、ARUP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其中中方设计者: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裁、总建筑师赵小钧、总工程师毛红卫,PTW建筑事务所的两名主设计师为约翰·保林 (John Pauline)与托比·王(Toby Wong)。

设计体现出 [H2O]3(“水立方”)的设计理念,融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于一体,设计新颖,结构独特,与国家体育场比较协调,功能上完全满足2008年奥运会赛事要求,而且易于赛后运营。

设计理念

这个看似简单的“方盒子”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共同“搭建”而成的。中国人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按照制定出来的规矩做事,就可以获得整体的和谐统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设计思想催生了“水立方”,它与圆形的“鸟巢”——国家体育场相互呼应,相得益彰。方形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最基本的形态,它体现的是中国文化中以纲常伦理为代表的社会生活规则。而这个“方盒子”又能够最佳体现国家游泳中心的多功能要求,从而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建筑功能的完善结合。

在中国文化里,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元素,并激发起人们欢乐的情绪。国家游泳中心赛后将成为北京最大的水上乐园,所以设计者针对各个年龄层次的人,探寻水可以提供的各种娱乐方式,开发出水的各种不同的用途,他们将这种设计理念称作“水立方”。希望它能激发人们的灵感和热情,丰富人们的生活,并为人们提供一个记忆的载体。

为达此目的,设计者将水的概念深化,不仅利用水的装饰作用,还利用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基于“泡沫”理论的设计灵感,他们为“方盒子”包裹上了一层建筑外皮,上面布满了酷似水分子结构的几何形状,表面覆盖的ETFE膜又赋予了建筑冰晶状的外貌,使其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感受,轮廓和外观变得柔和,水的神韵在建筑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轻灵的“水立方”能够夺魁,还在于它体现了诸多科技和环保特点。合理组织自然通风、循环水系统的合理开发,高科技建筑材料的广泛应用,都共同为国家游泳中心增添了更多的时代气息。泳池也应用了许多创新设计,如把室外空气引入池水表面,带孔的终点池岸,视觉和声音出发信号等,这将使比赛池成为世界上最快的泳池。

创新的材料

“水立方”不仅是一幢优美和复杂的建筑,她还能激发人们的灵感和热情,丰富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提供记忆的载体。因此设计中不仅利用水的装饰作用,同时还利用其独特的微观结构。采用在整个建筑内外层包裹的ETFE膜(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是一种轻质新型材料,具有有效的热学性能和透光性,可以调节室内环境,冬季保温、夏季散热,而且还会避免建筑结构受到游泳中心内部环境的侵蚀。

国际上在建筑使用膜结构时,多用的是PTFE膜,这是一种纤维材料,特点是不透明,但是,使用技术比较成熟。而“水立方”使用的是ETFE膜,这是一种透明膜,能为场馆内带来更多的自然光。在国内对这种薄膜结构的理论研究几乎就是空白。

2006年德国世界杯主要赛场之一的慕尼黑安联体育场也使用了ETFE气枕式外墙,但与水立方相比,两者的区别在于,德国安联体育场的气枕覆盖面积为6万平方米,而水立方则达到为10万平方米;安联运动场是单层气枕并且是规则排列的,水立方则是双层气枕,并且几乎没有形状相同的两个气枕。

按照设计方案,水立方的内外立面膜结构共由3065个气枕组成(其中最小的1-2平方米,最大的达到70平方米),覆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展开面积达到26万平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膜结构工程,也是惟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无论对设计还是施工、使用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对ETFE膜的材料、通风空调、防火、声、光、电的控制等技术提出了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

新型环保设计

游泳中心内的游池应用了许多创新式的设计,如把室外空气引入池水表面,带孔的终点池岸,视觉和声音发出信号等。还有一些高科技设备,如确定运动员相对位置的光学装置、多角度三维图像放映系统等,这些装置将帮助观众更好地观看比赛。

在设计中还充分考虑了环保的需要。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在设计中减少了电的使用。利用太阳能电池提供电力。大幅地使用了新型材料,使空调和照明负荷降低了20%-30%。另外,游泳中心消耗掉的水分将有80%从屋顶收集并循环使用,这样可以减弱对于供水的依赖和减少排放到下水道中的污水。系统对废热进行回收,热回收冷冻机的应用一年将节省60万度电。还有现代化消防装置为建筑量身定做,比常规设施节约74%。

在建筑节能上,“水立方”的设计也有独到之处。在“水立方”总共8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中,3万平方米屋顶将使雨水的收集率达到100%,而这些雨水量相当于100户居民一年的用水量;在光的利用上,由于“水立方”采用了特殊的膜材料和相应的技术,使得该场馆每天能够利用自然光的时间达到了9.9小时,一年下来,8万平方米的“水立方”将节约大量的电力资源。

科研创新是“水立方”建筑设计中的一大亮点,它所采用的特殊膜材料、钢结构,以及室内环境设计,在奥运场馆建筑历史当中很多都是空白,因此,科技创新成为 “水立方”建设工作中的重头戏,经过参建各方共同努力,“水立方”项目中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的科研项目达到10多项,此外,“水立方”的建设还产生了类似项目的施工验收标准。

人性化的设计细节

“水立方”设计注重细节,充分考虑运动员和观众需求,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理念。

作为奥运会的比赛场馆,国家游泳中心首先要满足奥运会期间的比赛需要。“水立方”的设计将尽可能的让运动员在这里感到舒适,让观众感到舒适。而这种舒适往往来自很小的细节。“水立方”拥有跳水池、比赛池、热身池,这些池子的水温及其所在厅的温度没有太大的差异,这就为运动员稳定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

此外,“水立方”在地面的设计上也花费了不少心思,由于比赛池和热身池中间有一定距离,运动员在这两池之间往往是赤脚往返,“水立方”对这段路程的地面做了特殊、细致的处理,届时,“运动员走过去都很舒适”,不会觉得脚凉。

防雷设计:

“水立方”与“鸟巢”相似,也是采用了传统的防雷技术。 “水立方”的地下及基础部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部分是钢网架,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通过焊接连接,共同形成了一个立方体的笼子。屋面上,镶嵌、固定一块块充气枕的是槽形的钢构件,钢构件又宽又厚,与“水立方”四壁的钢网架焊接为一体,支撑着整个屋顶。雷雨天气里,这些钢构件的作用更是非同小可。它们一方面作为天沟,收集、排除屋面的雨水;同时又充当了接闪器,及时将雷电流引到“笼式避雷网”,保护整个建筑物的安全。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笼式避雷网”,完全依靠建筑物自身结构中的材料,无须单独架设避雷针、做引下线或接地体,屋面没有突出的避雷针或避雷带,既经济美观又安全可靠。

抗震设计:

“水立方”是典型的外柔内刚。外部只看到充气薄膜,好像弱不禁风,而支撑这些薄膜的是坚实的钢结构,里面观众看台和室内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水立方”的墙壁和天花板由1.2万个承重节点连接起来的网状钢管组成,这些节点均匀地分担着建筑物的重量,使其坚固得足以经受住北京最强的地震。“水立方”的地下部分是钢筋混凝上结构,在浇筑混凝上的时候,在每根钢桂的位置都设置了预埋件(上部为钢块),钢结构的钢柱与这些预埋件牢固的焊接在一起,就这样,地上部分的钢结构与地下部分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正是靠着优越的结构形式和良好的整体性,“水立方”才拥有了“过硬的身体”,达到了抗震8级烈度的标准。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世界上容纳人数最多的球场是哪些?能容纳多少人?

问题补充:威斯特法伦球场(考虑到安全因素,欧洲的球场人数是有严格的限制的,一般不会坐满)

应该是位于巴西的马拉卡纳球场

马拉卡纳球场 Maracana

位置:巴西里约热内卢

时间:1950年6月16日

在人们的脑海中,马拉卡纳球场就是“世界之最”的代名词,这座能容纳20万人大球场的官方名字是“Estadio Mario Filho”,所有权属于里约热内卢市政当局,长为110米,宽为75米。

1950年世界杯是巴西人修建马拉卡纳球场最大的动力,1948年8月2日动工,大约有1万名工人参与了建设。与世界其他球场的站台不同,马拉卡纳球场的站台位于草坪四周的深沟里,其高度比草皮还要低许多。

马拉卡纳球场总共举办了8场世界杯比赛,其中包括1950年世界杯的决赛,但巴西人做梦也没有想到,辛辛苦苦的杰作竟然是在给对手作嫁衣,而巴西媒体甚至专门制造了“马拉卡纳打击”一词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在马拉卡纳球场的入口处,巴西著名球星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

1969年11月19日,贝利在马拉卡纳球场打进了足球生涯的第1000个进球,2000年,也就是马拉卡纳球场50周岁生日时,巴西体育记者选出了“马拉卡纳40大球星”,这其中包括贝利,济科,罗马里奥,贝贝托,扎加洛,托斯唐。。。。。。

简单地说,马拉卡纳超越了建筑的范畴,升华到了更高的意义。

荣誉:1950年世界杯复赛阶段(3)

1950年世界杯小组赛(5)

2000年世界俱乐部锦标赛

1989年美洲杯

不过我记得在朝鲜的国家体育场

号称、世界第二,可以容纳20万人,不过应该没有马拉卡纳球场大,也不如它有名,网上对这个体育场的介绍比较少。

欧洲最大的体育场是巴塞罗那的主场诺坎普(Nou Camp)体育场

它是整个欧洲大陆最大的体育场,原来能容纳观众98,000人,在1982的西班牙世界杯时,体育场的座位增加到了120,000个。它也是世界第二大体育场,仅次于具有传奇色彩的巴西的马拉卡纳(Maracana)体育场。

世界体育馆排名

第一名:德国慕尼黑Allianz体育场2005世界杯在此开幕。该体育场容量六万六千人,耗资两亿八千万欧元。

第二名:柏林Werner March体育场

该体育场曾举办过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本世纪,为了2005年的世界杯比赛,该体育场经过了耗资两亿八千万美元,历时长达四年的翻新。是2005年世界杯比赛的场地之一。

第三名:北京国家体育场

容量九万一千人的北京国家体育场是传统体育场所和现代环保意识的完满结合。其建筑设计者从大自然获取设计灵感,设计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环境友善的体育馆。“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第四名:北京国家游泳中心

该体育馆和暖房类似,有效利用能源,游泳池使用太阳能加热用于2008年奥运会的游泳项目的比赛。

第五名: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杜拜室内滑雪场

建在沙漠之中的该室内滑雪场耗资两亿七千五百万美元,建成于2005年。

第六名:加拿大Port Hawkesbury室内冰场

这个室内冰球馆,挑战室内冰场不能有窗户的常规(因为从窗户透进的阳光会使冰面出现一个个软化点),使用新颖设计使光线在任何时间都是均匀地进入室内,没有阴影,这样把体育馆的耗电量降低了将近百分之五十。

第七名:意大利都林Palazzo a vela体育馆

该体育馆原建于1961年,本世纪经过翻新,馆内建馆,除可举办冬奥会项目外,还可举办各种文化休闲活动。

第八名 美国亚利桑那红鸟体育场

该体育场落成于2006年,是今年美国职业橄榄球超级碗举办地。容量六万三千人,耗资三亿五千五百万美元。由于亚利桑那州地处沙漠,为了保护场内的草地,其房顶可打开,其草地可以从馆底抽出到室外晒太阳。

第九名:英国伦敦温布利体育场

容量九万人的该体育场,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场。该体育场利用了最新的数字技术,内有两个巨大的显示屏幕,大约相当于六百个电视屏幕。

第十名:卡塔尔 Al Khalifa Sports体育场

这个容量五万人的体育综合场所可举办田径、体操、足球、射击、篮球、游泳、网球、羽毛球、自行车赛等多项体育比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下一篇: 2021年4月16日勇士与骑士的比赛录像-勇士vs骑士常规赛历史
上一篇: 梅西西班牙国王杯-西甲国王杯决赛梅西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